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澄麵必須用開水才行,隻有用開水,才能把澄麵充分浸透,和出來的麵團才比較柔軟。
澄麵的吃水性很強,想要和成麵團,用水量差不多是普通麵粉的兩倍,所以燒水的時候要注意,量不能少了。
另外,生粉不是和麵時候用的,而是揉麵的時候稍微灑一點,這樣能夠給澄麵稍稍增加一點筋性,使得澄麵包蝦仁餡兒的時候不會破皮。
但是生粉不能用太多,不然餃子皮就沒法做得太薄。
剛剛徐拙做的時候,鄭光耀一直在邊上一言不發的看著,眼神中帶著些許意外和激動,顯然,徐拙的手藝讓他很震驚。
而於培庸就淡定多了,畢竟這個孫女婿已經一再讓他震驚,到了現在,早已經見怪不怪。
另外,當年的老爺子也是天賦超高的人,光見他騎著自行車在京城瞎溜達,但是每到做菜的時候,卻總能給人意外之舉。
這大概就是徐家基因中帶的天賦吧。
於培庸如是想到。
其實老爺子的天賦高是真的,而徐拙……
掛逼而已,沒什麼好炫耀的。
這也是老爺子從年輕到現在都喜歡高調,而徐拙卻一直保持低調的原因。
掛逼嘛,雖然裝逼時候很爽,但麵對高手的時候,總會有那麼一絲絲的心虛。
等鍋裡的水燒開的時候,兩位老人結結實實的把徐拙誇了一遍,連帶著旁邊打醬油的徐文海也被誇了一通。
什麼教子有方之類的話,讓徐文海略微有些臉紅。
這個時候,徐拙自然不會去揭露徐家家教的真麵目,而是裝作一副很靦腆的表情,認真接受著兩位老人的誇獎。
記得小時候彆人誇學習好懂禮貌的時候,自己一旦這種表情長輩們就會更開心,所以現在,徐拙繼續保持這種靦腆的表情。
這也算是童心未泯嘛。
鍋裡的水開之後,大家收起心思,繼續看徐拙操作。
倒不是他們喜歡看熱鬨,主要是想看看徐拙的水平到底怎麼樣。
徐拙先用筷子在澄麵中攪拌幾下,把澄麵和白糖攪拌均勻,然後端到灶台邊上,拿著勺子舀了一勺開水,倒進了盆裡。
盆裡的澄麵頓時被燙得稍稍有些透明,然後那些開水就被吸收了進了麵粉中。
他用筷子翻動一下,讓盆裡的麵粉成為麵絮,然後再次澆上一大滾燙的開水,澆完之後再用筷子攪幾下。
就這樣一邊倒水一邊攪動,直到盆裡的麵粉完全變成半透明的麵絮才停下來。
把火關掉,然後端著麵盆來到案板旁邊,在案板上撒上一些乾澄麵,然後他把盆裡的麵絮挖了出來,放在案板上。
接下來就該揉麵了。
徐拙先把挖出來的這些麵絮揉成麵團的形狀,然後用虎口的位置壓著麵團用力向前推,推到頭之後,再換個位置繼續推。
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防止麵團裡麵有乾澄麵,用這種方式能把乾澄麵推出來,免得在麵團了形成麵疙瘩,那樣的話既不好吃,也不好看。
徐拙做推麵團的步驟的時候,鄭光耀臉上的驚喜更加熱烈,顯然他沒想到徐拙的手藝會這麼老道,連這一步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