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剛才在跟潘貴公說什麼事?”
潘德東見大章走過來,於是好奇問。
潘大章把潘貴家的事告訴了他。
“唉,怎麼老是這些狗血的事情。”
他把剛才教潘貴的方法說了出來。
溫小芹:“大章哥,你這個法子夠狠。”
此時他們路過月舟村小學後麵的潘貴家門口。
聽見庭院內葉豐英正在問她二兒子潘修輝。
“那個老東西回來了?”
“回來丟下背包就出去了。”
“也不知道死到哪裡去了?死回來乾什麼?明天來親戚也會過得不安寧。你哥在俞督二中讀書,明天是星期天,應該不上課,也不知道回家。”
潘修輝吱唔著說:“哥,哥,在家裡。”
房門呯的被推開,聽見潘修明氣急敗壞的聲音:“以後我都不會回來了。”
“說什麼傻話呢,你不回來,誰寄錢給你讀書,誰給你生活費?大人的事你不要去計較,用心讀好你的書就行了。”
庭院門呯的推開了。
隻見潘修明從庭院大步走了岀來,朝著後麵小巷走去。
葉豐英匆匆推出一輛單車。
“走路去俞督呀,又是晚上,我拿單車馱你去。”
“我不要你送,我再也不願看見你了。”
他抬腳把他母親的單車踢入旁邊的油菜地,背著包快速離開了。
葉豐英懊惱地扶起單車回家。
曬穀場上燈火通明,人頭洶湧,歡聲笑語。
曬場邊有人擺個小攤,賣葵花瓜子、醃酸薑白蘿卜,5分錢一大包。
傳來了放映員的聲音:“各位觀眾,電影馬上就要開始!請大家找好位置坐好。今晚開始,連續五天的電影,都是你們村潘紫久老板捐資放映的,在這裡祝福他財運享通,全家幸福安康!”
曬穀場上有人聽了大聲說:“是他兒子潘大章捐的錢。”
“兒子捐錢,老子得好名聲。”
“人家養的兒子才是有本事。”
潘德東幾人也聽見了電影放映員說的話,都對大章豎大拇指誇讚。
開始先播放一段農業科技方麵的宣傳片。
接著才放電影劇情。
來到角頭廟,看見采茶戲也才剛剛開始。
報幕員開始也說:“今晚的采茶戲,以及連續五天的演出費用,都是潘柴久老板捐資的,我們祝他……”
廟門口張貼著十幾張寫滿捐資者名字的紅紙,潘柴久的名字赫然排在榜首。
字體加大加黑,數額一千元。
其他人有一百,五十的,大部分都是十塊二十塊的。
潘大章幾人正站在廟門口看捐資榜,一個小老頭走了過來。
“這不就是大章和德東兄弟嗎?這兩位妹子是弟媳吧?”
原來是守廟的潘海生。
潘海生雖然年齡大,但是字輩跟潘大章他們是平輩,所以叫他兩人為弟。
潘德東:“海生哥,你怎麼跑來這裡看廟了?”
曆來守廟的老頭應該都是無女無女的孤獨老頭,而他卻有四個兒子。
“德東弟,來這廟裡住,我覺得比在家裡舒服多了。日子也過得更自在,不愁吃住,我願意住在這裡。”
潘海生樂嗬嗬地說。
潘大章:“隻要覺得過得愉快就行,人生苦短,有些事不必過於糾結。”
潘德東此時看見了四叔潘有久。
他走過去把他叫了過來。
“叔,有件事跟你商量一下。”
潘有久看見了大章,也是愣了一下。
謝蘭蘭拉著溫小芹去看采茶戲,正在看木偶戲的潘小章,看見了她們兩人,主動去跟潘海生要了一張木凳子,給溫小芹兩人坐。
“兩位嫂嫂,你們靠前座,才更聽得清楚。”
廟門口的潘海生邀請他們幾人去廟內客廳坐,端出果品招待他們。
“你們兩個都有出息了,有什麼事要跟我商量的?”潘有久認真地問。
潘德東把準備承包沙灘地的事告訴了他。
“四叔,承包這些地是想用他來種薄荷苗的,到時肯定要請一些人乾活,想請四叔來幫我。”
“你想承包多少畝地?”
