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東風壓倒西風(2 / 2)

花滑之冰上尖刀 翎小鳶 71796 字 2024-03-28

最後,此次成為冬青奧會的五位大使,也以VCR的形式出現在了大屏幕上。

其中,作為擔任因斯布魯克2012冬青奧會花樣滑冰大使的體壇明星——允在貞,也再次引起現場觀眾的熱情歡呼,顯然這位名將在冰迷的心中有多大的分量。

“感謝國際奧委會邀請我成為冬青奧會的花樣滑冰大使……”允在貞說話既溫柔又充滿著力量,她用英語微笑道:“……當你站上奧運賽場,肯定會超乎想象的緊張,不要被它所打敗,你需要做的是集中注意力,相信自己的艱苦訓練一定會取得成果,心裡隻想著你自己的表現,而不是競爭對手或者其它壓力。這是你的舞台,享受比賽吧!”

司空夏仰頭看著,忽然覺得好神奇,雖然這位奧運冠軍已經處在休賽狀態,但她的話語依然能激勵每一位運動員,甚至能感染全場的觀眾。

五位大使的VCR播完完畢後,由國際奧委會的人員宣布第一屆冬青奧會正式開始,煙花接連綻放,現場頓時陷入一片熱烈的氣氛當中,奧運五環標誌在黑夜中閃閃發光,連寒風都沒那麼陰冷了。

另外,開幕儀式結束後,在各國代表團排著隊回到後台時,司空夏也與昔日青年組的對手打招呼,還遠遠的看到了弗勒爾代表團——倒也見到了溫妮莎俄。

她就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那樣,抬手朝她揮了揮,笑容純粹。

怎麼說呢,司空夏承認她不是什麼光風霽月之人。

但時隔許久再次見麵,心緒也沒想象中的會泛起陣陣波瀾,隻憋著一股莫名其妙的勁。

這種“勁”會調動著全身的積極性,隻等時機到了一股腦爆發出來。

但不是現在.

盛大的開幕儀式結束後,最終版本的行程表也被貼到了官網上。

花樣滑冰一共有兩種賽程,一個是個人賽,一個是跨國混合團體賽。

個人賽之前就清楚了規則,無論當下是什麼組彆都按照青年組的標準進行,除了短節目沒有規定跳躍,其他一致。

對於司空夏來說,自由滑被縮短了賽時是個非常利好的消息。

至於跨國混合團體賽,則是個新鮮的賽製。

這個賽製大概是從團體賽得來的靈感。

團體賽的賽規,本來是本國的選手派出男女單人滑一名、一組雙人滑、一組冰舞選手作為參賽。

但在這裡,則變成了跨國的混合團體賽,到時候會按照四項的個人賽的成績,被分為十二支隊伍,隊伍裡麵都是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的選手。

最終,四個項目的成績相加決出名次(不同名次不同積分),以最高積分決戰出到冠亞季,獲得名次,都會記錄進成員國的獎牌榜內。

除了變著花樣來玩的競技項目種類,中間還推出了一個人文教育活動,非常新穎。

將會隨意邀請運動員來學習和體驗奧林匹克的價值觀,聽說具體活動是登上雪上,來個“感悟大山”的活動。

就這樣,時間來到了十五號的早上。

國家隊所有參賽選手集中在會議大廳內,確認每位選手的項目以及分配的帶隊教練,兩位領隊分彆負責體育館、滑雪場的兩個賽區。

司空夏確認完自己行程後,也翻開了後一頁,查看女子單人滑的出場順序情況。

冬青奧會共有十三個國家參加,按照每個國家三個名額的賽規,此次女單確認參賽的選手共有三十六名,分為六組。

短節目按照現有積分排序組彆,然後抽簽選擇出場順序。自由滑按照短節目成績分組,抽簽選擇出場順序。

第五組的選手有:中烏結花、露西妮、三樹美佳、溫妮莎俄、汪茜等六位。

最後一組的選手有:司空夏、雪麗、梶本沙織、貝基、莊慧月等六位。

從這個公布的名單來看,大部分都是以前熟悉的青年組對手。

一年後升組與未升組的曾經對手站在同一個競技場內,彼時大家身上的頭銜、獲得成就卻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差距,這一點大概就是競技賽場特有的殘酷吧。

晚上七點,抽簽儀式結束後,女單非公式合樂正式開始。

司空夏之前就已經和霍伯特老師商量刪減節目的編排,那幾天也在練習自由滑的合樂,短節目基本無變化,所以編排也按往常來。

而她在抽簽儀式上發揮穩定,抽到最後一位出場,這會短節目合樂順利的告一段落,還剩下兩三分鐘,繃著的精神也漸漸鬆弛下來。

此時,她就意外看到雪麗正慢慢朝她滑過來,好像有話說的樣子。

“嘿……呃,你注意一點?”

平時大家在賽前都不會怎麼說話,畢竟是競爭關係。

所以司空夏聽到這句話後,當下幾乎是敏銳的又下意識的說道:“是讓我注意溫妮莎俄?”

“呃?”雪麗被這那麼直白的話卡了一下,一笑後隨即放下了心裡小小的猶豫,聳肩道:“是啊,你知道的,我和她是同一個俱樂部,但最近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她的心態、心情都不怎麼好。”

“她怎麼了?”司空夏隻知道她兩場分站賽的排名不怎麼好,隻能維持在前十五名這樣。

“本來這次冬青奧會教練就不建議她來……”

溫妮莎俄的膝蓋問題在青年組就有發生,升組後還愈發嚴重,影響到了狀態。

兩場分站賽後,眼看排名都掉到三四線去了,俱樂部便建議她去做個修複手術,修養半個賽季,下賽季再重新出發。

但她不願意,說是怕自己做了手術後,反而像是黛布拉一樣被後遺症所困擾,那可能連三線的成績都維持不住。

而且冬青奧會她是執意一定要去,打了封閉堅持參加了名額大戰,非常驚險的才撈到一個名額。

“再加上廣告代言方麵也沒有新增,經濟上可能不太好,她之前抱怨過下一年的學費可能沒有讚助商的幫忙去支付,而且就算和冰協申請,也不會有特彆大額的補貼,就導致整個人有些焦慮。”

