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鍋裡的水再次沸騰的時候,戴震霆又順著鍋邊,往鍋裡倒了一些清水,沸騰再次停止。
徐拙像個捧哏一樣好奇的問道:“戴爺爺,為什麼要往鍋裡加水啊?一直沸騰著不行麼?”
戴震霆笑著說道:“一直沸騰著自然也行,就是容易把魚肉中的水分給煮出來,另外持續沸騰的話,也容易讓魚肉變得鬆散。
現在加水的話,這樣煮出來的魚肉水分更足,而且口感也會更嫩,肉中的水分不會被煮出來。
當然了,這是個對經驗要求很高的操作。
沒有一定經驗的話,根本把握不住加水的多少和煮製時間的長短,容易造成做出來的魚肉生疏不均。”
接著,戴震霆提醒對著視頻做菜的人,這一步可以不學。
雖然做出來的魚肉相對來說不完美,但那最多也是九十五分和九十九分的差距。
假如貿然用這種加冷水的方法煮製,或許原本的九十五分,就成了八十五分,或者更低的分數。
三分鐘後,等鍋裡的水重新沸騰的時候,戴震霆沒有再加水,鍋裡的水這才痛痛快快的沸騰了起來。
大約過了二十秒鐘,徐拙端著鍋稍微晃動一下,讓鍋裡的魚肉跟著鍋裡的水轉動。
趁著這個時間,徐拙拿著大號漏勺在鍋裡一抄,三塊魚肉就穩穩的被抄進了漏勺中。
戴震霆拿來一個盤子,徐拙端著漏勺放在盤子上麵,漏勺慢慢傾斜,讓裡麵的魚小心的掉落在盤子裡。
因為煮的時候就已經擺好了位置,所以掉進盤子裡之後,魚肉的位置依然是那樣。
雄片一前一後對接著放在一起,旁邊是稍稍短一點的雌片。
擺好之後,徐拙開始做澆汁。
這道菜相對來說,魚肉並不重要,因為整個煮製的過程是不放任何調料的,所有的味道都來自於澆汁。
所以,澆汁的好壞直接關係著菜品是否成功。
徐拙回到灶台前,這會兒鍋裡還是煮魚剩下的魚湯,他端起鍋,把裡麵的魚湯倒出來四分之三,剩下四分之一在鍋裡。
用原湯來煮澆汁是這道菜好吃的秘密,也是關鍵。
很多人做的時候把煮魚的湯全部倒掉,這是不對的。
其實很多菜品,最後做澆汁的時候,都是用菜品的原湯來做,原因就是原湯裡麵含有原本食材的那種鮮香味道,做出來的澆汁和菜品更搭配,吃起來味道也更好。
徐拙把鍋放在灶上,重新點火開始加熱。
鍋裡的魚湯沸騰之後,他開始往裡麵加調味品。
一大勺香醋,大半炒勺生抽,半炒勺白糖,小半炒勺老抽,兩小勺薑末,最後是一丟丟的食鹽。
雖然放了生抽,理論上不用放食鹽也行,但是這種澆汁中還是放點比較好,這樣澆汁的味道吃起來更鮮亮一些。
調料放好之後,徐拙就用勺子在鍋裡不停的攪動起來。
這樣能夠加快調料之間的融合,同時也能防止白糖融化之後粘鍋。
等到鍋裡的湯汁再次煮開,其實味道也已經飄散出來,特彆是香醋和生薑的味道,讓人仿佛以為這是在吃大閘蟹一樣。
本書由公眾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香味兒出來之後,徐拙端著早就準備好的水澱粉,略微攪動幾下,往鍋裡倒入一些,然後繼續攪動。
很快,鍋裡紅褐色的湯汁就變得粘稠起來。
澆汁已經做好,可以出鍋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