潘有久這時心裡也活洛開了:就算是承包一百畝地,至少也要請十幾人耕種,他的意思是請我帶人去乾活,或者象以前的生產隊隊長一樣。
可是報酬怎麼算?
潘大章知道四叔此時心內的想法。
他提醒說:“德東哥,你要搞個具體的方案,比如你承包一百畝地,是全部你投資?農藥、化肥,以及薄荷苗種子,這些都是你老板投資?你請四叔去管理,報酬怎麼算?計件還是計時?開始之前就要明確。還有請做工的村民又是怎麼算?”
潘德東:“四叔,我意思就是請你管理,一個月我給你一百塊工資,同時請人做工,按照現在的行情,可以適當提高些。我記得四叔以前不是當過幾年的生產隊長麼?乾這個最合適了。”
潘有久瞬間喜形於色。
“德東,你放心,乾這些農活,我是最拿手的。你現在承包了多少畝?”
他也聽說過河岸沙灘地要承租的事,他還想過承包過來種臍橙呢。
可是經過計算後,因為投資有點大,又有三四年時間沒有收入,也不確定一畝地要多少租金,於是就打消了念頭。
現在聽德東說每月給他開一百塊工資,讓他帶人去種田。
他心裡一百個願意。
當工人一個月工資才五十塊,一百塊豈不是比工人多一倍的工資。
當然,以後請人做工,給做工人的報酬又可以占點小便宜。
還有家裡都有幾個現成的勞動力。
想想都讓人心動……
“四叔,下個星期天才競標,到時候看情況,再怎樣一百畝地還是要承包的,不然的話,乾脆三百畝地都承包下來。”
潘大章:“德東哥,要先有一個預算,一百畝地要投資多少錢,三百畝又要投多少年。都要有預算。四叔這邊勞動力也是一樣,在村裡可以請到多少人?人手不夠的情況下,可不可以去其他村調人手過來?”
潘德東:“大章,提醒得對。種薄荷苗,不僅要化肥,關鍵是還要拉足夠多的農基肥才行,那些沙灘土必須增加足夠多的農肥,才能種出高品質的薄荷苗出來。”
潘有久:“我認識菜院壩兩個養豬場的經理,明天我去找他們,跟他們說好,買他們幾十車豬糞肥回來。還有俞督氮肥廠的銷售經理跟我也是熟人,到時候可以找他批些氮肥,磷肥,鈣肥之類的。”
潘大章笑道:“四叔,麵子還是挺廣的。”
潘有久:“我就是一個種田的,其他的事不懂,但是種田的事還是懂的。”
潘德東:“前麵就是沙灘地,我們要麼現在過去看看。”
他找到謝蘭蘭,說去看沙灘地,問他去不去。
謝蘭蘭也說願意去。
以後這些地承包下來了,她也要經常去管理的。
溫小芹也說去。
一行人便來到河岸沙灘地。
這裡離夏琪村也不算遠。
因為靠近俞督河,陣陣河風吹得身上涼嗖嗖的。
潘大章怕溫小芹感冒,把自己的外套遞給她穿上。
“我又不冷!”她竟不肯接。
俞督河呈半圓形在月舟村前麵穿過,為了阻擋春天河水泛濫時,把村裡稻田淹掉,於是修了一條堤壩。
沙灘地於是分成了兩大塊,一部分在堤壩內,一部分在堤壩外。
堤壩內土質肥沃,不需要施基肥。
但是堤壩外的土質比較貧脊,想要高產,就必須改良土壤。
不管是堤壩內還是外,灌溉水都是一個問題。
修建了水渠,但是多處地方損壞了,必須要修複。
從角頭廟這邊開始走,一直走到壩上組,至少要半個小時以上。
好在堤壩上有一條通行的路。
轉了一大圈,潘大章便同溫小芹告辭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