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認治軍嚴明,但是手底下兵多將廣,難免有貪婪無度之輩,虛報兵丁、屯田、戰功之類的事情雖沒有鬨大的,但要真被張圭的人查出來,再被有心人以此脅迫,還真不好辦。
彆的不說,張圭可是一直想要找機會收服他為己用呢。這回要是真被張圭抓住了痛腳,隻怕就不好脫身獨立了。
對於做了幾代忠君愛國的純臣的英國公府來說,此時被迫投靠權臣張圭,未來還真是晦暗不明啊……
英國公夫人聞言,亦點頭感歎道:“對啊,這次多虧了皇後娘娘了。”
佛家講求因果,英國公夫人現在無比慶幸自己和張溪當初與黃宜安和黃家種下了善因,這才結出了如今的善果。
張溪聞言笑道:“自然是要好好謝謝安妹妹的。不過,我看陛下那意思,即便是安妹妹沒有提前示警,他也會暗示咱們的。要不然,陛下也不會提前與李子楨商議此事了。”
李子楨是執掌遼東軍的李總兵的嫡子,皇帝拿此事谘詢李子楨的意見,除了表達信任、倚重之意,分明就是要借李子楨之口讓遼東軍早做準備。
而她是李子楨的妻子,也是英國公唯一的嫡女,李子楨知道了此事,又怎麼會不提前知會嶽家一聲呢?
英國公聞言頗為感動,衝著皇宮的方向遙遙一拜,道:“老臣多謝陛下信賴!”
英國公夫人和張溪亦施禮拜謝。
……
清查衛所之事,艱難而又堅定地推行了下去。
從九月下旬,一直到臘月初,才終於借著查清才發糧餉的機會,基本結束了清查工作。
根據上報,各處衛所,包括西北軍和遼東軍均有大小不等的虛報、瞞報等瀆職事件——這也是英國公和李總兵的精明之處——兵多將廣的西北軍和遼東郡若是乾淨得揪不出一點錯處來,豈不是更加惹人生疑嗎?
不過,能被查出來都是些小事,處理幾個人、抄沒一些私財,便能了結了,動不了西北軍和遼東軍的根本。
英國公得聞奏報,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私下裡跟英國公夫人讚道:“經此一事,就可看出瀾哥兒是個可造之材。這當鎮守一方的大將,可不是光會打仗就行了。”
英國公夫人亦點頭笑道:“我沒有你想得那麼遠。隻是經過此事,看到瀾哥兒沒有消沉懈怠、一蹶不振,我就放心了!這孩子,果然是長大了,也懂事沉穩了!”
然而英國公夫人這話說完還沒有兩天,張瀾就鬨出一件十分不懂事的事情來,氣得英國公夫人差點暈了過去。
那天正是臘八,前頭來人傳話說是有內侍來了,英國公府眾人以為是照例賞賜臘八粥的,連忙都起身整理好衣冠,說笑著去前頭迎接天使和賞賜。
然而讓他們意外的是,來人竟然是田義,帶來的也不是臘八粥,而是祁鈺的一道口諭。
“國公爺,陛下請您立刻去禦書房,有要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