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雞腸連接著雞屁股,這會兒要是猛的往外拽,說不定就會把腸子給拽斷。
到了那會兒,這隻雞就約等於廢了。
內臟出得差不多的時候,徐拙把開口處的雞皮向下扒拉了一下,用菜刀把雞翅根和頸椎連接的關節砍斷。
然後把雞翅骨往外推,小心的把雞翅骨脫出來。
兩隻雞翅解決完之後,徐拙小心的把雞皮向下扒拉,扒拉的時候要小心雞皮不會被撕扯,得小心點,讓雞架慢慢顯露出來。
這有點像脫衣服,不過比脫衣服驚悚一些。
因為雞的皮肉往下扒拉的時候,顯露出來的全是雞骨頭。
其實雞架比較好脫出來,隻要小心關節部位的結締組織就行。
等到雞腿骨的關節露出來,就直接用刀砍斷,然後把雞架從裡麵拿出來。
這個時候,就可以把雞屁股的部位翻上來,小心的把雞腸、雞肛門以及雞屁股上的腺體去掉。
這些處理好之後,再把雞腿骨抽出來,就大功告成。
至於雞爪,就不用脫骨了。
一來是操作上行不通,二來就是得留著擺造型。
雞骨頭脫完後,要把雞放在清水中浸泡一下。
這樣既能把雞肉中的血水浸泡出來,同樣也能讓變形了的雞身在水中稍稍恢複一下,為接下來的填餡兒做準備。
八寶餡兒是這道菜的關鍵,想要好吃,在填進雞肚子裡之前,要先焯水,然後用熱油嗆一下才行。
這樣能把食材中的香味兒激發出來,同時也能讓食材摻合得更加均勻。
還有一點就是,要給這些食材一個底味兒。
之所以要焯水,是為了喚醒食材中的鮮味物質。
比如火腿,這種食材在製作的時候,往往都需要進行焯水,這樣不僅能夠去除異味兒,還能讓火腿的鮮味更濃。
焯水時間不用太久,約莫一分鐘的時候,就可以把食材從鍋裡撈出來控水了。
等這些食材瀝乾水分後,徐文海架上炒鍋,開始炒製。
炒八寶餡兒需要用豬油。
增香嘛,而且這些乾發類的食材,用豬油炒出來口感和味道會更好。
除了豬油之外,也可以用雞油。
假如家裡沒有豬油和雞油,這個時候植物油才是首選。
油熱後,往鍋裡下入蔥薑末爆出香味兒。
蔥的量可以稍微多點,這樣成品的菜中,會有股濃鬱的蔥香味兒。
接著,把八寶餡兒依次倒入鍋中。
比較耐炒的提前倒,比較脆嫩的,比如馬蹄最後倒。
把八寶餡炒熱,裡麵加入一點點食鹽。
再翻炒三十秒,關火出鍋。
這道菜不需要再放彆的食材,一點點食鹽就足夠了。
因為這些乾品味道都已經絕美,隻是焯水過後,味道稍微淡了一點,所以炒的時候再加點食鹽,把最後一塊短板補上。
這個時候,再加什麼調味料都會顯得畫蛇添足。
把料炒好後盛出來,稍稍晾一下,免得溫度太高直接把雞的皮肉燙熟。
同時把浸泡的雞撈出來開始控水。
等到八寶餡兒的溫度降下來、雞肉中的水分控得差不多的時候,就該往裡麵填餡兒了。
在烹飪中,這種往其他食材中填餡兒的操作,稱為釀。
比如釀苦瓜,釀辣椒等菜品,用的都是這種方法。
徐文海延一邊講著,一邊用勺子順著雞脖頸處的開口,往雞肚子裡填哪些炒好的八寶餡兒。
徐拙也是同樣的操作。
這個時候,他已經把布袋雞的技能學到手了。
所以一直能跟上徐文海的進度。
餡料不能填得太滿了,因為這些食材在烹製的過程中會發脹,填太滿的話容易把雞肚子撐爆。
