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考核什麼啊?”
“刀工。”
袁康設計的台詞上沒有這幾句,所以聽到徐文海說考核,他有點迷茫。不過聽到刀工兩個字之後,迷茫的情緒隨即被興奮所取代。
要是刀工的話,那就彆怪我裝逼啊!
這塊肉要壓兩個小時左右,這樣才能把肉徹底壓平,讓肉變得更加瓷實。
同時兩個小時,也能讓肉徹底冷卻下來,達到定型的目的。
這兩個小時自然也不能閒著,徐文海把之前準備好的乾蓮子拿出來,開始收拾蓮子。
蓮子是一道重要的食材,廣泛應用於湯、粥、甜品以及各種菜肴中,不過新鮮蓮子季節性太強,所以為了能夠方便食用,乾蓮子就應運而生。
但是想吃乾蓮子,得會收拾才行。
因為乾蓮子外麵包裹著一層薄膜,這層膜不去掉的話,煮出來的蓮子外皮就發硬,影響口感。
除了這層薄膜之外,蓮子中還有另一樣必須要去除的部位——蓮心。
蓮心是蓮子中的一個綠色的嫩芽,是一味很有名的中藥,具有清熱去火等功效。
但是蓮心有個缺點,那就是味道苦澀。
而且這苦味還有很強的彌漫性,假如用不去掉蓮心的蓮子去做湯,會導致整鍋湯都味道發苦,讓人難以下咽。
薄膜和蓮心都是必須要去除的東西,但是想要去掉卻不是很容易。
比如蓮子上麵的那層膜,在蓮子乾製的時候會緊緊貼在蓮子上,常規方法根本去不掉。
而蓮心在蓮子的內部,想要去掉需要剝開蓮子才行,但是好多用蓮子的菜品,都要求蓮子要完整,所以想去掉也不容易。
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了。
徐文海作為一個魯菜師傅,自然是知道竅門的。
他燒了一鍋水,裡麵放入一些堿麵,然後把準備好的乾蓮子全都倒了進去。
“乾蓮子外麵這層膜不好去掉,而且蓮心的苦味感染性很強,也不能用水長時間浸泡,所以就得用堿水把外麵那層膜腐蝕掉。”
徐文海一邊說著,一邊用勺子在鍋裡不停的攪動,這樣能夠讓蓮子相互摩擦,加速堿水的效果。
幾分鐘後,他讓徐拙準備一盆熱水,然後把蓮子全都撈了進去。
用熱水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蓮子外表那層已經有些脫落的薄膜再次黏在蓮子上,而且還能讓蓮子表麵的堿水快速稀釋。
另外用熱水再次浸泡一會兒,也能讓原本已經被堿水腐蝕的薄膜,會更徹底的脫落下來。
這原本是廚房裡麵的秘密,不過今天拍攝出來,估計所有人都會知道。
熱水浸泡的時候不用著急,讓這層薄膜再脫落一些,等到盆裡的熱水不燙手的時候,再下手清理,把蓮子表麵的薄膜全都撕下來。
其實後廚在進行這一步的時候,全都是用刷子在盆裡攪和,讓那層薄膜在蓮子的相互摩擦中自然掉落。
不過那個場麵太過粗魯,所以被徐文海給改成了手剝。
這樣顯得更斯文一些,而且父子倆同時剝蓮子,看著也挺溫馨。
反正時間還早,不急。
爺倆兒把所有蓮子都清理乾淨後,徐文海拿來一把牙簽,開始去蓮心。
蓮心在蓮子的中間,想要取出來並不簡單,特彆是還要保持蓮子的完整性,這更增加了取蓮心的難度。
常規的剖開或者直接擠出來都不行,都會破壞蓮子的完整性。
所以這個時候,隻能用捅的方法了。
徐文海拿著一根牙簽,從蓮子底部的正中間部位輕輕用力捅進去。
進去後輕輕轉動一下牙簽,然後再繼續向裡麵捅,蓮心就會被牙簽給頂出來。
蓮子的頭部有個小孔,正好能讓牙簽和蓮心通過。
把頂出來的蓮心揪出來,再拔出裡麵的牙簽,剩下的就是一顆去掉了蓮心的蓮子,非常完整。
當然了,這一步看似簡單,還是需要一定技巧的。
不光捅的角度要注意,力度也是重中之重,否則就容易把蓮心遺留在蓮子中,或者把蓮子捅破。
徐文海一邊給徐拙做示範,一邊講著要注意的事項。
徐拙有樣學樣的跟著做,很快就掌握了要領。
去掉蓮心的蓮子還得繼續浸泡在溫水中,因為蓮心上有一種粘液,味道也很苦,在蓮心去掉後會遺留在蓮子內部。
