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拙拿著菜刀,把胡蘿卜切成玉米粒大小的丁。
這個用量很少,餡料中放一小把就行,不需要太多,太多的話蝦餃的口感味道都會大打折扣。
蝦餃中的配菜其實很隨意,除了胡蘿卜之外,還可以加一點煮熟的青豆進去,這樣口感和賣相上也會更加豐富。
不過有一點,青豆的數量也不能太多,隻能放一點點進行點綴。
除了胡蘿卜和青豆,還可以放大頭菜等菜品,不過量都要少一點,不能奪了蝦的中心地位。
切好胡蘿卜之後,徐拙又把之前剩下的那些蝦仁端了過來,用刀改成了大塊。
原本這種蝦仁是不用改刀的,整隻包進去就行,但是今天於長江準備的蝦實在太大,剝出來的蝦仁都十來公分長。
這要整隻全包進去,做出來的就不是水晶蝦餃,而是水晶包子了,所以要改一下刀,切成小一點的蝦仁。
至少也得包進餃子皮中。
幾分鐘後,徐拙把準備好的豬肥膘倒進蝦泥中,然後再倒入剛剛切好的蝦仁以及胡蘿卜丁。
最後,往裡麵淋入一勺香油。
所有的鹹味餡料,不管是包子餃子還是燒麥等等,香油其實都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
放了香油之後,餡料會變得更加柔軟,同時也會中和一點熟豬油的那種濃香,讓香味兒變得更加柔和。
這些全都放進去之後,徐拙開始用手抓拌。
剛剛做蝦泥的時候,是用手摔打起膠,給豬肥膘調味的時候,是選擇用筷子攪拌,而這會兒卻要用抓拌的手法。
抓拌,不僅能讓所有食材充分混合,同時也能夠讓蝦泥完全把豬肥膘、蝦仁段等食材包裹起來,起到發黏的作用。
餡料隻有發黏了,蒸好後才會抱團,吃起來的口感才會更好。
很快,盆了餡料就已經徹底抓拌均勻,豬肥膘、筍丁、蝦仁等食材,全在蝦泥的作用下,成為粘乎乎的一團。
這個時候,餡料就算是做好了。
徐拙在盆口蒙上保鮮膜,放進了冰箱的冷藏室中。
包之前把餡料冷藏一下,能夠讓餡料更加成型,同時也鎖住餡料中的鮮味,防止在常溫下揮發出去。
把餡料放進冰箱中之後,徐拙就開始準備麵皮了。
麵皮是蝦餃的重中之重,蝦餃的賣相好不好,基本上都跟麵皮有關。
好的麵皮,包出來的蝦餃薄而透明,口感香滑軟糯,不破皮不漏湯,非常完美。
而麵皮最主要的用料,就是澄麵。
揉好的麵團放在清水中反複揉洗,能夠洗成麵筋,而洗麵筋的水,經過澄清之後撇去多餘水分,再進行乾製,得到的麵粉就叫澄麵,也就是不含任何麵筋的麵粉。
這種麵有著非常優秀的延展性和滑嫩的口感,所以很多甜品和美食,都會用澄麵來製作。
徐拙把澄麵的包裝打開,倒進盆裡,然後往裡麵放一小勺白糖。
放好之後,徐拙又拿來一個碗,裡麵倒入一些生粉,然後燒上一鍋水,準備和澄麵。,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