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樓位於古運河畔,是一座始建於清朝中期四層小樓。
樓房很漂亮,有著強烈的蘇派建築特征。
外牆與飛簷上那精致的裝飾,無不顯示著蘇派建築的典雅。
“這座樓以前是廢棄的,後來是我媽帶人重新修繕,成了受保護的古建築,走走走,咱們先進去吃飯。”
步入第一樓,裡麵的裝潢古香古色,各種字畫和擺件,看似毫無規律,卻處處都透漏著文雅。
這種擺放,不像是暴發戶那樣什麼都擺到明麵上。
而是不顯山不露水,讓人有種不經意間發現的小驚喜。
從門口進來,短短幾步路的距離,就讓人忘記了饑餓,注意力全被不經意間發現的字畫和擺件所吸引。
這會兒不是飯點兒,沒啥顧客,倒是可以儘情欣賞這些字畫和擺件。
看完這些之後,幾人跟著於長江,踩著木質樓梯來到了樓上。
樓上的擺設依然新奇彆致,處處都透露著古典美。
而恰到好處的古琴音,和若有似無的檀香味兒。
讓人心裡不自覺就放鬆下來。
來到一間包房中,裡麵已經擺上了冷盤。
包房的麵積很大,中間擺著一張圓桌,角落裡擺著盆栽,牆上掛著在這包房吃過飯的名人手跡。
這古香古色的房間,配上窗外風景秀美的古運河,讓人仿佛置身於古代一樣。
落座後,幾個服務員依次進來,手中端著托盤,上麵放著一條熱乎乎的毛巾,供顧客擦手擦臉。
擦手之後,又進來幾個服務員。
她們端著茶壺,給大家一人倒了一杯桂花茶。
等端起茶喝進嘴裡,服務員就會捧著一個茶盅湊過來。
嗯,這茶不是讓喝的。
而是漱口用的。
要不是剛剛於長江說了一聲,幾人怕是都要出醜。
用茶水漱口,不僅能消除口腔的異味兒,還能讓味蕾得到充分放鬆,這樣可以更好的品嘗出菜品的滋味兒。
洗漱完畢後,依然不能下筷吃飯。
因為要先喝湯。
先喝湯再吃菜,這樣才能養生。
而且有熱乎乎的湯水下肚,吃冷盤就會避免出現腸胃不適。
很快,服務員送來了一盅盅的熱湯。
跟小茶碗差不多,一大口就能喝完。
用潔白的瓷器盅盛著,蓋子蓋得嚴絲合縫。
掀開蓋子,誘人的鮮味兒才飄散出來。
根本不用嘗湯的味道如何,光這股鮮味兒,就能讓人沉醉進去。
可惜,總有不和諧的聲音出現。
“哎呀,怎麼又是文思豆腐?好煩。”
小丫頭看到湯盅裡的湯水,失望的放在桌子上,用筷子夾著桌上的水晶肴肉吃了起來。
我擦……
這麼好喝的湯居然還嫌棄。
你個敗家娘們!
徐拙微微歎息一聲,低頭觀察著湯盅裡的文思豆腐。
這道號稱刀工巔峰的湯品,名氣之大,連老外都知道。
不過要不是小丫頭說,徐拙真沒看出來,湯盅裡那細得跟頭發絲一樣的細絲,居然是切的豆腐絲。
這道菜的做法不難,隻要有清雞湯就行。
不過操作起來難度卻很高。
因為這道菜不僅需要把豆腐切成頭發絲一樣的細絲,還要把竹筍、雞胸肉和火腿也切成同樣的細絲。
而且切出來的細絲要均勻,長短一致。
刀工不出眾的人,根本就彆想做這道菜。
湯盅裡的文思豆腐,像是藝術品一樣,讓徐拙不忍下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