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東玲輕拍著他的背,從褲兜找到一盒清涼油。
“塗一點到額頭、手碗、肚臍,靠在這個座椅,睡一覺就到鐵珊籠鎮了。”
她幫他塗抹清涼油。
確實舒服了許多。
他頭靠在座椅背,閉眼睛。
即使班車在另外一個鎮停車客,他也沒精神去注意來的人。
直到前麵座位重重地坐下一個胖子,他才睜開了眼。
這個年代胖子是稀罕物,飯都吃不飽,竟然還能夠吃成胖子,這是一個吃了幾個人的口糧。
象甫錢鎮的鐘裁縫,還有後來跟他一起參加工作的呂全東。
圓滾滾的後腦勺,兩隻肥大的耳朵。
不是他,又會是誰?
不過現在他們還不是熟人,唐突地跟他打招呼,人家不把你看成怪物才怪。
跟呂全東坐在一起的是他的老爸呂二發。
前世跟他關係玩得比較好,幾個工友經常去他家。
合豐鎮離鐵珊籠鎮也就十幾公裡的路程。
呂全東最愛乾的事情就是邀五六個好友,到家裡熱鬨熱鬨。
二年後他買了一套音響,在家裡前院空坪,掛多種彩燈。
播放當時流行的港台歌星歌曲。
吸引了村裡許多的少男少女前來湊熱鬨。
潘大章知道合豐鎮過去,不久就到了坪嶺礦區。
此時的坪嶺還有鐵珊籠礦的一個工區在采礦。
但是八四年半年,鐵珊籠鎢礦就決定將坪嶺礦區承擔給私人去開采。
而且把公營的設備全部撤走。
先是把開采過的二條巷道全部承包給一個私人老板。
私人老板組織民工進場,采取半手工的方式去采礦。
鎢價在五六千元一噸。
開采的私人老板短期內發了大財,賺了十幾萬,幾十萬,甚至百萬的大有人在。
在坪嶺有一所礦辦的技工學校。
考進技工學校的學生都是有色係統下屬各礦的礦工子弟。
潘大章當時跟呂全東,認得幾個讀技工學校的學生。
因此經常在坪嶺這裡玩。
也偶爾跑到山看私人老板開的民窿,當時有一個叫何潤華的,幾次邀他們投資,一起合夥去開民窿采礦。
但是當時他們心思都放在遊玩,根本沒有投資的意識。
何潤華幾年後,在坪嶺礦區賺了幾十萬。
後來跑到康城去開家俱廠。
而潘大章隻有去廣東打工。
假如當時去跟何潤華投資,後來的命運肯定是不一樣的。
此時的潘大章仿佛睡醒了一樣,睜開了眼睛。
此時他看見班車前麵幾排座位,黎村老郭正帶幾個泥水匠坐著。
前世的老郭承包了鐵珊籠鎢礦,所有的基建項目。
他在選礦廠和陽坑山坑區廢石道,用石塊砌了幾十棟的職工宿舍。
同時井下所有的礦鬥砌基也是他負責完成。
某礦領導曾說出內情:老郭每年項目工程款不低於千萬。
老郭十幾年在礦山賺的錢,至少在幾百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