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理解
有些人說, 人類在適應環境的變化中,基因本就會不斷變化,現在隻不過是變化速度更快了一些而已。
有些人說, 人類現在還能維持人形隻是暫時的, 甚至連變為人魚形態都算不上大事,未來某一天,人類一定會異化成為深海生物那般的稀奇古怪。
證據是,以人魚的繁殖能力,如果它們沒有基因缺陷,為什麼會長期隻是傳說?為什麼很多有關人魚的傳說都帶著詭異、嗜血的橋段?
有些人組成了獵殺人魚的團體,想要阻斷人魚對人類基因的汙染。
有些人把其他動物也拉入進人魚的基金融合範疇, 試圖以人魚為跳板在人類基因中加入更多強力片段,讓人類擁有豹的速度、熊的力量等。
整個社會圍繞著人魚、生育、生存,充斥著混亂。
束謝柏的殼子就是在這樣混亂的時代中出生的。
和所有同齡人一樣, 束謝柏殼子帶著人魚基因。
在部分老派人士眼中,這些由人魚生出來的人形東西,天生就是怪物, 是人類向怪物投誠的罪證。
新一代的孩子對這種想法憤怒又惶惑。
這些孩子從沒有資格決定自己是否出生,也沒有能力決定自己攜帶的基因。
他們從出生的那一天起,便被動地承擔著“終於有新生兒了”的喜悅,和“他們還算人嗎?”的質疑。
他們無權選擇, 卻必須承擔所有後果。
幸好,這些孩子有許許多多的同伴, 所以即使被部分長輩敵視、審視、蔑視, 他們也能相互打氣、跌跌撞撞地成長。
直至漸漸地在社會上喊出一些聲音:“老東西,你們過時了。”
有的老東西驚恐:“這是怪物開始了對我們的吞噬。”
有的同樣年齡偏大但覺得人魚孩子很好的人覺得那些固執派確實過時了、該被淘汰了:“你們不想要孩子是你們的事。我們想要、能養,你們也管不著。”
束謝柏殼子普通地出生、普通地長大, 然後普通地產生了一個很多同齡人都產生過的好奇:我的人魚媽媽是誰?
按照此情緒場的現行規則,人魚隻是生育工具,人形孩子被生出後,是由其人類血親撫養。
有的人感情細膩,使用了工具人魚後會買下它,將它養在家裡、當作長久工具。
但更多的人是隻在需要生孩子時才臨時租一條人魚,確定其懷了自己的人形孩子後,養它整個孕期,等人魚生下人形孩子後,便將它送回出租店,隻留下孩子。
——如果檢測發現懷的是人魚形態的孩子,那麼便立即將其退回出租店,換一條租。
哦,對了,這裡還有一個有關人魚的小驚喜。就是人魚不分雌雄,都能生育,且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與人魚發生關係後,懷孕的都肯定是人魚。
人魚沒有能力讓人類女人懷孕,人類女人可以讓人魚懷孕。
靠著人魚,人類在生育方麵終於實現了男女平等,女性再也不用擔心因為懷孕或可能懷孕而失業了。
束謝柏殼子的人類血親是女性,她叫她“媽媽”。不過按照習慣,由人魚生出的人形孩子管生他們的人魚也叫“人魚媽媽”。
放心,兩個“媽媽”不會混,因為“人魚媽媽”是個固定詞組,隻叫“媽媽”指的肯定是人類,要指代人魚則必須完整說“人魚媽媽”四個字。
束謝柏殼子的人類媽媽在決定要孩子時很隨意,她當時其實更多地是對人魚感到好奇。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她租了人魚,使其懷孕,然後在與懷孕魚天天相處的幾個月中迅速膩了這條魚,所以孩子一出生,她就退租。連帶的,她還想把孩子當贈品一起交給租人魚店。
當然,店家不會收。這類店從來隻收人魚,人形人類不屬於他們的負責範圍。
不過店家也習慣了客人出現這種想法,隻按流程回複說:“不想親自養就送寄宿學校去。反正未成年的學費、生活費全免。”
由於之前連續數年一個新生兒都沒有,再加上胡亂試驗造成的巨大傷害,及由此導致的嚴重衝突、人口銳減,所以對於人魚生出的新人類,即使有人非常排斥,但政府福利很到位,縱容出了無數管生不管養的父母。
其實在部分意義上,對懷孕人魚的福利也很到位。
在人魚懷孕之前,租人魚需要支付租金,但隻要確認人魚懷了人形胎兒,則在其整個懷孕期間便基本不再需要胎兒的人類血親為懷孕人魚支付任何費用,全由政府承擔。
胎兒的人類血親在這期間唯一需要支付的是“陪伴”。
因為研究顯示,如果沒有人類血親陪伴,則人魚腹中的人形孩子有很大的概率激活體內的人魚基因、退化成人魚。
如果人類血親不肯履行陪伴責任,或每日的陪伴時間沒有達到底線標準,則其就需要支付人魚的懷孕費——支付給由政府統一管理的人魚出租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