其實雪麗覺得溫妮莎俄目前還算正常,隻是有一點想法上、性格上拗不過彎而已。

在她們俱樂部,選手因壓力過高發泄焦慮,一般有自我傷害型,比如穿著冰鞋跺冰搞破壞、以頭撞冰、手砸擋板。

還有自我調節型,比如一邊哭一邊練、自言自語安慰,或者乾脆是用惡毒的話罵自己。

這些都是情緒稍微上頭一點,司空見慣的普通情況了。

畢竟你無法得知在一個高壓、競爭的環境裡,運動員得承受多大的壓力。

有時候過激的時候,是那種看到空曠的露台,內心都像是有個惡魔在耳邊呢喃說,跳下去一了百了的程度。

就算是擁有堅定的心智,對抗經驗豐富,也很容易陷入風光兩個賽季後沉湖的焦慮。

——這對弗勒爾選手的新舊替換,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而剩餘那些熬得過去的選手,升組後一飛衝天,繼續持續性與世界對手對抗,在你追我趕之中,如果心態一崩,抑鬱症能分分鐘衝上門來,把你從雲端拉到地獄。

到時候,整個職業生涯就能徹底被毀滅。

所以,對比下來,雪麗覺得溫妮莎俄的情緒算是正常範圍內。

隻是偶爾會感覺到她因為被傷困擾——生出了一種如果沒有傷病會更進一步,結果被困住的不滿。

“總而言之,我以為你們是朋友來著……”

雪麗本不想生事,但想起溫妮莎俄曾經做過的事情,再加上心態不怎麼地,不知道她打封閉也要強硬參賽的動機在哪裡。

這思來想去,想著她和司空認識那麼久,也很喜歡她的為人,便才決定出言提醒。

“……可能也不好說,反正,加油吧!”

司空夏還沒來得及說謝謝,就聽到廣播響起:“女單最後一組非公式合樂已經結束,請運動員們有秩序下場。”

然後雪麗就和她一擊掌,乾脆利落的準備下冰。

——好吧,我曾經也以為我們是朋友來著。

司空夏拿著冰刀套慢吞吞準備下場,還在回想剛剛的那番話。

既然溫妮莎俄覺得如果沒有傷病,她就能更進一步。

那是不是就代表著,冬運會的意外受傷,讓她覺得兩人的身體、狀態水平,終於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了?

司空夏望天,譚綺美那種賽後亢奮的異常,倒是真的不至於看她受傷就高興。

但開幕儀式上,溫妮莎俄隔著那麼老遠也要給她一個看似純粹的笑容,或者,她是真的打算親眼來看她笑話的.

經由雪麗提醒後,司空夏就有些神經過敏。

吃的喝的都非常注意,是喝熱水都寧願在酒店燒好,再用礦泉水兌著喝那種。

要知道,場館內的熱水器可不是桶裝水的那種,而是固定在牆上的一個整體直飲水設備。

同時也更加細心的檢查自己的冰鞋服裝,就怕出什麼事。

對她這種突然神經兮兮的行為,倒沒人說她,反而領隊還稱讚她一小姑娘就是細心,要是青年組那批小男單也那麼細心就好了。

很快,十六號的第一個金牌日、第一場賽事由花樣滑冰打響,雙人滑、冰舞各自貢獻出了一場精彩的賽事,下午一點,備受矚目的女單短節目也登時開賽。

賽場上,能容納上萬人數的觀眾席已座無虛席,氣氛非常熱烈,各國的應援海報與國旗飄蕩一片。

而場外,因第一屆冬青奧會,各國購買轉播權也很是積極,看直播的冰迷們都不追求畫質是不是清晰,信號不要動不動就斷掉就行。

“觀眾朋友們晚上好,現在為您直播的是2012年冬青奧會、女單短節目現場!我是主持人廖子琳。”

“我是主持人林元龍!現在十五分鐘的清冰時間剛過,第五組的選手已經準備上場六練……”

熟悉到極點隻聽聲音都知道的兩位主持人循例開場,從他們從容的講解賽事中,可以聽出做了許多準備。

畢竟冬青奧會都是些年輕的選手,可能也有沒多少戰績的存在,那他們要做到從所在俱樂部、師從何處,又與誰是隊友林林總總如數家珍,估計是下了很大的功夫。

此時此刻,司空夏正在熱身區做準備。

每兩個小時服用一次的止痛藥,很好的控住了腳踝的麻痛,不讓弱點暴露在對手們的眼前。

她的神情和狀態太有迷惑性了,該乾嘛就乾嘛,平穩到不行。

彆人會想著她在冬運會也隻是摔了一跤,按理來說可能是個挫傷,所以也沒有多少人存著可以“撿漏”的心思。

更何況,昔日或當下老對手們都知道她的爆發力有多強。

以前的短節目還算是弱項,現在,她大獎賽總決賽上都突破了70分大關,那可望不可即的分麵,她們還是老老實實按班就部的努力吧。

司空夏本想看溫妮莎俄除了看她笑話還會做什麼。

但警惕了半天,才驀然發現,兩個組彆不同、賽程不同的話,選手壓根都遇不到一塊。

想一想,她本人在非公式合樂的時候,溫妮莎俄的組彆已經下場離開了。

現在熱身時間一過,她準備前往等候區候場,第五組賽事已經結束,選手就要從幕布圍起來的另一個出口走了。

就……就讓人覺得警惕的很無用功啊。第144章我超強 中央大屏幕彈出第六組出場順序,瞬間讓本就熱烈的氣氛頓時如熱浪轟然而升——

“好的!現在是女單短節目最後一組選手出場!”

“我們來看一下出場名單,我國選手莊慧月將在第一位出場,而司空夏選手則是最後一位。”

“對,說起剛剛完成短節目的汪茜選手,目前暫列第五,表現也是相當不錯。”

“是的呢,她今年也開始全麵參加國際大賽,表現的可圈可點。”

這汪茜這次發揮有些緊張,可能是被大賽的陣仗所懾吧,狀態不如之前,相對預測的排名來說,實際的排名有些落後。

但冬青奧會的陣仗的確比較大,在選手沒有參加過總決賽、世青賽的情況下,心態沒放穩可以理解。

緊張的六練過後,莊慧月身為第一位出場的選手,情緒依舊積極且平穩,一看就讓人很放心的樣子。

“加油!”司空夏下冰前給好友打氣,然後回到等候區查看實時回傳大屏幕。

莊慧月的大賽經驗非常充分,加之天生對抗性強,在賽場上,她全程表情淡定自如,肢體到指尖都是柔軟舒展,每個技術動作都比較流暢,可以明確看得出抗衡力絕佳。

她最大的優勢應該是表演沒有費力的感覺,整體較為輕盈。

最後,她以平穩的發揮,短節目獲得53.8分,目前暫列第一。

“53.8分!非常穩定的得分。”

“是的,莊慧月選手本賽季的得分基本維持在這之上,很少出現大的波動,看在各方麵的水平都開始穩定了。”

“那我們來看第二位選手出場,來自弗勒爾的克裡斯汀·貝基。”

