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直覺你懂(2 / 2)

明初第一太子妃 陳與橘 7250 字 10個月前

他的態度很堅決,到底人在屋簷之下,常樂識趣地讓開了門。

朱標沉默地飲了杯薄荷檸檬水,混沌的腦子稍稍清醒,很自然道,“來玩把牌?”

常樂拎著水壺的手猝不及防抖了三抖,玩牌什麼的,他怎麼知道?!

朱標:“倘若我贏,樂兒替我解個疑惑?”

常樂:“......什麼?”

朱標盯著她,沉聲道,“定都。”

常樂:“......為何問我?”

他身邊多得是有識之士,為何問她一介後宅女眷?

朱標篤定道,“直覺,直覺你懂。”

直覺你回答了,定是為百姓所想,而非為君為官謀私。

常樂指腹摩挲瓷碗邊沿,既震驚於他的直覺,又不得不考慮現實,定都二字牽扯太廣了。

朱元璋是個鄉土情節極深的人,史書記載,他曾有過定都臨濠的幼稚想法。

可臨濠不過是鳳陽下麵一個小城而已,一來華北平原,易攻難守,但凡周圍發生叛亂,帝都城防根本沒法承受敵人的衝擊,二來經濟落後,三來人口稀少......

總而言之,哪哪都不適合作為帝都。

可朱元璋明明知道了不妥,他還是堅持定臨濠為中都,妄圖與應天、汴梁並駕齊驅。

帝王任性,為達一己私欲,勞民傷財。

前些日子,朱標親自踏足祖籍所在之地,想必是有所悟。

常樂卻是不想摻和,主要朱元璋那性格,真不是好相與的。

他要知道有牝雞司晨前嫌的未來兒媳,跟他兒子瞎逼逼,常樂就洗乾淨脖子等著吧。

朱標歎息了聲,“我自幼長於應天,懂事後,身邊婢仆如雲,不該懂,確也不懂百姓疾苦,。”

常樂抬眸看他,不明白他突然的感慨是什麼意思。

朱標:“以實踐課之名,體百姓疾苦之法,我想不出來。”

如果他將其列於國子學課程表,他爹定會有所懷疑,繼而會查到是出自誰之手。

常樂一怔,朱標無法與平民百姓感同身受,那常遇春嬌養長大的嫡女難道就能麼?

朱標:“樂兒,但可放心。”

常樂垂眸良久,他所說的放心,放心他能保護她,也放心他將來還願意保護她麼?

夕陽已藏身於山後,夜幕降臨,沉默在兩人間無邊蔓延。

常樂終還是道,“臨濠不適合立為中都,更沒必要修建豪華皇宮。”

史書記載,朱元璋在洪武二年召天下能工巧匠至臨濠修建宮室,至洪武八年四月下詔停止營建計劃,那曆時數年之功的城池,最終不過是堆爛尾樓。

於國於民非但無利,不過徒增百姓苦難而已。

朱標深以為然,他親眼所見之臨濠,的確沒有必要投入過多的人力物力。

“那應天和汴梁,或者還有彆的穩妥之處?”

他爹現如今的想法是立應天作南京,汴梁作北京,兩都共治。

話已至此,常樂也必要再藏著掩著,“最合適的乃元大都。”

也就是後世的首都北京。

史書記載,明成祖朱棣,也就是朱標的四弟,靖難之役後登基為帝,曆經數年遷都北平。

朱棣遷都雖有其私心,因他封燕王時駐地北平,北平可以說是他的大本營,但北平卻也是經過曆史驗證的都城,於軍事,於政治皆是最佳之處。

朱標若有所思,元大都目前還不是朱家勢力範圍的土地,而他爹已是登基在即......

看來應天勢必是要作為臨時都城南京,至於臨濠、汴梁,他得儘快打消他爹的想法。

該解答的疑惑已解,常樂瞅眼陷入沉思的少年,道,“世子可否幫我個忙?”

朱標抬眸:“當然,你說。”

常樂:“我家舅舅藍玉,您也熟識,他年二十,已到成婚之齡。”

朱標微訝,“樂兒的意思是?”

常樂:“因我之故,舅舅與文玉姐姐熟識,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願能與之共結連理。”

史書記載,朱元璋登基後封朱文玉為福成公主,同時授其夫王克恭。

或許她沒有出現的曆史裡,藍玉和朱文玉並無相交,又或許是皇命難違......

無論如何,她現在是常樂,自幼相伴的舅舅,唯她命是從的舅舅,他既已動心,文玉姐姐對他同樣頗有好感,那她得助他們一臂之力。

這樁婚事,按理來說應當不難。

前提常樂還是朱元璋肯定的未來兒媳。

朱文玉的親哥朱文正沒有同史書裡的那般遭受圈禁,是朱元璋信任的得力乾將。

朱元璋想必是樂見其成的,他的好大兒朱標與侄子,極具軍事天分的侄子通過姻親關係更加深入的綁定。

但是為防萬一,萬一朱元璋對她已有所不滿......

常樂希望朱標看在她乖乖配合的態度,能助藍玉和朱文玉二人能得償所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