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美食從和麵開始最新章節!
燒包是廣東地區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傳統西關名點之一,是粵式早茶的“四大天王“之一。粵式早茶四大天王指的是蝦餃、乾蒸燒賣、叉燒包、蛋撻。
叉燒包的麵皮是用北方常用的發酵麵團經過改進而成的,包製時要捏製成雀籠形,因為發酵適當,蒸熟後包子頂部自然開裂。
所謂的叉燒包,實際上是一種帶有叉燒肉餡的開花饅頭。
叉燒包在嶺南地區的重要性和普遍性自不必多說,這道美味發展到現在,有很多講究。
比如要開三瓣花才是最好的,假如開兩瓣或者四瓣就說明不行。
另外麵皮要有糖香味兒,吃起來要鬆軟鮮香才行。
反正講究很多,原本徐拙打算跟著鄭光耀學一下的,但是幾次都沒湊到合適的機會。
現在,這個技能終於到手了。
徐拙正高興的時候,陳桂芳又過來邀功了:“怎麼樣兒砸,有啥不滿的現在說出來,我找人整改一下。”
徐拙對各方麵都挺滿意的:“挺不錯的,就是開工後記得把衛生這一塊抓好,不能用的添加劑就彆用,可不能讓人檢測出咱們做的醬肉中有含量超標的情況。”
說完後,徐拙便準備回去了。
他惦記著叉燒包,準備回去就蒸一鍋試試。
好久沒吃過了,這會兒得到了叉燒包的技能,讓徐拙恨不得現在就把叉燒包做出來。
不知道為什麼,一提起叉燒包,徐拙就不自覺的想起了一部名叫《八仙飯店》的老電影,想想上初中那會兒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真是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陰影。
每次看到叉燒包三個字或者有人提到叉燒包,就會不自覺聯想到電影中的鏡頭。
一直到上了大學,看了《舌尖》之後,對叉燒包才算有了更深一點的認知,才鼓起勇氣南下廣州去嘗了一次。
結果從此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
對於叉燒包這種點心簡直愛到了骨子裡。
餡兒好吃,皮好吃,反正怎麼吃都吃不夠,都不會覺得膩。
不過想做叉燒包,得先把叉燒肉做出來。
這個需要先把肉用叉燒醬醃製透,再放在烤箱裡烤。
而叉燒醬也得現做……
徐拙頹然發現,今天好像吃不到叉燒包了。
不過可以先把準備工作做好,這樣明天一早就可以包叉燒包上籠蒸製。
趕巧了的話,說不定能在早飯之前做出來呢。
回去之後,徐拙馬不停蹄的開始做叉燒醬。
叉燒醬其實能買到現成的,隨便一家大點的超市都能買到好幾個品牌的叉燒醬,畢竟現代社會物流發達嘛。
不過這種成品叉燒醬自然沒有自己的好。
因為自己做的時候可以把所有配料重新根據自己的口味進行調配,而且各種配料和食材全都是自己經手的,衛生方麵絕對沒問題。
再說自己這麼大的名氣,要是用成品叉燒醬就太跌份了。
真正的高手,就是得自己熬醬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