克裡斯汀·貝基是弗勒爾比較關注的儲備選手,隻不過因為同期對手太過突出,所以光環沒那麼耀眼。

她在上賽季的實力還劃分在爭台組內,與初出茅廬的司空夏是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關係。

雖說同期有點變態,但她本身實力也不容小覷,世青賽排名第四,一直都是不遠不近的墜在三小巨頭的身後。

她以出色的體能、人稱小陀螺的完美旋轉、節目後半段壓夾心跳的難度,也一度被媒體寄予厚望,與雪麗並稱為雙姐妹花,冠為弗勒爾未來之雙星。

本賽季,隨著三小巨頭升組,她也以穩固的實力提升為爭金組的選手之一,如今倒是和莊慧月形成你爭我趕的老對手關係。

這不,今年青年組的大獎賽總決賽冠軍,就是被她拿下,而莊慧月則落後了幾分獲得亞軍。

如今,同俱樂部的隊友雪麗已經拿下一枚成年組分站賽金牌,貝基也站上了青年組大獎賽總決賽最高領獎台。

如此有著強勁競爭力的儲備選手,隻等明年升組殺入世界賽場,看看現有的排名格局會不會又一次被打破。

“這旋轉真的絕了。”司空夏看著實時回傳屏幕,不由感歎出聲。

貝基這個躬身轉全程不減速,柔韌度驚人,還有多種提級姿態層層渲染,簡直美到極致。

說她是小陀螺真沒說錯,這也妥妥是她的個人標誌之一。

最終,貝基以完美發揮拿下58.9分,暫列第一!

這也是刷新了個人賽季最高分。

看完這兩位比賽司空夏就沒怎麼關注了,而她也和重新回到候場區的教練說了兩句話。

陸雲蔚關心了一句繃帶有沒有影響腳踝的感覺,要不要調整或者取下來。

司空夏就搖搖頭說不用。

為了讓腳踝有更好的支撐力,湯醫生就給她裹了一圈,還在裡麵貼了藥膏來著,起初是有點異樣,但活動開後就習慣了。

如此斷斷續續的說話做著賽前準備,梶本沙織也蹬冰入場。

梶本沙織的入場就像是水滴在了油鍋,現場氣氛那叫一個熱情四濺,有種主菜終於呈上來的感覺。

她從青年組開始,就一直作為千京新生代領軍人物,一直受到各方媒體的密切關注。

不過自升組以來,老對手們不是拿到分站賽金牌,就是總決賽銅牌,她反而逐漸成為三小巨頭較為落後的一位,暫時還沒有被賦予任何代表強悍實力的頭銜。

即便她努力攻克了高級三三,保持了難度銜接的優勢,競爭力也劇增,但競技場上總有比她更勝一籌、進步更快的存在。

過去的兩場分站賽第二、第三名次,代表她的實力隻能被劃分到爭台組的行列中。

再看兩位老對手,已經初步具備爭金組的條件範圍了——大獎賽總決賽排名已經很好說明了這一點。

若是差距還要繼續被拉開的話,說不定,三小巨頭這個名詞的意義,也將成為過去。

無論怎麼樣,梶本沙織依舊有著強勁的承壓能力,大心臟豈是浪得虛名,以絲滑的表演結束了短節目比賽。

廖子琳誇獎道:“一如既往的發揮穩定,梶本沙織的選手已經和滑曲融合的很好了呢。”

“是的,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短節目得分——67分!目前暫列第一,恭喜她確保拿到了一枚小獎牌!”

此時,司空夏快步走到外間等候區,前頭雪麗蹬冰上場,現場觀眾的歡呼掌聲衝擊著耳膜,承壓能力稍弱的話,足以讓人生出膽顫之心。

但對習慣魔鬼賽程的她們來說,已經很是熟悉這種氣氛了,一點都晃動不了內心。

另一邊,雪麗迅速繞場兩圈熟悉場地。

沃爾主教練道:“冰麵情況怎麼樣?”

“還行。”

知道有露西妮冰麵就好不到哪裡去,冰槽和滑行位置重合的比較多,呈現出熟悉的糟糕情況過來。

主教練便幽默道:“也算走運,冰槽不用被摧殘第二遍。”

雪麗忍不住一笑,對,還好司空夏抽到最後一位上場,不然冰麵還能更可憐一點。

這般不厚道的“取笑”過後,雪麗一推擋板後滑,滑行到冰麵中央。

在那抒情柔美的小提琴音色中,拉開了這場美麗演繹。

無需質疑,雪麗也是本次奪冠大熱門選手之一。

她一向穩定發揮出高超的難度編排,特彆是開場就能驚豔全場的阿克塞爾三周跳,若不是同期競爭也強,恐怕她身上的頭銜會更多一點。

但即使是這樣,她也沒動過什麼念頭。

就算她從新生代選手第一人,變成屢屢處於下風的境地,也隻是默默增加了訓練時間,一點一滴的努力著。

大概她非常清楚,不管怎麼樣,維持高難度配置不易,可沒有表麵那麼輕鬆,想要追上,除了更努力就沒彆的方法。

隨著她以收拍姿態擺出結束動作,廖子琳頓時讚歎道:“漂亮!”

“渾然一體的高質量演繹,雪麗選手總能給我們帶來驚喜。”

“是的,她的風格從來大氣成熟,到了賽季的末期,更是驚豔純熟,與滑曲融合的非常好。”

“好的,那我們來看一下她的短節目得分……”

“來自弗勒爾的奧古斯塔斯·雪麗選手,短節目得分為……70.2,目前暫列第一。”

分數一出,現場觀眾頓時驚喜連連,歡呼尖叫聲充滿了整個場館!

又一名突破70分大關的選手出現了!

雪麗展現了弗勒爾選手一貫的強勢,典型的不聲不響,就能完成一樁樁的難度挑戰,韌性十足。

說真的,她不像其他選手有跌宕起伏之勢。

也有可能因為起步就特彆猛的原因,升組後就算保持了競爭力也顯得沒那麼有衝擊,大家都隻會覺得這是應該有的表現。

就算是之前首秀站上領獎台,也沒有司空夏等選手給人的驚喜大。

直到她壓下名將瑪麗亞拿到第一枚金牌,才讓世界泛起了整整波瀾。

如今,她成為了又一位突破70分大關的選手,被劃分靠攏爭金組的地位也牢不可破。

“70.2!”雪麗一揮拳,高興的張手撲向沃爾教練。

教練張手擁抱弟子,笑的眉毛舒展,臉部皺褶重疊,都快高興壞了。

身為主教練,他清楚的知道弟子任何動態,包括成績的升降。

雪麗在青年組的時候,短節目已經有整整67分的超高成績了,彼時司空夏還在六十分前後徘徊。

反倒是升組後,幾乎是一點點、零點幾的努力,去磨去提升,才在今天終於突破了70分大關,這簡直就是一個曆史性的大進步!

