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美食從和麵開始最新章節!
鍋貼餅子其實不是東北的專利,山東、河北、山西、中原、甚至江蘇安徽都有這種傳統。
隻不過相對於這些地區的鍋貼餅子,東北的鍋貼餅子名氣更大一點,畢竟這玩意兒跟鐵鍋燉是成套的。
單獨分開的話,多少有點不合適。
而華北地區名氣比較大的地鍋雞,一般情況是不用玉米麵的,而是高粱麵或者白麵做的餅子。
貼餅子是講究技巧的。
可不是弄個餅往上一拍就行了,這玩意兒弄不好的話,就會滑到鍋裡,使得這道鐵鍋燉大鵝變成鐵鍋大鵝苞穀湯。
貼餅子的時候,用手先挖一些玉米麵,不能太多,太多的話沒法在手中摁成餅。
也不能太小,因為鍋就這麼大,都弄成小餅的話做不了多少,其結果就是做出來的玉米餅不夠吃。
要知道這玩意兒是當主食吃的,可不能做少了。
每個玉米餅要用的麵團,大概在半個拳頭大小,挖出來放在手心中,兩手揉搓一下,做成略微長條形狀的麵餅。
餅不能太厚,半厘米左右就行。
做好後對準菜上麵的位置,用力拍上去。
這個位置不能挨著鍋裡的菜,因為湯汁沸騰起來後會把麵餅煮進去。
也不能太高,太高的話鍋的熱量低,做出來麵餅不好吃。
隻有在菜上麵三四厘米的位置豎直貼上是最好的。
而且在貼麵餅的時候,要一次到位,千萬不用貼上之後覺得位置不行再調整,那樣的話整個麵餅就會從鍋壁上滑到鍋裡。
因為麵餅貼到鍋壁上,是一種類似於真空的吸附作用。
要是挪動的話,空氣就會進去,麵餅就貼不上去了。
徐拙熟練的把一塊塊麵餅貼在鍋壁上,這讓崔勇有點目瞪口呆,因為這一步,他這個東北人都做不利索,而徐拙卻仿佛做了很多遍一樣。
天賦高難道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嗎?
徐拙把所有麵餅都貼上去,然後就出去繼續做魚去了。
至於其他小菜之類的,大薑也會收拾。
今天他們的安排其實是讓徐拙他們在這看看,然後去市裡老蔣的店裡吃烤全羊的。
但是徐拙幾人不聲不響的送來了禮物,這再出去吃飯的話就不合適了,而且大家對這裡的蔬菜和大鵝挺感興趣的,最終就是在飯店裡自己動手做菜。
魚肉做好之後,直接送到了船上位置最好的那個包房中。
接著,徐拙來到燉大鵝的那間屋子,掀開鍋蓋,一股濃鬱的香味兒便從鍋裡飄了出來。
這個時候鍋裡的鵝肉已經熟透,豆角和土豆也已經吸飽了大鵝的湯汁,可以出鍋了。
不過想要把這些盛出來,得先將玉米餅子鏟下來才行。
這時候玉米餅也已經熟了,貼著鍋的一麵焦黃香酥,而外麵的一麵則是軟嫩可口,還帶著燉大鵝的那種香氣。
用鍋鏟小心的把玉米餅取出來之後,接著徐拙拿著花椒油淋入鍋中,再又將一些切好的青椒和蔥段倒進去攪拌一下。
蓋上鍋蓋再悶兩分鐘,然後用勺子將鍋裡的菜全都盛到一個盆裡麵。
端到樓上之後,開始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