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shu ,最快更新重生1983年最新章節!
吃過午飯就不想出去了,窩在家裡看看電視也不錯。
隔了一會,有人來拜年。
是公司副總馮凱倫和章澤,兩人都帶著各自的家人,開了一輛紅旗橋車。
潘大章起身去開的院門。
兩輛車一前一後,約好似的。
“我們上午來過一次,見沒人在家。”
“上午我們去外麵逛了一圈。”
溫小芹去盛果品,泡茶招待他們。
幾人都感覺老董家今年有了煙火氣,不再象前二年一樣冷冰冰的。
家庭變故影響人的心情,同時人的情緒也會帶到工作當中。
老董自家裡出了變故後,情緒變化起伏不定,公司領導層都小心翼翼,生怕某處工作中犯了小毛病,被他發現挨一頓訓。
他臉上一絲笑容都沒有,陰沉著臉,誰見誰怕。
當然馮凱倫和章澤也深受其害。
今天一進庭院門,就看見老董笑嗬嗬地在跟孫女溫小芹說話。
心情也不禁舒坦了許多。
主動上前說拜年的話。
“兩位今天天氣好,不去外麵逛逛?”
老董也樂嗬嗬地跟他們打招呼。
馮凱倫老伴帶了一個四五歲的孫女,章澤老婆也帶了一個孫子前來。
前二年他們不敢帶孫輩來董家,生怕刺激到兩老。
但是今年知道老董家有了兩個乾孫,於是就把小孩帶上了。
“叫董爺爺、董奶奶,新年好,恭喜發財!”
兩女人逗著小孩叫人。
黃憐香笑嗬嗬:“快點叫哦,董爺爺和董奶奶要發紅包了。”
“董爺爺、董奶奶,新年好,恭喜發財!”
兩小孩都奶聲奶氣地說。
黃憐香笑吟吟地發了紅包給他們。
兩個女人也要給溫小芹和潘大章兩人發壓歲錢,兩人看上去也才十六七歲,沒有參加工作,是該享受大人紅包的年齡。
可是溫小芹說什麼都不肯接。
“奶奶,不用,我們兩個現在都賺錢了,不需要拿大人的紅包了。”
董憐香勸道:“既然兩個奶奶給了就收下吧,畢竟你們兩人年齡是不大。”
溫小芹隻好收下。
她忙碌招呼眾人。
這時庭院外又來了一輛車。
潘大章去打開門。
齊穀南親自開車,副駕上坐著一個年青女子。
“齊總新年好,新年發大財!給你拜年!”
潘大章嗬嗬笑著說:“紅包拿來。”
齊穀南:“小潘,你都已經是大老板,大名人了,還好意思跟我要紅包?”
“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是不是要給紅包?”
他讓齊穀南把車停到庭園靠牆位置。
馮凱倫和章澤對齊穀南也是認識的,幾人都相互寒暄。
但他今天來是想跟潘大章討論關於明天簽協議事情的。
跟老董幾位老總在一起閒聊十幾分鐘後,他對潘大章說:“小潘,我跟你私下聊點事情。”
潘大章:“那我們去二樓書房聊吧。”
他把齊穀南帶到二樓書房。
馮凱倫和章澤都有點蒙圈。
這齊總有什麼事需要跟一個中學生單獨會談?
稀土勘探公司老總跟鎢業公司是同屬有色係統,兩人有事情商量,算是比較正常。
但是跟潘大章有什麼事情聊的呢?
二樓書房也夠寬敞了。
“齊總,你跟香港隆昌公司約定的稀土出售價格沒有簽合同吧?”
黃樂安代表的是隆昌公司的利益,當然希望產品價格越低越好。
“沒有簽,當時隻是說了一個大概價。因為稀士礦有幾十種,每一種價格都是不一樣的。”
“每噸三萬的價格,相比外國三萬美元的價,已經低得離譜了。所以我認為價格至少要提高三四倍才行。”
齊穀南沉思說:“銷售價到時候當然可以再談,不過,就算是三萬元一噸的價格,利潤空間也相當不錯了。再加上提煉稀土的技術含量也並不是很高,我怕到時候,有無數人去加工提煉這些稀土礦,假如我們把價格提得太高,他們轉而去收購其他人的產品。那樣我們新開的稀土礦就會陷入產品涉銷,難以為繼的地步。”
確實存在一種同行之間內卷的問題。
經過前世的潘大章也知道,八十年代未,岡州這片土地上,稀土礦開采開始了無序的開采。
隨意鏟幾鬥車礦土去提煉都可以賺幾千塊財富,利潤如開動一台印鈔機,誰都想瘋狂地去掘取。
但是現在是起步階段,定價低了,會造成不好的示範作用。
兩人正在閒聊,溫小芹又跑上來告訴他:“那個黃老板也過來了。”
黃樂安也來了,有些事就沒法聊了。
不過也好,有些事可以先敲定,明天簽協議也就不用議論半天了。
潘大章下去客廳。
老董幾個人還在聊天閒談。
幾個女人帶著小孩在庭院內嬉笑。
鄭虹和她父母以及妹妹也來了。
外麵天氣暖和。
整個小院給溫小芹打掃得乾乾淨淨。
溫小芹和鄭虹,還有跟齊穀南帶來的柳如波一起在廚房煎烤黃元米果。
黃樂安帶著他秘書開車進了庭院。
“黃總新年好,恭喜發財!”潘大章笑嘻嘻把兩人迎進門。
溫小芹把楊娜叫了過去。
黃樂安跟董衛東幾人熱情打招呼,把帶來禮物遞到潘大章手裡。
“黃總客氣了,買什麼禮物。”
“我們去二樓書房聊吧,齊總也在。”
黃樂安一愣,隨即也釋然了。
兩人來到書房,齊穀南笑著迎接:“黃總好,想不到我們在董總這裡又見麵了。”
黃樂安:“想去拜訪齊總,又不知道齊總住處,所以就找到小潘這裡來了。”
這時溫小芹走了上來。
“黃元米果和糍粑都蒸熟了,你們是喜歡吃甜的還是堿的?”
“搞點糖和鹽就行。”
溫小芹把兩樣美食端了上來,白糖和鹽都分彆拿了一些。
“兩位老總,今晚留下來吃晚飯吧?”
潘大章也勸說:“齊總、黃總,今晚在我家吃晚飯,我家小芹芹廚藝不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