在巨大的歡呼聲中,雪麗捧著手套在臉上蹭了一下,然後才站了起來,欠身感謝大家的喜愛。

鏡頭逐漸拉進放大,似乎還能捕捉到她笑眸中似有似無的水霧。

“讓我們恭喜她突破70分大關,拿到了一枚小獎牌。”

“是的呢,這是對選手的最大嘉獎,看她的樣子,估計也沒想到會在這裡突破呢。”

林元龍的聲音也充滿著一衝慈愛的感覺。

畢竟在司空夏還沒進入青年組的時候,雪麗已經征戰了一個賽季。

兩位主持人都是看著她成長起來的,此時也頗為感慨,見證了屬於選手個人的曆史突破。

——雪麗依然在賽場上,演繹了一套絕美的超強表演,那麼司空夏應該能發揮的更好吧?

華國冰迷已經摩拳擦掌,歡呼掌聲不斷,緊張又期待看著司空夏蹬冰上場。

然後,鏡頭也落在了她的身上。

“接下來,最後一位出場的選手是我國選手司空夏!她目前最好的成績為GPF銅牌,短節目滑曲選自魯多維科??艾奧迪——白雲!”

司空夏緩緩吐出了一口氣。

她腳尖用力碾壓了一下冰麵,從麻痛的腳踝中認真感受其受力。

傷勢帶來的不僅僅是焦慮,還有對技術動作把握的為難。

特彆是服用了止痛藥後,起跳、點冰看似力道和以前一樣,但實際上,可能會發生這次跳空,下次過周,完全是一種迷霧般無法掌控的感覺。

無法辨認每一次的力道是否一致,那麼延伸過來的成功率,那就捉摸不透了。

所以,臨到現場她隻能拚儘全力,不能留下任何破綻,也不能害怕加重傷處。

不然在賽場上的每一步,都是不可撤回的定居。

國旗的濃烈紅色圍繞在觀眾席上,有人舉起巨大的海報,人像的旁邊用粗體標著“NO1!”的黑字,無比顯眼,也代表著冰迷們的期待和篤定是多麼的熱烈。

司空夏站立在冰場中央,雙手交叉在背後,挺直腰身低低垂眸。

當清冷的鋼琴音符響起,她輕巧後滑,舒展了曼妙身姿。

步法滑行變換留下重重冰痕,姿態轉換細膩迅速。

停冰、小跳,以豐富的銜接充裕著定級步法,長弧線滑行作為蓄力手段,當兩個方向的大一字步流暢進入,這一段精彩的表現足以給到+1+2的GOE加分。

前刃闊步一躍,轉三進3A完美的無可挑剔!

她躬身轉屈膝一抬,以風車轉難度進入,單足牢牢的釘緊在了冰麵上。

那耀眼的白熾燈傾斜迷幻,過去、現在竟交織替換到了一起。

她好像還在那巨大的舞台上演練著揮鞭轉,一次次踮起足尖旋轉一次次狼狽落地。

夢想的舞台僅僅一步之遙,但蜷縮在黑暗中卻是懦弱的自我。

所謂朋友謾罵、種種背叛,在重複的冰冷音階中拉扯繃緊。

那個重蹈覆轍的也會是我嗎?

司空夏霍然張手滑行,燕式步三個姿態巡邏半場,膝蓋高速帶動滑行,鏡頭前隻留下一道道冰藍殘影。

寒意的漩渦能把意誌粉碎,紛爭的輿論會把秩序攪碎。

可我自萬丈高峰展翅一躍,自冰冷地麵重新爬上舞台,重重的尖銳琴音驟然而起,那是相隔兩個世界的我們,能再次生出的孤敢勇氣。

迷幻燈光徒然清晰,跳接燕式把枷鎖拚命掙脫。

內刃重重點冰一躍,飛濺的冰屑點燃了所有,火光中所有一切都會被燃燒殆儘,一切都能煥然新生。

司空夏縱情的沉迷在不知何處的世界,她拚儘全力的去展示、去舞動。

撚轉步散落了發絲,舉手投足間宣泄武裝到指尖,旋轉,落冰,再次起跳。

當深藏力量的琴音驟然一停,她單足結環步截停亭亭一立。

那是夢中期待已久的畫麵。

司空夏看到了舞台下觀眾微笑鼓掌,為她表演而深深傾倒。

她會再次輕盈踢腿,穩如盤磨進入最後的聯合旋轉,在那聚光燈下,在那高高的舞台上,把曾一次次失敗的揮鞭轉輕飄轉開,不再落地。

最終完成這場未儘的表演。

“呼……呼……”

司空夏彎下腰大口喘氣,冷汗成串滴下。

她牢牢閉緊牙關,忍著仿佛被鑽機不斷打磨的刺骨疼痛。

抬手拭去下頜的汗珠,這一波疼痛忍了過去後,睜開眼便看到了冰麵透出奧運五環的鮮豔標誌。

不知是觸及到了什麼,司空夏稍稍一愣。

下意識轉頭看向場邊的巨幕屏,上麵已經列出了三十五名選手的排名與得分。

而第一頁隻展示了前十二名的選手,溫妮莎俄的名字甚至不在第一頁,因為她發揮不佳,掉在了第十三名次,要等待屏幕翻頁繼續展示才行。

組彆挨不到一起,排名也隔著千山萬水,這連競爭對手也都談不上……

不知道為何,剛剛的悸動混合著複雜情緒,那憋了許久說不清道不明白的一股氣,竟然就這樣漸漸消失了,甚至感覺到了一絲啼笑皆非。

我可能真如周醫生說那樣,忘記了一個事實。

司空夏搖搖頭,在歡呼聲中優雅站穩,抬手屈膝欠身。

——忘記我很強這個事實了。

已經到就算是重蹈覆轍也好,想再次拉她下水,都夠不著的程度。

她在寬廣的道路中穩步前進,終點是冬奧會。

但有些人,可能連名額都爭取不了,連機會都拿不到。

既然如此,也無所謂再次提起了。

但她情不自禁搖頭的行為,也讓廖子琳誤會了。

“看來司空夏選手對自己的表現不太滿意啊,太苛刻了,今天發揮可能沒有總決賽那次驚豔,但也維持了水準,非常的穩固呢。”

“沒錯,看起來傷病的沒有妨礙狀態,冰迷也可以把心放下來了。”

