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司點頭:“好,那麼我們來做今天的第二題吧。”
小絨毛:“等一下,你還沒說上一題我答對沒有。”
祭司:“你認為,如果你答對了,我會出第二題嗎?”
小絨毛:……不,等等,你這老頭為什麼一定要讓我自己判斷?我要是臉皮厚一點直接說自己對,難道你會認嗎?
正當小絨毛想試一試時,祭司已經說出了第二題,讓小絨毛扼腕自己錯過了機會。
小絨毛:下一題一定要試試,哪怕交白卷我也要試試說自己滿分。
第二題的內容是:“假設狩獵隊今天獵到了一隻成年長頸獸,由你來負責切割分配給全部落,你會如何分配。”
小絨毛先沒管自己有沒有能力做這道題,它的第一反應是:好極啦,是開放題,怎麼都能把空填滿,不會交白卷。隻要我答得足夠多,就一定能撞上給分點。
小絨毛:滿分預定。
給自己內定之後,小絨毛開始分析題目:這道題祭司是肯定沒有標準答案噠,因為這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小絨毛:雖然不知道長頸獸長什麼樣、與長頸鹿有沒有親戚關係,但既然一隻能分給全部落,就肯定是大型野獸。
小絨毛:王調說過,每一場大型狩獵後,參與狩獵的隊員以及祭司一定是分到最大且最好吃的那一部分。如果狩獵過程中有隊員死亡,那麼死者那一份會分給其同住者——一般就是其孩子。
小絨毛:在保證了狩獵者和祭司取走了能吃到撐的份額之後,才輪到其他人分。
小絨毛:在“其他人”中,孩子和孕婦先分,然後是其他狩獵小隊——包括養傷十天之內暫時不能狩獵的傷者——以及祭司的學生們,接著是沒能力加入狩獵隊的、日常隻能做采集工作的健康成年弱者,最後是殘疾者。
小絨毛:有時殘疾者隻能分到骨頭,或者乾脆什麼也分不到。至於我這樣的“野獸”,是任何時候都肯定不能從部落分到東西的,隻能指望其他人把他們的份額施舍我一點。
小絨毛:對獸人們而言,殘是比死更可怕的一件事情。獸人恢複能力強大,一般被咬掉肉、骨折、腸子流出來等,養一段時間——通常不超過十天——便能痊愈。
小絨毛:這些傷是在為部落狩獵中造成的,所以部落也會保證他們養傷期間的食物。可一旦傷到無法治愈的、養十天依然無法恢複戰鬥力的程度,比如失去了一條腿、兩隻眼都瞎掉,那麼,他們就會被放棄。
小絨毛:部落在做出放棄決定時不是不遺憾、不是不痛苦,但有限的食物必須優先供給健康的、更有戰力或更有發展潛力的成員。
小絨毛:最關鍵的是,連被放棄者自己也認為自己被放棄得對。他們寧可自己被乾淨利落地放棄,也不願意成為部落的拖累。他們願意在榮耀中死去,不願意成為部落的恥辱。
小絨毛照著王調告訴它的記憶回答完祭司給出的題目,然後說:“我覺得我有治療的能力。我能讓傷好得更快,並避免部分殘疾的出現。”
周圍的學生們麵露鄙視,明顯是覺得小絨毛吹牛,但祭司神情淡定,他說:“你需要證明這個。如果你能證明,本部落便必然有你的位置。”
小絨毛:“每次治療需要支付我治療費。”
祭司:“隻要你能治好,這些都好說。”
小絨毛:“每一具屍體都含有能量嗎?祭司的儀式能讓屍體快速成為能量,而如果沒有祭司舉行儀式,那些屍體變能量的方法就隻有屍體腐爛,或者被其他生物吃掉、消化?”
祭司:“可以這麼說。”
小絨毛:“獸人進食是需求食物裡的營養還是能量?”
祭司這回頓了一下後才回答:“我也不知道。我隻知道食物非常重要。是生存的核心。”
小絨毛:也許也可以成為我此次交易能量的核心。
小絨毛:“我覺得我剛剛那個分食物的回答及格啦,所以我現在是你的學生了嗎?”
祭司:“等你把今天的第題答完了,我再告訴你。”
小絨毛:老頭,貓勸你坦白點。
在出第題之前,祭司讓小絨毛跟著自己走出了他的房子,然後往一個方向慢悠悠地走去。
祭司的學生們有兩個繼續留在祭司的房子裡,其他個則略隔著一段距離地跟著祭司和貓。
路上,祭司對小絨毛說:“今天早上的調似乎格外乾淨。”
小絨毛:“對呀,昨天他有好好洗過。”
說完之後,小絨毛察覺不對,問:“你早上見過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