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沙紅薯的做法包含兩個主要步驟。
第一是炸,要把紅薯炸熟炸透,炸到外焦裡嫩。
徐拙雖然沒有相關的技能,但是對炸東西倒是不陌生。
而且現在徐家酒樓一群大廚呢,隨便拉個人讓他們查看火候,都不會讓炸這一步翻車。
除了炸之外,剩下的就是炒糖了。
這一步其實跟糖炒山楂用的糖一模一樣,也是讓紅薯上麵裹上一層糖霜。
隻不過叫法不一樣而已。
對徐拙來說,這一步真的很簡單。
糖炒山楂他都能做出來,反沙紅薯就更不成問題了。
他拿著削好皮的紅薯開始切塊。
紅薯切塊,切成薯條模樣的長條就行。
這樣不僅吃著方便,而且也容易炸透炸熟。
不過徐老板,卻不打算走尋常路。
因為他覺得把紅薯切成薯條的賣相有點掉價。
怎麼看都像是從快餐店買的薯條,完全不上檔次。
自己好不容易做一次,得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畢竟,人設是靠維持的嘛。
所以,這次的反沙紅薯,他就準備做得高端一點。
何為高端?
說白了就是做成吃不起的樣子。
其實也很好做。
把紅薯切成邊長為兩厘米的四方塊,做出來的紅薯顏值就會變得很高。
倒不是這種四方塊看上去好看,主要是這樣的方塊,比較容易擺造型。
高端的造型不僅能夠增加食欲,而且還會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
不管中餐還是西餐,做成四方塊的菜,價錢都比較高一些。
比如浙菜的密汁火方、東坡肉以及魯菜的豆腐箱之類的菜品,都是非常標準的四方形。
這種形狀會更好吃嗎?
不!
是會更貴。
紅薯切成薯條才能最大化的利用,一旦切成方塊,利用率就大大下降了。
不過沒關係,反正這不是四方麵館的倉庫,食材采購也不用自己掏錢。
練手嘛,就得用人家的食材進行練習。
這樣就算做毀了,也不心疼。
自從當家作主以後,我越來越會過日子了呢。
……
徐拙把切好的紅薯塊放在水裡泡著,這樣既能去除紅薯塊中的澱粉,導致炸出來的紅薯塊味道更酥脆。
也能防止紅薯塊氧化變色,影響最終的色澤。
他從倉庫又拿了五六個紅薯,依次削皮切塊。
浸泡在水裡,反複淘洗幾次之後,架上油鍋,倒入花生油,開始進行炸製。
炸紅薯的時候,油溫不能太高,因為這樣的紅薯塊太大,油溫過高的話炸不透。
假如切成薯條的那種樣子,高溫熱油炸到金黃,裡麵正好能夠炸透。
但是四方塊的話,就得把紅薯溫油下鍋。
這樣才能確保把紅薯炸軟炸透。
另外用溫油的話,紅薯塊的顏色比較淺。
從色澤上來說,會給人一種高級感。
讓人不自覺就會聯想到煉乳、黃油之類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