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豬頭都能做扒燒整豬頭的,這裡麵其實也挺有門道。
首先是豬頭的個頭,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最適合的是那種五六公斤重的黑豬豬頭。
之所以對個頭有要求,主要是跟這道菜息息相關。
豬頭太大,豬頭上就會出現各種褶皺,這些褶皺不僅難以清理,而且豬頭還會出現淋巴結和肥肉過多等問題。
這不僅影響這道菜的味道和口感,還影響肉中的營養,嚴重的話還會給人體帶來疾病等健康問題。
而個頭太小的豬頭,不僅存在病豬隱患,而且豬頭上的肥肉太少,口感上來說並不好吃。
徐拙現在收拾的,就是一個大約六公斤重的豬頭,非常適宜做扒燒整豬頭,但並不代表這豬頭很好收拾。
?喜歡看糖醋蝦仁寫的《美食從和麵開始》第934章豬頭脫骨【求票】嗎?那就記住的域名?
其實哪怕豬頭合適,技能在手,豬頭收拾起來也很繁瑣,沒有一定耐性的話,根本做不來這活兒。
特彆是收拾到豬耳朵的時候,更是對身心的巨大考驗。豬耳朵裡不僅有很多臟兮兮的豬毛,還有不少耳屎,讓徐拙一邊揪一邊乾嘔。
“為了滿足口腹之欲,人類真是什麼都可以忍受。”
徐拙對於人類在美食方麵的承受能力很是感慨,不過隨即想到自己做這道菜的動機隻是為了裝逼,好像……
還不如滿足口腹之欲說出來好聽呢。
不過他做的這些,可不是單純的為了裝逼,而是為了家人、為了不讓愛他的人失望。
不然就他這遊戲宅的屬性,些許虛榮心算什麼?
有打通關卡重要嗎?
有升到最高級好玩嗎?
有拿到限量道具刺激嗎?
另外清理豬耳朵雖然有點讓人倒胃口,但是想想以前收拾過的豬大腸,可比豬耳朵重口多了,不照樣收拾得乾乾淨淨嘛。
徐拙用這種方式安慰著自己,再加上有意提升自己的耐力,總算把豬頭上的雜毛清理乾淨了。
把豬頭清洗一遍之後,接下來就該給豬頭脫骨了,這也是做扒燒整豬頭這道菜中,最難的一步。
在任何菜中,脫骨的難度都不小,這已經屬於高階刀工了。
而豬頭脫骨,在脫骨技法的範疇中,又屬於難度比較大的一種。
其實不光豬頭,任何頭部類食材脫骨的難度都很大,因為在脫骨的過程中,不僅要熟悉所做食材的頭部結構,還得有力氣才行。
就拿眼前的豬頭來說,在脫骨的時候不僅要精準的把肉進行脫骨,而且還得有足夠的力氣把顱骨拆下來才行。
眾所周知,哺乳動物的顱骨非常結實,而且顱骨上還有錯綜複雜的筋膜組織,想要把顱骨從頭上拆掉,首先得把顱骨劈開才行。
這是一個很考驗人的步驟,劈的力氣太小無濟於事,但是用力過猛,又容易破壞肉的品相。
徐拙翻出一把尖刀和一把砍骨刀,再拿一把磨刀棒,給豬頭脫骨的工具就準備齊全了。
把豬頭清洗一遍,然後把豬頭下巴
朝上放在案板上。
豬頭脫骨想要保持好的品相,下刀的位置至關重要,一般情況下都是從豬下巴處入刀,先把下頜骨拆出來。
?糖醋蝦仁提醒《美食從和麵開始》將第一時間在舊時光文學更新,記住域名?
之所以先拆下頜骨,除了能讓豬頭保持品相完整之外,還能把豬舌頭拆出來進行清洗。
豬舌頭上麵有一層舌苔,得全部撕下來才能食用,而豬舌頭在豬頭中的話,這一步很難進行,所以要趁著這個機會把豬舌頭完整的切下來。
另外,下頜骨和顱骨有相連的部位,拆掉下頜骨之後,再拆顱骨就能根據顱骨的構造一步步進行,比暴力拆解方便很多。
徐拙拿著尖刀,在豬下巴正中間的部位下刀,直切到下頜骨上,然後用力一劃,整個豬下巴就被分成了兩半。
接下來,徐拙拿著尖刀,把下頜骨上的那些筋膜組織一點點的挑斷,再小心的把下頜骨和顱骨相連的部位清理出來。
最後抓著下頜骨用力一掀,整塊下頜骨就連帶著豬的牙床,就這麼被拆了下來。
這一步做完後,徐拙擦擦汗,將手中的骨頭扔到垃圾桶中,然後拿著尖刀,開始切豬舌頭。
假如是豬身上其他部位的骨頭,徐拙不介意留下來熬豬骨湯,但是這下頜骨就算了。
先不說這骨頭裡有沒有營養,光那兩排臟兮兮的豬牙就夠人反胃的了。
骨湯什麼的,還是腿骨比較好,至少不會有臟兮兮的牙齒。
豬舌頭切的時候其實是有點難度的,因為舌根的部位和豬脖子上的那些結締組織連在一起,不用心的話很容易就會把舌頭切壞。
徐拙先把舌根附近的結締組織切開,這才小心的把一整根豬舌頭切下來。
不過這會兒舌苔沒法清理,得焯水後才能一塊一塊的撕下來,徐拙把舌頭扔到水盆中,這樣能把裡麵的血水浸泡出來。
接著,他把目光對準了豬的顱骨。
相對於下頜骨來說,這一步難度真挺大的。
不僅要把顱骨拆掉,而且還得保證豬頭不能破相,另外豬上頜豬耳朵等部位的一些細碎骨頭,也得拆出來才行。
徐拙先順著豬下巴上的那道刀口繼續向裡切,一邊切還得一邊把豬肉往兩邊扒拉,儘量讓顱骨後麵的那節椎骨露出來。
這塊椎骨拆出來之後,豬腦子就會暴露在眼前,不過彆急,這會兒豬腦子不好取出來,貿然動手就會碎掉,得再等等才行。
徐拙先順著顱骨的邊,用尖刀小心的把豬肉豬皮一點點拆掉,讓顱骨逐漸顯露出來。
然後拿著砍骨刀,對著顱骨的正後部位用力砍兩下。
等到顱骨裂開後,再拿個碗放在案板上,端著豬頭翻過來,用手拍幾下之後,豬腦子就會完整的掉落在碗中。
這是取豬腦子的一個小技巧,不然盲目去挖的話,取出來的豬腦子就不完整,甚至會碎得跟一團豆腐腦一樣。
扒燒整豬頭用不到豬腦子,徐拙端著碗放進了冰箱中,下次燙火鍋的時候可以放進去煮一下,這玩意兒是於可
可的最愛,可不能扔掉。
接著,徐拙繼續拆顱骨,要把那些筋膜組織一一劃開,還得小心不能切到鼻子耳朵等容易破相的部位。
切到眼睛的時候,徐拙猶豫了一下。
因為按照傳統做法,豬眼睛要提前摳出來,在煮豬肉的時候稍微煮一下就撈出,等到菜做好擺盤的時候,再把豬眼睛放回原位。
不過近些年這種做法一直被人詬病,因為不僅看上去有點殘忍,而且那烏溜溜的大眼睛看起來總覺得有些慎人。
所以現在上桌時候,一般都會用聖女果或者大櫻桃之類的食材放在豬眼的部位,起個點綴作用。
徐拙想了想,覺得大過年的弄倆眼珠實在是煞風景,所以他用了新做法。
傳統雖好,但也不能全盤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