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徐拙之所以這麼篤定自己熬醬,主要還是因為係統給了叉燒醬的做法。
叉燒包的技能一共包含有做叉燒醬的技能、做叉燒肉的技能、做叉燒餡的技能、做麵皮的技能等等。
徐拙打算把這些叉燒醬熬出來看看感覺怎麼樣,要是可以的話,回頭大批量製作然後弄個玻璃瓶一裝,放在網店裡賣也不是不可以。
畢竟網店嘛,啥都可以在裡麵展示展示的,先不說有沒有人買,至少攤子得鋪開。
叉燒醬的熬製不算難,就是配比有點難以掌握,這種醬料甜味鹹味都有,比較適合南方人,北方人對這種醬料一般是無感的。
不過徐拙對這種甜鹹味兒的醬倒是沒什麼反感的,相反,他覺得很好吃。
在製作之前,徐拙先在網上搜了一下,他發現網上關於叉燒醬的版本有很多,各種做法多種多樣,基本上都是廣東人寫的。
比如在配色方麵,有用紅曲米的,也有用豆腐乳的。
鮮味兒方麵,有用海鮮醬的,也有用蠔油的。
還是甜味兒方麵,有用綿白糖的,也有用白砂糖的,甚至還有用蜂蜜的。
各種各樣的做法都有。
這些做法,誰都沒說誰是正宗的,都說自己的的這種做法好吃。
從這點來說,就反應了粵菜包容創新的理念,隻求味道,不談正宗,隻要你的方法好就借鑒過來,從不墨守成規。
這,就是粵菜一步步發揚光大主要原因。
係統給徐拙的這個做法用的配料不多,主要有蔥白、洋蔥、大蒜、蠔油、生抽、魚露、白糖、蜂蜜、紅腐乳、檸檬以及清水和澱粉水。
這些配料中,蜂蜜和檸檬的用量最少,基本上就是點綴一下。
特彆是檸檬,半個就夠了,而且用法就是把檸檬切開,然後放在碗上用手把檸檬汁擠出來就行。
放檸檬汁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叉燒醬在冷卻之後白糖結晶,所以隻需要一點點就行。
徐拙把蔥白切段,洋蔥切絲,大蒜切片,至於其他配料,除了澱粉水之外,全都攪拌在一起做成醬汁。
這其中,腐乳比較重要,不光要用到腐乳塊,還要用到腐乳的汁水。
加腐乳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增色,最主要的是腐乳能夠讓肉變得鬆軟嫩滑,這樣烤出來的叉燒肉才軟嫩可口。
所有配料全都準備好之後,徐拙架上炒鍋,先滑鍋,然後鍋裡倒入一點花生油,把火調小,直接將切好的蔥白洋蔥和大蒜放進去,慢慢煸炒。
這一步火一定要小,隻有這樣才能把這三種食材中的香氣給逼出來。
而且小火慢炒,也能儘可能的避免食材被炒糊。
一直炒到三種食材慢慢失水逐漸變得焦黃的時候才行,這時候把剛剛攪好的料汁一股腦倒進鍋裡,火稍稍開大點,把料汁煮開。
鍋裡的料汁煮開三分鐘左右,這時候用一個細網篩子把鍋裡的那些蔥白洋蔥和蒜片全都撈出來。
這些是不能摻到叉燒醬中的,免得塗抹到肉上,等烤製的時候變糊發苦。
撈出來之後,把火稍稍調小一些,然後將提前攪拌好的澱粉水倒進鍋裡勾芡。
等到鍋裡的湯汁變成紅潤的粘稠狀的液體,叉燒醬就算做好了。
這玩意兒製作的彈性很大,喜歡粘稠就多勾芡,喜歡稀一點的就少勾芡,反正全靠製作者掌握。
徐拙做的這份稍稍粘稠一點,因為這不僅用來醃叉燒肉,還要拌叉燒餡兒,不能太稀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