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蘇貢生看來,他收下顧思,就是一場心照不宣的交易,結果到頭來這交易不是交易。
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要為收到一個好學生而高興,還是要為人情得繼續欠這件事而鬱悶。
蘇貢生甩了一下心裡的紙:“你還沒學過八比文?”
顧思點頭,他曾祖父認為不到教他的時候,他也想先對著文章自己琢磨,等自己琢磨出一些,再被一教就會有一點就通的感覺。
蘇貢生便解釋起來:“八比文有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這八步。後半部份,起中後束這四股,每股都要有對偶的兩股,合起來是八股,是以又稱八股文。”*
蘇貢生正要講,突然想起一會兒就要下學,他今天恰好有事不能耽擱,就對顧思說明天再講,然後散了學。
顧思看,學館裡是辰時初(7點多)到學堂,先讀一會兒的書,辰正(8點)開始上課,午正(12點)下課,中間有三次休息時間。
下午是未正(14點)上課,過了申時(17點)就下課。
顧思出去後看了一眼時盤,現在離五點還差一刻多。
他在門外等了一會兒,等來了他爺爺。
路上與回家自然被問起了在私塾裡的事,顧思一一說了,對著他曾祖父道:“曾爺,把你的《詩韻》借我行不行?”
“你又不考秀才,學《詩韻》做什麼?”顧家曾祖父反問。
“借我嘛借我嘛,我中午休息的時候剛好學一下,這個夫子講的很好,要是以後不在府城裡念書,我就再沒機會學了。”
顧思撒嬌,這些天他已經知道,院試時會在縣試府試上加試五言八韻試貼詩,出題的範圍沒有限製 ,但《詩韻》他得先背熟了。
顧家曾祖父聽顧思說蘇貢生講課講的好,心裡又高興又泛酸,歎了一口氣,還是同意了。
顧家又在主人家租了一間房,顧爺爺第二天回去了,顧思開始在蘇氏學館上學。
他是後來的,學館裡的人對他有些冷漠,但大家教養都挺好,沒有什麼人單獨或者抱團欺負他。
年齡大的學生一心學習,年齡小的,蘇貢生是個極為嚴厲負責的先生,愉懶會被懲罰,敢玩的並不多。
而顧思,也徹底的對八股文失去了憂慮之心。
不懂八股文的時候,隻聽傳說 ,覺得很難,後來看了文股文能看懂,自己琢磨也不知道對錯沒個標準,現在學會了也覺得沒什麼,它講究的就是一個對仗和格律。
顧思以前數學好,腦子靈活,不覺得要做到對仗和格律有什麼難的。
八月,顧家曾祖父的身子好了,上旬末,顧名送他和女兒回家去。
曾祖父沒遇到什麼人,安全回去,初步躲開了劇情,壓在顧思心裡頭的那種危機感終於淡了很多,大鬆一口氣。
有變化就好,他就怕怎麼努力都沒用,他曾祖父和顧家怎麼樣都會回到原本的命運上。
顧思等他爹加來,著急的問他:“家裡都好著嗎?沒有什麼事吧?”
顧名有些意外,驚訝的誒了一聲:“你還知道關心人?好好好,長大了,家裡都好。”
顧思放了心,這才注意到他爹手上有提著東西,一問,才知道這是備了節禮,要送蘇貢生。
顧思這時才知道,逢年過節他爹還要請老師吃飯。
學館裡的人都請的早,輪到顧思時已經月末了。
放學的時候他爹過來接了他們,飯是到家裡吃的,他娘準備的八個菜兩個湯,雞魚肉雜,很豐富。
飯後,顧思聽他夫子和他爹談論一些他學習上的事,突然就覺得這有些像家訪。
最後,他爹再把他們送回去。
九月末的時候,顧家搬家了,顧思要和他娘住到他三外公家裡去。
“那我爹呢,有活了?”顧思好奇的問。古代不同現代,很難找活乾,開店的都是找相熟的人當掌櫃或者賬房,他爹重活又乾不了。
他記得中秋節,他們去三外公家時,他娘請他三外公給他爹找個活。衙門裡認得人多,隨便就能找個活計。
“在府裡驛站裡當跑堂呢,我覺得有點遠,想看下一個,你爹想去,工錢多還能得打賞,我想著有你三外爺,也不會有人欺負他,就同意了。”舒穎解釋著。
顧思心裡有些泛酸,跑堂能是什麼好活啊,那就是侍候人的事。在現代服務業都被有些人看不起,更不說用說在古代了。
府裡消費高,家裡人是為了他才做得這個決定。
舒穎不想把兒子養的五穀不分不通俗物,也為了鍛煉顧思的算術,每月便讓顧思記賬算帳,家裡的收入支出一目了然。
顧思的學費顧家曾祖父出了,住舒家沒有房費,夫子的三節節禮和筆墨紙硯以及日常花用都是用顧名賺的錢,他不想花家裡的。
舒家三外公的身份,常有人送點小禮,米麵油蛋肉乾不缺,但鮮肉經常就沒了。
一沒舒穎就買一斤肉讓舒家雇來的仆婦去做,要是舒家有什麼缺的,比如堅果啊零嘴啊什麼的 ,也都及時去買。
顧名賺的錢也就將將夠用,想攢錢就要省去不必要的花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