差不多有八分滿的時候,徐文海便停了下來,教徐拙給布袋雞封口。
所謂封口,就是用脫了骨的雞翅,把雞脖頸處的開口給封住。
這樣既能保持八寶餡料的香味兒不會散出,也能防止湯水會進入雞肚子裡,破壞裡麵的八寶餡料。
不過再封口之前,要先掰開雞頭,然後用一根筷子伸進去,在雞頭和雞脖子中間打開一條通道。
這樣才能讓封口得以順利進行。
具體的操作是,把脫了骨的雞翅交叉從開口處穿進雞脖子中,然後從雞頭的位置拉出來。
拉緊之後,雞脖子的開口處就會被收緊。
而雞翅也會牢牢卡在雞頭中,不會鬆開。
全都弄好後,就到了緊皮的環節。
所謂的緊皮,說白了就是給做好的布袋雞放在滾水中焯一下,讓雞皮發緊鼓起。
這樣既能洗掉雞皮上那些沒去掉的雜質,也能讓雞皮變得緊實,等菜品做好後,口感會更好。
鍋裡燒水,裡麵放入蔥段薑片料酒。
燒開後,把做好的布袋雞放進去。
布袋雞因為是封口的,所以入水後會漂浮在水麵上,這個時候要拿著勺子,有技巧性的讓雞在水麵上打滾。
使得所有的雞皮都能被滾水浸到。
等到所有雞皮都變色之後,再用勺子把整隻雞摁在鍋裡。
這樣能夠利用滾水,把雞身上的臟東西給洗掉。
同時也是給雞皮一個加壓的機會,使得雞皮在水壓中保持彈性。
這一步不用太長時間,十來秒足夠了。
接著把布袋雞從鍋裡撈出,放在小盆裡。
裡麵重新放入蔥段薑片,再灑一小勺食鹽,然後往盆裡澆入大半盆提前準備好的清雞湯。
這清雞湯不能是涼的,最好有個五六十度,這樣倒進去才不會導致雞皮發緊變硬。
雞湯倒進去之後,用保鮮膜把盆口蒙住,然後放進蒸櫃中,蒸製一個半小時。
這是一道湯菜,除了喝湯之外,就是吃雞肚子裡麵的八寶餡兒了。
至於雞肉和雞皮,一般情況下是不吃的。
因為精華全都被外麵的湯和裡麵的八寶餡兒給吸收了。
當然了,你要吃也沒人攔著。
畢竟這好歹也是肉。
用雞湯隔水蒸雞肉,蒸好後棄雞喝湯吃餡。
徐拙真是佩服以前那些廚師的腦子,琢磨吃的居然能琢磨到這種程度。
關於這道菜的味道,徐拙其實一點都不好奇。
因為用腳趾頭想也能知道,味道絕對非常鮮美。
可惜還得一個半小時後才能嘗到,這麼長時間,有點難熬喲……
在徐拙有些心急的等著品嘗布袋雞的時候,馮衛國背著手,慢慢溜達了過來。
“小拙,這布袋雞好學嗎?其實你想做整雞的話,陝西菜中有一道葫蘆雞不錯,你想學的話我可以教教你。”
估計是看徐文海在這教學,所以馮衛國也有點技癢了。
徐拙還沒說話,徐文海先開口了:“葫蘆雞?不就是雞先煮再蒸最後過油炸的做法嘛,我以前也學過。”
嘖,聽這話,是打算搶著教了?
不過潛心好學的技能今天已經用了,這會兒就算想學都學不到。
所以他決定……
半個月後再學。
當然了,給的理由也很充實。
“我現在得趕緊把這個布袋雞好好鞏固鞏固,等徹底掌握了之後再學葫蘆雞也不遲。”
徐文海和馮衛國同時點頭。
不驕不躁,這孩子真是不錯。
徐拙鬆了口氣,幸好我機靈,算是把這事兒搪塞過去了。
不過相對於葫蘆雞,徐拙現在最想學的是……
八寶葫蘆鴨!
——————
今天就這麼多了,還得趕路去醫院,下午限免,大家有票的記得把票投一下哈。,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