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來意樂山的小麻鴨和全國各地的香料冰糖麥芽糖,全都運到了四方酒樓。
建國清點好貨物數量去樓上辦公室報備一下,然後就湊到了徐拙麵前。
“咱又準備上新菜了?”
徐拙笑了笑說道:“也不算新菜,隻是打算把店裡現有的甜皮鴨改良一下而已。”
甜皮鴨的做法,大致上分為四個步驟:清洗、醃製、鹵煮、油炸、抹糖。
清洗倒是不複雜,曹坤和他的幾個徒弟就能完成。
具體做法是先把白條鴨浸泡三四個小時,讓鴨子完全舒展開身子。
這些白條鴨都是通過冷鏈運輸過來的,難免有擠壓的現象,所以要先浸泡,等鴨子舒展開之後再清理,避免鴨肉的褶皺處存汙納垢。
浸泡過後開始清理,這是個細致活兒。
不僅要把白條鴨腹腔中的血塊雜物清理乾淨,鴨頭同樣也要重新修整,比如鼻腔口腔等部位,全都要照顧到。
另外鴨身上留的一些毛根,也得拔掉,儘可能的把鴨子裡裡外外都收拾乾淨。
清理乾淨之後再洗一遍,斬掉鴨翅鴨掌,把鴨子一個個放在工作台上,開始醃製。
醃製鴨子的香料徐拙自己做好,這種醃料一般都是五香粉和食鹽,不過今天徐拙用的是B級招牌技能,自然沒這麼簡單。
這個醃料用了差不多有十種香料,用炒椒鹽的方式入鍋炒製,然後再粉碎成粉末。
用的時候直接往鴨身上塗抹,裡裡外外都要塗抹一遍。
等到醃料徹底浸入到鴨肉中之後,差不多得四五個小時。
所以按照正常的安排,應該是前一天晚上把鴨肉泡上,第二天淩晨兩三點開始清理進行醃製,這樣就能趕在天亮後把鴨子做好了。
不過今天是試驗,而且酒樓也不用出攤,啥時候做都行。
鴨子醃上之後,徐拙便從倉庫拿來一些麥芽糖和老冰糖,開始熬糖漿。
抹糖雖然是做甜皮鴨最後一步,但是熬糖卻得提前下手才行。
因為在鴨子身上抹的糖漿最少得熬倆小時才能用。
所以隻有提前熬製,才能在鴨子炸好後立馬進行抹糖的步驟,讓鴨子的外皮變得又脆又甜。
假如炸好鴨子後耽擱的話,鴨子的口感就會稍微打個折扣。
鍋裡加水,放入一塊七八斤重的麥芽糖,再放入一塊約莫有三四斤的老冰糖。
然後開火進行熬製。
甜皮鴨發源於樂山,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地方。
在遍地喜歡吃麻辣的四川,樂山人卻更熱衷吃甜,四川各地流行的那些甜食小吃,多半都來自這裡。
今天做的這道甜皮鴨,就是樂山人噬甜的證明。
鍋裡的水燒開後,徐拙拿著一根光溜溜的中號擀麵杖,伸進鍋裡開始慢慢攪動。
其實這個時候,應該往熬製糖漿的鍋裡加一些鴨油進去的,這樣熬出來的糖漿會有股鴨香味兒。
但是鴨油熬製不易,買成品的話又無法保證來源是否安全,畢竟餐飲圈關於毒鴨油的新聞可是層出不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