司空夏四麵行禮完畢,走下冰場還扶著擋板走了兩步,才敢讓腳完全落地。

她此時無奈中又覺左腳太不爭氣。

也算是完全共鳴了,對自己非常狠完全不顧不管對抗傷病的運動員……他們的內心。

沒受傷之前,止痛藥、打封閉甚至是手術,下意識都會有抵觸的心裡,生怕一旦開始就永無止境,或者是中招了重重後遺症、副作用,如果可以保守治療,能忍那當然選擇忍耐。

可現在,對自身的進步,對賽事的在意,已經完全把這些害怕情緒所蓋過。

如果有一種治療的方法,不會對肢體的控製有影響,如果能好好的走上賽場,再次拚儘全力的完成比賽,就算副作用是減少壽命也願意吧。

如果能有這麼一種方法就好了,那傷勢的折磨就不會那麼難纏,又那麼的漫長。

司空夏腳步一輕一重的在等分區坐下,領隊給她遞來毛巾,她額頭都不知道是冷汗還是熱汗,就隨便就擦拭了一下。

“表現不錯,有機會。”陸雲蔚在旁輕聲說道。

司空夏揪著毛巾點了點頭。

她也覺得自己有機會,可經過上次總決賽,就對裁判的審視都沒那麼有信心了。

但這裡是因斯布魯克,應該不會被主場因素所影響吧?

這是一個讓人焦慮的等待時間。

足足過了三四十秒後,出分廣播才響了起來。

“來自華國的夏、司空,短節目得分為……71,目前排名第一!”

“啊啊啊啊!”

“果然拿到第一啦!”

華國冰迷帶著意料之中的欣喜,站起來拚命鼓掌,大聲稱讚司空夏勢如破竹的牛逼狀態。

太穩定了吧!拿到第一簡直是名副其實,而且看起來傷勢也不是很重,讓人安心不少呢!

“不愧是世界青年女單的領軍人物代表。”主辦方的現場演播室也在恭喜讚歎著。

“是的,她當然能夠獲得第一!”主持小哥喔呼了一聲:“不愧是年青一代最強的選手,一直都在創造著屬於自己的耀眼實績。”

“是呢,接下來的賽事走向如何我真的越來越期待了,不知道她還會有怎麼樣的進步。”

“沒錯,其他選手我也很期待,從這一場我更是能看出,三小巨頭和未升組的對手太不同,那種強大的風範,遊刃有餘的態度,真令人著迷啊。”

另一邊,剛下選手等分區的莊慧月,看到場邊巨幕屏一變,司空夏的名字置在最頂端,也忍不住雀躍的跳了一下,為好友感到開心。

“我就知道你一定能行!”

就算是對尋常運動員有影響的傷病,就算是來這裡比賽之前,司空夏還在嚴格執行訓一休一。

但是,這種困難對她來說卻能迎刃而解。

這種無法撼動的強大,也不知道怎麼的,也讓莊慧月回憶起了以前的陰影。

她當年以第一人進入國家隊,率先受到資源傾斜,全方位提高訓練質量,成績也有了提升,得到了許多冰迷的喜愛。

但當時同為對手的司空夏,雖說心態容易崩,但卻能屢屢拿下重要賽事的冠軍。

以至於啊,她頻頻被打擊,已經反挑射形成一種“這次重要大賽不會又贏不了她吧?”的那種感覺。

——後期都已經形成一種贏不過她的感覺了。

好吧,說出來是有點自戀,但莊慧月覺得以前的那些境遇,就像是現在雪麗選手正經曆的一樣。

咦……這麼說,雪麗也會有這種感覺嗎?

這個念頭飛快的一閃而過,隨即就被莊慧月唾棄的丟出去了。

什麼玩意兒,這種東西自己想想就好了,說出去不怕被人笑死。

雪麗選手是什麼人啊,她怎麼可能會有這種想法,又不是她這種戰五渣嘛。

那廂,看到分數出來後,司空夏鬆了一大口氣,感覺一切困難都值了。

關於這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問題也沒什麼辦法。

即便是單拎出來說,她作為新人、新秀,才剛升組大半年,沒有被瘋狂壓分,節目內容分也蠻有優勢,已經算是待遇比較好。

無論怎麼說,那個對比這個對比,也確實沒有辦法的樣子。

解決辦法就隻有一種,那就是一直刷比賽,在其後的每一場賽事上,繼續提升自己保持實力,讓裁判看到她穩固的表現,爭取有一天能給到應有的待遇。

畢竟每一位新人都會熬成老將,也隻能這麼想吧。

等鏡頭移開後,領隊便關切道:“你還能走嗎?”

以為她會好麵子,比如像是冬運會那樣還不樂意用拐杖,這比賽也結束了,自己慢慢挪回去也行。

但沒想到她猶豫了一下就說那您幫忙扶我一把。

“行行行。”

混合采訪區的媒體們可不好糊弄,看到他們的主角被扶著走過來,頓時立刻拚命提問。

“司空夏選手!恭喜你拿下短節目第一的好成績,您的傷怎麼樣?看起來好像有點嚴重。”

“還行,一點小挫傷。”司空夏雲淡清風回道。

“您對明天的自由滑有信心嗎?”

“會努力發揮現有的水平。”

打著太極,終於等到工作人員前來救人,一邊道歉一邊說耽誤時間太久了,幾乎是搶著把人從混合區搶回來。

“你還好嗎?”等會就是小獎牌的頒獎儀式了,工作人員還關切的問道。

“沒事,我休息一會就可以。”

估計是藥效快過了,又或者是剛一頓壓迫傷處,疼痛就反的比較厲害。

湯醫生拿來了止痛藥,領隊給尋了一張椅子,讓司空夏暫且休息一會兒。

於是,她就坐在過道邊上,等著藥效起效。她連忍著疼痛去休息室的力氣都沒有,就在這裡休息一會吧,等會直接去小獎牌頒獎儀式就行。

莊慧月、汪茜感覺她會無聊,便也關心的陪在旁邊蹲著,一邊閒聊一邊看過道的人來人往。

她們兩人短節目分彆排在第五、第十一,整體來看還算不錯,達到了隊內要求排在前兩組的成績要求。

“等下你拿了小獎牌記得拍張照發道群裡,我好想看什麼樣子噢。”莊慧月說道:“獎牌上麵應該會有奧運五環的標誌吧?”

“對誒——好像是真的。”汪茜顯然沒往這邊想過,頓時也興致勃勃的說道:“要看要看,記得發群。”

司空夏也很好奇獎牌的款式,媒體好像沒有公布。

十幾分鐘後,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冠亞季三人被指引到場館二樓,頒獎的大台子下已經人頭湧動,氣氛很熱烈。

這次公開頒獎儀式做的很高級,連紅毯台子都比彆的大賽大幾分。

當然最關鍵的是那一枚小小金牌,正麵是很美的幾何圖形,右上方果然是奧運五環的標誌,還做了浮雕的效果,太太太有儀式感,太漂亮了!

