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時也才懂了他問他娘怎麼把妹妹送回老家去,她說的那句“忙不過來”是什麼意思 了。
以古代這種姻親關係,他娘住過去他三外公不可能收房費生活費,自然是能少一張嘴就少一張嘴。
舒家三外婆很是歡迎顧思的到來,把顧思安排在孫子的書房裡:“你來了太好了,你弟這個皮猴可有人管了,有你這個當哥哥的做榜樣,他好好學成績也能上去了。”
舒家三外公有一子二女,二女已經外嫁,顧思這個表叔有一兒一女,表弟隻比顧思小半歲,前年就開蒙了。
鄉裡都是六七歲啟蒙,府裡四五歲就啟蒙了。
“我一定帶著他好好念書。”顧思應下來,顧三外婆高興的很。
隻有一天,顧思就後悔了自己說了這句話!
小孩子坐不住就算了,一首他也沒讀過的簡單的詩,教八遍他都滾熟了,他弟記了這句忘上句,記了上句忘下句。
顧思給自己娘吐槽了兩句弟弟不專心,第二天放學,就見他娘也進了他弟的書房。
然後,他娘就接過了教他弟背書,看他弟寫作業的任務。
顧思鬆了一口氣,深覺:他娘脾氣真好!十遍教不會也不生氣。
顧思晚上小聲問他娘:“我三外婆看你教會不會生氣擔心啊?”世人對女人很是看不起,讀書的事更是不會讓女人教。
“沒事,你都是我教的,教不壞。”舒穎安慰他。
顧思想了一陣,突然覺得,或者他三外婆的目的就是他娘?畢竟這話不好明說,不然傳出“請個女人教孩子”這話不好聽。
這都是猜測,顧思想不通就不想了,更加認真的念書。
他觀察幾天發現,無論是他三外公三外婆,還是他四表叔四表嬸,對他娘“監督”他倆寫作業都沒有意見。
真開明啊!
家風果然是遺傳的,他找到他娘行事大度的原因了!
年底,驛站很忙,這次饌師,是舒家三外公請蘇貢生在外店吃飯。
剛午時多一點(11點),蘇貢生家的仆人突然進來道:“老爺子,家裡來了個文乞。”
蘇貢生有些意外,扔下學生就出去了。
學堂裡立刻傳來嗡嗡聲,大家都興奮的議論著誰能贏。
顧思這半年也和同學熟了,問了他們才知道文乞是什麼。
就是來個文人和他老師比試,要是彆人贏了,他老師得請人吃頓飯給人點路費。
“我們那邊叫‘寒生’。”學堂裡的孫守隔著桌子對顧思道。
孫守是孫府尹的孫子,生於文風興盛的江蘇,十五歲,學習極好,文章做的更是好。
半年下來,顧思已經被蘇貢生從底層劃分到了上層學子裡,雖然與孫守這種準備下場的考生還有一些距離,但他特意與孫守交好,思想又成熟,兩人能聊到一塊去,就熟了起來。
顧思問起江蘇那邊人怎麼對待寒生,孫守講了起來。
不一會兒,蘇貢生滿臉笑容的回來了,學生們一下子安靜了,知道是自家夫子贏了,一張張臉上都帶著笑。
有那調皮的就問:“夫子,誰贏了啊?”
“自然是我。”蘇貢生一臉淡定的應著,順便說起自己贏了還給了對方路費的事,教導他們在有能力的時候,要憐弱惜貧。
中午顧思就和蘇貢生一起坐上舒家三外公派來的車裡,一起去飯館吃飯。
席間說起文乞的事,舒家三外公對蘇貢生一陣誇。
蘇貢生也誇起了顧思來:“思維敏捷,有的書一目十行都能記住學會,簡直是過目不忘,前途無量啊。”
蘇貢生在教學上一直是嚴厲的,顧思還是頭一會聽到這麼明顯的誇獎,有些不好意思 ,他一目十行是因為他前世已經學過了啊!
並沒有過目不忘的本事。
舒家三外公也誇起了蘇貢生來,顧思聽他們一頓商業互吹。
這個時候,顧思才從聊天中知道,一般的錢穀師父都是府尹自帶的,他三外公是因緣巧合下才得了這個好職位。
好像是上一位錢穀師爺突然去世,他三外公能力好,先做著事,最後打敗了“紹興師爺”,乾脆被提拔上來了。
飯後,舒家三外公把顧思娘準備的年禮送了蘇貢生,派車夫送他們回去。
今天是臘月十八日,二十日學堂就要放假了,府衙也這天封印放假,他和他娘要與舒家一家人一起回老家去,顧思特意早早提了這事,才今天請的夫子。
車上的時候,顧思明顯感覺到蘇貢生對他的態度親近了很多,忍不住問他:“先生,我明年可以先下場試一試麼?”
顧思不是真的孩子,無論蘇貢生每天一共布置四份作業還是八份,他都會做了交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