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8章 四層發肚法(1 / 2)

因為剛剛是在三成熱的低溫油中炸的,所以著廣肚除了表麵上多了一層油脂之外,並不燙手。

趙金馬把這塊沒有漲發反而變得油乎乎的廣肚放在案板上,隨即就拿起了菜刀。

徐拙就更不懂了,這是什麼操作,假裝已經漲發了,然後直接開始做菜嗎?

先在這廣肚除了變軟了,外麵裹著一層花生油之外,彆的沒任何區彆,所以徐拙完全不懂趙金馬這麼做的目的。

要是純用油發的話,等油鍋裡油溫升高的話,這塊廣肚差不多也已經漲發好了吧?

徐拙看到趙金馬先用菜刀把這塊廣肚分成巴掌大小的片。

然後他拿著一片廣肚用手按在案板上,另一隻手拿著菜刀,平著片進了廣肚中。

這廣肚厚的地方已經超過了一厘米,哪怕薄的地方也大半厘米了,加上已經炸軟,用菜刀片的話,倒是很容易就能片成薄片。

一塊廣肚被趙金馬嫻熟的片成了薄厚均勻的四片。

片好之後的廣肚看上跟那些半透明的亞克力板一樣,徐拙這會兒也算是明白了過來,所謂的四層發肚法到底是什麼意思。

原來就是把廣肚炸軟,然後再片薄一點啊。

這樣做的話,那麼等會兒再進行油炸的話剛放進油鍋中,這些薄薄的廣肚片就會徹底漲發,不用擔心炸不透了。

相對來說,這還真是個不錯的方法呢。

雖然發出來的廣肚沒有傳統發製出來的厚實,但是這種方法實在是太快捷了,快捷到根本不用提前去準備。

在徐拙想通這些的同時,趙金馬也對著鏡頭,開始介紹這種方法的優勢。

“這種方法確切的說,是改良了油發方式,先用浸炸的方式把廣肚炸軟,然後再用菜刀片成四層,然後再放進油鍋中炸製……”

他說的基本上和徐拙剛剛想的一樣,就是為了減少炸製的時間,同時避免廣肚太厚炸不透。

畢竟廣肚往熱油中一放,表麵會迅速膨脹,而裡麵的部分因為接觸不到熱油,就算漲發了也不會漲發多好。

而這個四層發肚法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讓發製廣肚變得簡單了很多。

這也是剛剛來的時候,趙金馬為什麼執意讓徐拙帶上那些配菜的緣故,因為用四層發肚法,不到一小時就能把廣肚發好,今天上午完全能把這道菜做出來,甚至還能再做一道配菜呢。

趙金馬剛剛開始片廣肚的時候,就已經把灶上的火稍稍開大了一些。

所以等到他把所有廣肚全都片成薄片的時候,鍋裡的油溫差不多也到了六七成熱。

這個溫度的油溫最適合發廣肚,油溫太低的話,廣肚漲發不徹底,而油溫過高廣肚又會會炸糊。

趙金馬把片好的廣肚放在一個小盆裡,然後來到灶台邊,用手把廣肚一片一片的下進油鍋中。

很快,鍋裡那些薄薄的廣肚片就迅速膨脹,體積脹大好幾倍。

這場麵,有點像是在炸蝦片,薄薄的蝦片放進油鍋裡也會這樣迅速膨脹,然後像是泡沫一樣漂浮在油麵上。

趙金馬下了五六片廣肚之後,便一手拿著漏勺一手拿著筷子,把漂浮在油麵上的廣肚片翻個麵,然後撈出來,先控油,接著放進提前準備好的冷水中浸泡。

趁熱浸泡能夠讓廣肚二次漲發,原理就跟剛剛炸完豬肉就放進冷水中起虎皮一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