司空夏一拿到手,就恨不得立刻注冊一個社交號,要把這枚獎牌以高清九宮格形式狠狠的炫耀一把。

除了獎牌和桂冠花束,還給了一個舉辦國標誌的吉祥物,是一個看起來像長頸鹿但實際是一個山羊的小玩偶,據說這是象征著尊敬、延續自然界的美好。

授予儀式結束,接下來是主持人采訪的時間。

“再一次三小巨頭同台競技,而且還是在冬青奧會這個神聖莊重的賽場,司空夏選手您有什麼感受呢?”

“提前感受了一把很美妙的冬奧會氣氛,大家都有積極進取的衝勁。”司空夏笑道:“可以說,這次冬青奧會,讓我的奧運夢更加魂牽夢縈了。”

開幕儀式點燃的聖火,緩緩升起的奧運五環,都給了青少年選手一個很大的激勵。

冬奧會的名額就隻有那麼多,在頭部的頂尖選手光環下,還有更多的選手窮儘一生都得不到去冬奧會的門票。

固然他們拚勁十幾年的職業生涯,無關成績,隻為了站在冬奧會的賽場上。

此刻,在冬青奧會體驗了一把後,更感覺能進入冬奧會,是一件何其幸運的事情。

主持人很高興司空夏的回答的那麼上道。

“是的呢,這也是奧委會設下冬青奧會的原因之一……”順下去說了一些冬奧會的精神,還講述“感悟大山”的人文教育活動,無一不是在向青少年選手傳遞更積極更正麵的引導。

小二十分鐘的頒獎儀式到此結束,緊接著便是賽後記者會。

不知道是不是第一屆的原因,賽後記者會的規模比任何一次都要大,諾大的大廳塞得滿滿當當,起碼有上百人,巨大的攝影頭一排排立著,無數的語言彙聚成喧鬨的氛圍。

司空夏等三人進入大廳時,都罕見的感覺到了一絲絲緊張。

冬青奧會都這等規模,真正的冬奧會之上會不會更多人?隨便想想都覺得有點恐怖。

而且記者會也不是三十分鐘,被延長到了四十五分鐘。

也不知道記者們哪來那麼多問題去提問,整一節課的時間從未來規劃到飲食愛好,甚至是與誰交好,連司空夏都被問到暮羽哲也這一次為什麼沒來。

“這個……我也不太清楚。”司空夏尷尬一笑:“可能是為了備戰接下來的大賽吧,你知道的,能準備的時間也不多了。”

說是那樣說,但之前他們有聯絡過,是冰協那邊有限製吧,雖說符合參賽條件的都可以報名參加,但名額總歸有限製。

升組快兩年的選手去參加冬青奧會,豈不是剝奪了新人選手的機會,都有資格競爭頂尖賽事的能力,那就彆摻和了,畢竟含金量也不如四大洲、世錦賽高。

表哥也挺遺憾的,要是知道牌子上還印有奧運五環的標誌,估計就能更歎氣。

司空夏走神了一會,想著不知道他們千京那邊的名額分配好了沒有。

12月末1月初的千京錦標賽上,暮羽哲也發揮強勁實力,拿下了第三名,按理說應該會被分配到世錦賽參賽,可現在大名單還沒出來,所以也不得而知。

當司空夏回答問題到口乾喝了半支礦泉水後,賽後記者會終於結束了。

她們三人走出大廳,都忍不住相視一笑。

“真漫長,我差點都坐不住了。”連雪麗都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我也是……”

這次女單賽事結束的早,不用像以前那樣做完興奮劑檢測都晚上九、十點,這次測完估計還能去自助餐區蹭個甜點。

去小黑屋的路上,司空夏因傷走路較慢,就跟在她們兩人後麵走,偶爾閒聊幾句。

而就在此時,她的視線不經意從雪麗的胳膊慢慢移到腰部位置,不由怔了一下,感覺忽然發現了一個微妙情況。

奇怪,雪麗的身材怎麼好像有了一絲弧度……?

不不不,這可不是“誇獎”或者“貶低”的話語,而是一個很驚悚很恐怖的情況!

是衣服的問題嗎?

弗勒爾的隊服是藍白色,中間會有一點點收腰的小設計,不像是華國的國家隊隊服,傾向於運動服的款式,鬆身一點直上直下那種。

但如果不是隊服的問題……司空夏也忘記她穿上考斯滕的樣子了。

主要是賽前過於緊張,很多東西都一閃而過,基本不會太關注。

“……不會吧。”

司空夏仔細回憶了一下雪麗的年紀,她過完今年五月份的生日後,就正式年滿十七周歲。

橫向對比弗勒爾的選手,十七周歲,是一個危險的年紀。

從數據上來說,歐洲的年輕選手,大部分都會在17-18歲之間,發育期便會悄然來臨,這也是歐洲選手最關鍵的一個關卡,邁過去的或會一飛衝天,邁不過去肯定悄無聲息的沉湖到底。

司空夏也想起一件事,溫妮莎俄與雪麗不僅是同俱樂部,還是同齡。

她的狀態直線下降可能是半月板損傷的關係,那第二個因素,會不會是到了發育期?

不然這次冬青奧會與青年選手的競爭,短節目居然隻能排到13位,完全沒有一點優勢。

再想一想黛布拉選手,她也是半月板損傷,但人家已經是過了發育期進入穩定期,她的傷勢隻是掉出前六,倒沒有一下嗖就跑到後兩組去。

所以……溫妮莎俄極有可能是到了發育期的中前期,才會有逐漸沉湖的趨勢。

但不管怎麼樣,司空夏腦子翻滾著這件事,也不會貿貿然出聲去詢問。

——論三句話如何得罪一名選手。

“你長高了?”、“你長胖了?”、“你發育期是不是到了?”。

就這簡簡單單的三個問題,足以讓全世界選手把你盯上第一手刃的位置

“……非常出色的發揮!這場賽事絕對奠定了司空夏選手,在青年一代選手處於統治的地位!”

在喧鬨而人聲嘈雜的決賽現場,中央大屏幕打出了最終排名。

司空夏以總分189.6拿下了第一屆冬青奧會的冠軍!其後緊緊跟隨的是雪麗、梶本沙織。

“實至名歸,讓我們再次恭喜她拿下冬青奧會的金牌!今天的賽況完全可以用精彩絕倫來形容!”