需要再用清水浸泡清洗出來,這樣才能徹底去掉蓮心的那種苦澀味兒。
有的人做蓮子類的菜品,覺得明明去掉了蓮心味道還苦,就是這些粘液造成的。
把去掉蓮心的蓮子浸泡後再清洗出來,也差不多有兩個小時了。
接下來就開始拍攝切肉。
其實在拍攝的時候,於可可基本上就是撿著重要的鏡頭拍一下。
比如剛剛徐文海講解怎麼去除蓮心的畫麵,這個要拍全一些,但是去除蓮心的過程以及之前剝蓮子的過程,隻需要有幾個鏡頭就行。
不然全部拍下來的話,再大的內存卡也扛不住。
畢竟這是4k格式,素材占用的空間很大,一不小心就會存滿。
不過在父子倆去除蓮心和薄膜的時候,於可可都拍了延時攝影,到時候可以用在視頻中間。
這可以證明菜品真是父子倆共同完成的,而不是有些視頻那樣,鏡頭一切就換成彆人來說,出鏡演員就負責演戲。
切肉是做帶子上朝的一個重要環節,因為肉的厚薄與否,關係著整道菜的整體賣相,一旦出錯,就等於翻車了。
徐文海把那塊已經被壓平壓扁的五花肉拿出來,放到了徐拙麵前:“來吧,展示一下你的刀工。”
徐拙拿著菜刀開始切肉。
這塊肉很漂亮,不僅有紅潤的外皮,而且還極度平整。
而且正好是長方形的,拿在手中仿佛拿了塊板磚一樣。
他把這塊肉肉皮朝下放在案板上,然後拿起切片刀準備切肉。
“切多厚?”
“兩毫米。”
簡單的一問一答,不僅體現出了徐拙的自信,也把徐文海的經驗給表達了出來。
兩毫米,對於切肉來說難度不小。
特彆是在保證均勻的情況下,更吃刀工。
之前徐拙做的李莊白肉,就是對刀工很高的一道菜品,而且肉片的厚度也是要求兩毫米。
既然跟李莊白肉的要求一樣,徐老板自然不虛展示刀工。
他一手按著肉,一手拿著菜刀,慢慢下刀,然後一切到底,一片厚薄均勻刀口平整的片肉就貼在了刀麵上。
徐拙用手把這片肉捏起來放在鏡頭前展示了一下。
白生生的肉片,深紅色的肉皮,看上去莫名有種喜慶的感覺。
徐文海稍稍點評了一下徐拙的刀工,便讓徐拙繼續切了。
兩毫米的肉片看似容易,但是放大了的話難度還真挺大的。
比如現在,這塊肉的寬度差不多在十五公分左右,想要把這麼寬的肉切得薄厚一致刀口整齊,下刀的時候就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偏移。
而且在切下去的時候,也絕對不能收刀回刀,隻能順著刀鋒的方向繼續向下切才行。
切好一片還不行,每一片都得這樣。
這麼多肉,無形中就增加了不少難度。
因為很多人切肉,一片兩片倒沒什麼,但是再多的話,就容易出錯了。
畢竟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而且切多的話更容易走神,翻車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
把肉切好後,徐拙用毛巾擦擦腦門上的汗水,衝徐文海問道:“接下來該做什麼呢?”
徐文海把之前處理好的蓮子端過來:“開始卷肉。”
他拿起一片肉放在手中,肉皮朝外。
然後捏起一顆蓮子放在肉片上,蓮子頭部的那個孔洞朝外,和肉皮平行。
接著慢慢把肉卷起來,讓蓮子被肉片緊緊包裹起來,而紅潤的肉皮則是像裝飾品一樣,在蓮子外圍形成一個紅色的圈圈。
喜慶的氛圍更濃了。
肉片卷到頭之後,徐文海在邊上抹了一點澱粉水,肉片就緊緊黏在了一起。
接著,他把肉卷肉皮朝下放在了一個大碗中。
“其實,不想用澱粉水的話,也可以用蔥絲把肉係一下,這樣吃起來肉會有股蔥香味兒。不過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吃的時候影響口感。”
五花肉和蓮子蒸製之後,都會變得又軟又糯,而蔥絲卻因為纖維比較粗,口感依然存在,所以吃的時候就會影響整體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