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可以說鹵湯占絕大多數的空間,肉最多占一半。
要是換更大的鍋,就得專門組建個食品廠了,一切用工業化的手法去進行。
但這也有個弊端,就是銷量一旦不好的話,不僅所有的投資會砸手裡,甚至還會影響四方酒樓的生意。
所以得考慮清楚,不能盲目去做。
這個問題困擾了徐拙一夜,直到第二天早上來到店裡,他依然在琢磨這事兒。
是守著一家店安穩的掙錢發展,還是投資一個工廠,趁著現在名氣還在,趁著店裡的口碑上佳,先掙一波錢再說。
說白了,這就是保守還是激進的思路鬥爭。
這幾乎也決定了四方酒樓甚至徐拙本人以後的走向。
要是開個食品廠的話,那就得把品控把握好,不然一旦口碑崩塌,勢必會讓四方酒樓也一蹶不振。
但是多少企業都倒在了品控上麵。
利潤的壓力,管理的漏洞,甚至人才的流失,都會造成品控下降。
單憑自己的話,能做好這些?
帶著一肚子的疑問,徐拙推門來到了酒樓。
剛進去,就聽到廚房裡傳來了一陣陣的讚歎聲。
“臥槽,這牛肉真是沒法說,太好吃了,吃了這牛肉之後,才發現以前吃的那些都是……都是些紙殼子。”
郭興旺的聲音從廚房裡傳過來,他剛剛估計是想說跟屎一樣的,但最終換了個詞兒。
畢竟是說自己吃嘛,得注意著點,不能連自己都罵上。
徐拙走近廚房,發現早班的廚師這會兒正圍在曹坤,身邊品嘗著昨天做出來的牛肉。
而曹坤拿著菜刀,把牛肉切成了牛肉片、牛肉塊、和滾刀塊三種形式。
他們一邊吃一邊討論著到底用那種方式切牛肉比較好。
要說能反應牛肉品質的,還是那薄薄的牛肉片,肉絲清晰可見,中間的那些肉筋完全透明,看上去就讓人想吃一口。
徐拙捏著一片牛肉嘗了嘗,味道確實不錯。
入口有點涼,味道很淡,但是嚼兩下之後,香味兒就從肉縫中滲透出來,以至於這肉越嚼越香,哪怕吃完了,嘴裡依然留著那種醬香和鹵香的味道。
不光香,而且這肉很耐嚼。
雖然是頂絲切的片,而且很薄,但是吃起來卻完全不會有那種一嚼就散的感覺,反而有些韌。
吃完了牛肉片,徐拙又嘗了嘗牛肉塊,相對於牛肉片來說,這個更有嚼頭,而且口感更好,肉味兒更濃。
但就是切的這種四方塊,太大的話在嘴裡嚼不開,太小的話又顯得肉有點碎。
而且這種四四方方的塊兒擺盤時候最費勁,不管怎麼擺都會顯得肉很少的樣子,所以徐拙第一個把這種形式給淘汰了。
他又拿起滾刀塊嘗了嘗,這肉塊大小適中,而且因為是滾刀形式,所以很容易就能在盤子裡擺好,而且在盤子裡還會顯得很多的樣子。
但缺點也有,就是滾刀塊的牛肉吃起來更容易塞牙,嚼起來更費勁。
要是牙口不好的人來吃,說不定會反感。
到底該怎麼選擇呢?
徐拙陷入了糾結中……
————————
我的貓下周三會來,機票已經定了,所以下周三之前,每天都會五更,儘量讓大家看得爽。,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