兩位因斯布魯克的主持人,隔著演播室的玻璃大聲誇獎,現場依舊持續性的掌聲雷動,今天的激烈比拚,就像是一場饕餮大餐,冰迷們隻剩下意猶未儘的興奮。

司空夏對著鏡頭欠身感謝為她歡呼的觀眾,看到塵埃落定的排名,心情輕快的走下選手等分區。

——雪麗本有一絲機會逆風翻盤,畢竟她和司空夏短節目的差距不大,但最後沒崩住,旋轉上麵出現一個小小的錯誤,被標了定級,分麵頓時就落後了。

而梶本沙織牢牢咬住了第三名的位置,令貝基棋差一著沒能反超成功,最終排名第四。

雖然貝基沒能站上領獎台,但也讓冰迷看到了她強大的實力,開始期待她升組後的戰績,或許到時候會變成四小巨頭——或者和莊慧月並稱為兩朵金花也說不定。

說起來,莊慧月本次排名第五,依舊保持著青年組種子選手的水準,

這一波,讓華國冰迷很是驚喜,在女單賽場上,第一次看到前六位有兩名華國選手同時出現,恐怕他們已經夢到未來的冬奧會現場了,那叫一個激動啊。

其後莊慧月的微博粉絲也有了噴井式的增長,但這也是後話了。

女單頒獎儀式結束後,司空夏的金牌被莊慧月她們圍觀了半天不說,另一邊,男單的決賽場還在酣戰之中。

昨天,何永安短節目無意外獲得第一,餘白第一次參加國際大賽,還是冬青奧會這種大賽,居然毫不膽怯,拿下了第七名的好成績。而另一位同期隊友則在十五名開外。

——當司空夏剛從小黑屋出來後,就正好聽到了何永安的喜訊。

他果然獲得第一屆冬青奧會的金牌,餘白則維持優勢拿到第八名,另一位排名十五。

成績出來後,彈幕也炸了。

【啊啊啊,這是我在夢裡才夢到的成績啊!】

【華國男女單都拿到冬青奧會金牌,死而無憾了嗚嗚嗚】

【各位,我先下去裸奔!】

【前麵那個等等我,一起啊!】

在單人項目上,華國居然可以做到大獲全勝,簡直就是開天辟地頭一回。

沒有任何誇張,這就是華國冰迷做夢都想看到的場景,而這個夢剛開始做的時候,就被世青賽破滅過一次,如今又一年過去,才終於盼來了!

隻可惜雙人滑的儲備力量較弱,沒有比較優秀的苗子,這次出戰冬青奧會,派出的兩個隊都全軍覆沒,與冰舞一樣,沒有登上領獎台。

值得一提的是,花樣滑冰率先打響了冬青奧會的金牌榜競爭。

自司空夏拿下首枚金牌後,何永安緊隨其後,此時,華國正是位列金牌榜第一。

說起來,國家隊對金牌榜的爭奪也比較有野心,除了對花樣滑冰沒什麼指望之外,其他的某些項目可都是有奪金的成績要求。

不知道十天的賽程剛結束後,華國能排在什麼位置呢。

花樣滑冰的個人賽事全部結束後,金牌日的第三天,跨國混合團體賽事便開始了。

團體賽的賽規之前有說過,但在這裡,比賽的進程有些微妙的不同。

跨國混合團體賽的參賽資格是排名前十二名的選手,根據個人賽成績外加抽簽,便確定了四項總共十二支隊伍,進行團體賽獎牌的角逐。

按照常規來說,是以每一支隊伍的比賽作為進程,一般都是一支隊伍比完,就能知道積分的多少。

但這次不一樣,不知道是為了省事還是怎麼,雖然分為了十二支隊伍,但賽事還是得按照常規的四項按順序比的模式。

簡單的來說,就是從中午十二點開始,冰舞的兩組選手先比自由舞,然後其餘三項按照順序比自由滑。

不過還好,十二支隊伍依舊是分開隊伍而坐,不是無聊的按照正賽在等候區那等,不然那得減少了多少趣味性。

中午十二點,十二支隊伍按照規定時間出席,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坐在了一個簡單用裝飾背板隔開前後左右、類似等分區的圓台上麵。

工作人員還發了一些小道具,有五顏六色的假發,還有寫著加油的KT板、大拇指玩偶,或者是鼓掌的手拍器,看來是要把搞怪歡樂的氣氛搞起來啊。

坐下後,隊友之間都互相簡單的打了一聲招呼。

司空夏之前代表抽簽抽中了“勇氣隊”的名字,隊友有排名十二,也有前六,看起來是為了讓大家的優勢更平均一點。

“我們應該能拿到獎牌吧!”雙人滑的女伴性格活潑,一坐下便高興道:“我們可是有司空夏選手這個王牌噢!”

團體賽按照積分最高來角逐獎牌,每項第一名都能拿到十二個積分,以此類推。

光是司空夏這個冬青奧會金牌得主鎮在這裡,都讓人有種抱大腿的感覺。

坐在軟凳一角的男單選手幽幽道:“……彆忘了我個人賽排名十二。”

“噢——”他們頓時笑了起來:“彆擔心,你要相信自己。”

司空夏也哈哈一笑:“我會努力的,但女單是最後一項出場,我先為你們加油!”

在主持人語調活潑的念完開場白後,第一屆冬青奧會跨國團體賽正式開始!

十二支隊伍都給了一個展示的鏡頭。

司空夏戴上墨鏡對著鏡頭比了一個愛心,其餘隊友也很搞怪,不是戴著粉色爆炸頭擺著自認帥氣的姿勢,就是拿著玩偶做出突突突的姿勢。

現場觀眾情緒高漲,歡笑聲連連。

冰舞按照抽簽順序逐一下場比賽,沒得手機玩的司空夏東張西望,便注意到雪麗在隔壁“專注隊”裡。

他們兩個隊伍就跟著一條圍欄,乾脆站起來一邊看比賽一邊聊天打發時間。

“你在這個隊伍裡,顯得沒那麼可怕了。”司空夏不懷好意的說道。

專注隊也有個人賽在十名打後的選手,每個隊伍可能都覺得自家實力弱一些,但其實可以發現,主辦方分配已經儘力削弱優勢,差距已無限拉進。

“巧了,你站在那裡也沒什麼競爭力。”雪麗哼笑一聲回擊道。

適時鏡頭到處掃射,觀眾就看到她們兩跟二大爺似的,雙手抱在胸前,一邊聊天一邊看比賽,悠閒到不行。

【這難道就是強者的充裕嗎?】

【難道不是強者的寂寞如雪?世外高人什麼的,看著小輩在底下打架即視感】

【哈哈哈,道理我都懂,但是為什麼司空還在戴墨鏡,看的清楚嗎她?】

【笑死,可能她忘記要取下來了】

比賽途中,雙人滑隊個人賽金牌得主,果然為隊伍拿到了十二個積分。

這讓隊友高興極了,隻見冰舞的男伴頓時興奮,當著鏡頭麵來了一個驕傲的劈叉,然後妖嬈的拿出大拇指玩偶豎在身前,女伴樂不可支,笑的都出框了。

那雙人滑兩人趕緊對著鏡頭做了一個拜拜的手勢,簡直就是大型的社死現場,現場觀眾們頓時哄堂大笑,尖銳的口哨聲又起,瘋狂起哄。

很快,最後女單的壓台大戲迅速來臨,此時,積分榜上,位列前三的隊伍是“專注隊”、“渴望隊”、“發現隊”

