第496章 我就吃一點點【求月票】(1 / 2)

鍋裡倒油,燒熱後把火關小,抓一把冰糖下進去。

然後用勺子開始翻炒。

炒糖色要有耐心,不能心急。

得讓熱油慢慢把糖融化為糖漿,這樣肉品才更容易上色。

炒製的時候火不能太大,避免出現受熱不均的現象。

中小火慢慢翻炒,等鍋裡的糖漿出現棗紅色,並且不斷有細密的氣泡出現,糖色就做好了。

糖色的用法有兩種,第一種是直接把肉倒進去進行煸炒,這樣糖色和肉類能更好的結合在一起。

不過假如肉品中水分少有著油脂少,容易讓外麵的那層糖漿變老。

導致翻炒的肉中出現發黑發苦的現象。

另一種就是在糖色炒好時候,往鍋裡倒一碗水,然後把糖色盛出來,再重新起鍋燒油煸炒肉塊,等煸炒好之後再把剛剛舀出來的糖色倒進去。

這樣做出來的肉類味道更好,但是顏色方麵會稍稍發淺,沒有直接把肉下入糖色中翻炒的顏色漂亮。

做鹵肉飯的時候,因為用的五花肉油脂多,所以徐拙用的是第一種做法。

但是這次做黃燜雞,用第一種的話比較容易翻車。

所以徐拙打算用第二種。

等鍋裡的糖色變成棗紅色,而且不斷有細密的氣泡出現時候,徐拙接了一碗開水倒入了鍋內。

做這一步的時候要注意,千萬不能往鍋裡倒涼水。

因為鍋裡是熱油和熱糖漿,遇到冷水會炸鍋,那麼燙的油和糖漿萬一濺到臉上手上,容易被燙傷。

但是直接倒開水就不會有這種情況發生了。

開水倒進鍋裡,糖漿會迅速和水融在一起,比冷水的上色效果要好不少。

把鍋裡的糖色倒出來之後,徐拙把鍋清洗一下,除掉鍋底沾的那些糖漿渣,重新架在灶上倒入熱油。

油熱之後,先把香料倒進去炸香,然後倒入雞塊開始煸炒。

雞腿肉適合煸炒時間稍微長點,這樣能把雞皮中油脂煸炒出來,使得雞肉的口感更加嫩滑,而且還不油膩。

等鍋裡的雞肉逐漸變黃,雞肉中的水分逐漸減少,徐拙把薑片和乾辣椒段倒了進去,繼續翻炒。

這個時候鍋裡幾乎都是油,但是由於一直在翻炒雞塊,導致油溫不是很高,正好能把辣椒的香味兒激發出來。

等辣味兒出來之後,徐拙開始進行調味兒。

放入兩勺料酒,一勺生抽,一勺老抽,翻炒上色後再把糖色倒進去,接著倒入一些泡香菇的水進去。

讓鍋裡的水稍稍淹住雞塊,蓋上鍋蓋,進行悶煮。

做黃燜雞不需要加太多的調料,主要是得把雞肉本身的鮮味兒激發出來。

鍋裡的雞塊悶煮十來分鐘後,徐拙把切好的香菇和木耳下鍋。

泡發的香菇不能下鍋太早,下鍋早了容易把香菇煮爛。

所以為了讓雞肉中有香菇的味道,鍋裡要添加泡香菇的水。

加了香菇之後,鍋裡的水明顯少了一些。

蓋上鍋蓋再悶煮十來分鐘,雞肉就已經熟透。

這時候徐拙掀開鍋蓋,往鍋裡加了兩勺食鹽,攪拌均勻後把火開大,進行收汁。

鍋裡的雞肉黃澄澄的,看上去很有食欲。

等湯汁略顯濃稠,徐拙把切好的辣椒塊一股腦倒進鍋裡。

繼續翻炒幾下,這就關火出鍋。

這時候鍋裡的溫度還很高,完全能把青辣椒給燙熟。

所以不需要再繼續燒火。

徐拙把鍋裡的黃燜雞塊盛出來,足足盛了一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