前頭的男單項目過後,雪麗所在的“專注隊”便位列第一。

第二、第三的分彆是露西妮、溫妮莎俄的隊伍。

司空夏看著自家“勇氣隊”被壓在第五位,頓時覺得勝負欲唰的就衝上來了。

之前都說這是個遊戲,隻是玩玩嘛。

雖然獎牌會計入獎牌榜,隊伍全部人都可以拿到獎牌,但這不都是隨緣嗎?

但可能運動員天生就有強烈的好勝心,不管是什麼賽事,一進入到賽場裡麵,就想發揮到最好——恩,最好連獎牌都搶到手。

“噢對不起大家,我拖後腿了。”自家隊伍的男單選手小小聲說道。

“隻是個遊戲!”冰舞女伴立刻體貼出聲:“當然沒關係,現在我們隻要看司空發揮她的魔力就行!”

適時廣播提醒下一位選手出場,隊友們立刻和站在場邊的司空夏比出加油姿勢。

司空夏也回了一個大拇指,然後迅速蹬冰入場。

隨著頂尖選手陸續下場比賽,也讓團體賽的緊張氣氛達到了最高峰。

頂尖運動員們的腎上腺素一爆發,那場麵可就非常好看了。

特彆是三小巨頭的龍爭虎鬥,充滿了正賽的硝煙味道,互不相讓,就是想讓積分再多積一些。

各隊伍也非常關注,這是最後一項了,選手比完下來,就已經可以估摸知道最後積分有多少。

直到最後一名選手比完——

司空夏氣喘籲籲的回到隊伍的軟凳上,其他人給她扇扇子,還有拚命搖晃拍掌玩具,在鏡頭前加點氣勢什麼的。

當出分廣播響起,中央大屏幕的積分榜也瞬間變換了隊序。

司空夏眼睜睜看著溫妮莎俄所在的“發現隊”,在女單成績出來後,從本來排名第三的位置,被硬生生扯下,排到了第八名的位置。

這得分拉總分拉的好狠啊!瞬間就失去了獎牌。

而她所在的“勇氣隊”,加入了她排名第二的十一個積分,頓時一個超強的提升,下一秒就把隊伍拉到了第三名的位置。

這正是落後三項,在最後一項上反超,司空夏當下就忍不住撲哧一笑。

“耶耶耶!”隊友們高興的一躍而起,互相搭著肩膀開始興奮的轉圈圈。

“我就知道有司空在這裡,獎牌不用愁啦!”

司空夏也蹦蹦跳跳和他們一起樂,為隊伍齊心協力拿到獎牌而歡呼。

好吧,樂可能也不隻是為了獎牌。

她隻覺得撒著腳丫往大道拚命奔跑的她——真的太棒了!

不被傷病的恐慌所折磨,積攢著勇氣踏過了這一步,拿到了兩枚有意義的獎牌。

這麼說,也要感謝溫妮莎俄的“看笑話”。

正因為那深深的介懷,才能讓她勇敢的、拚命憋著一股勁去挑戰傷病,把傷病帶來的焦慮給牢牢壓製,讓她明白,原來傷病也沒那麼可怕,原來可以挑戰成功。

所以……她才會覺得之前的憋氣行為,有些啼笑皆非呢。

——要感謝敵人隻會令她更強大,跨過去後,才不會忘記她有多強,道路有多寬廣。

歡快的跨國混合團體賽落下帷幕,稍後工作人員設好了簡單的領獎台。

因為人數眾多,沒有台子可以站上去,隻是按照冠亞季的排名(專注隊、渴望隊、勇氣隊)分彆站好,然後由頒獎嘉賓為他們授予獎牌。

頒發嘉賓都是國際奧委會的成員,他們逐一與選手握手,還有賀詞:“希望你們以後的職業道路,都能和隊名一樣,永遠保持對競賽的初心。”

司空夏捧著桂冠花束,一笑點頭。

是的,我當然會.

如此,金牌日的第三天,最為盛大而隆重的冬青奧會——花樣滑冰賽事已經全部結束。

司空夏作為唯一一位,貢獻了一枚金牌、一枚銅牌的選手,受到了國內媒體的強勁追捧,那報道多道如流水一般,等她回國,估計會被媒體的瘋狂圍堵一波。

就這樣,因本次冬青奧會並沒有設回饋冰迷的賽後表演滑,金牌日第四天時,花樣滑冰的帶隊教練已經開始組織回國事宜。

司空夏收拾行李之際,都有點不想回國了。

一回國就要立刻麵對傷病治療問題,她待在這裡靠著止痛藥得過且過,心情還沒那麼焦灼。

但也沒辦法啊,傷病始終還是要認真治療才能絕了後患。

想起要開始緊鑼密鼓準備的二月中旬四大洲,她便蹲在地上拿出手機翻牆搜索了一下。

幾天過去了,不知道維娜那邊情況怎麼樣。

推特搜索的第一條,恰好就是維娜主教練的親自回應。

他說謝謝大家的關心,現在感覺還不錯,他和醫生討論過後,打算先維持保守治療這個方案,畢竟治療是一件漫長而且複雜的事情。

至於彆人非常關心的肺癌到了第幾期的問題,他沒有回應,隻是說本賽季的話,冰迷們還能在場外看到他,至於其他事情,等待賽季結束再說吧。

再往下翻幾條,有網友說,看來維娜真的和傳言一樣,隻能四大洲、世錦賽選一個保送卡。不然,她主教練能撐的了兩場麼?估計隻剩下一場才會這麼決定的。

其他網友留言都說有道理,同時也怒罵波卡恩的冰協是乾什麼吃的,維娜這種爭金組的選手竟然不直接送上保送卡,還要二選一。

如果大名單真的如流言所說,那他們一定會瘋狂詛咒冰協!

不過就算傳言越演越烈,波卡恩冰協那邊也沒出來說什麼。

就連當事人維娜也沒有再更新推特,按照她的性格,這種沉默比跳出來還要讓人覺得不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