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各家知道後的驚喜和吳氏嫉妒,被家裡男人打,顧思安慰她,又勸她男人。
顧名從蘇貢生家裡出去就到酒樓裡定菜去了,顧思和曾祖父拉著蘇貢生聊了一會兒往後學習的事情。
蘇貢生說隨便吃一點,也不能真隨便了,好的、要特意定的那種東西因為時間緊店裡沒有就算了,但店家裡有的、他們能買的起的,一定要定。
聊了一陣,顧思聽到他爹好像回來了,跑出去看。
蘇貢生見他走了,這才對顧家曾祖父感歎:“顧思真的是我見過的學生裡,學習最勤奮最用心的一個了,也聰慧極了,一點就通,要是繼續努力,運氣好了,以後很有可能考個舉人出來啊。”
“那就先謝先生吉言。”顧家曾祖父心眼不多,沒說客氣話,笑得樂開了花的道謝。
顧思見他爹回來,請先生和他曾祖父上車,一起去吃飯。
他們坐的是那種沒有車廂的車,一路上能看見四周,有很多認識蘇貢生的就和他打招呼,隨口問他去哪裡。
“學生過了府試,非要請吃飯呢。”蘇貢生含笑回答,聽到的人有些意外,再看到顧思,頓時吃了一驚。
蘇貢生不收年齡大的學生,這麼小就過了府試?!蘇貢生又變得厲害了啊,不但又教出了個童生來,還教出了一個這麼小的童生來!
車速快,讚歎的話來不及說,人就有些走遠了。
但臉上的吃驚和佩服,卻是明明的表現了出來。
蘇貢生看著,心裡舒坦的自豪之情升了起來。
八歲就過了府試的童生,是他教出來的學生呢!
請夫子吃飯完,送他回去,三人回家裡歇了歇,打算下午去府衙裡,拜訪知府。
府試這一發案,真的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井秀才提著酒和一包花生米,去找自己的同案,老熟人馮秀才。
馮秀才的秀才等級是增生,兩人坐定,他看井秀才一副興致不高的樣子,有些意外:“你這是……”
“唉,彆提了!”井秀才接過馮增生遞來的酒,給兩人倒了兩杯酒,歎了口氣,“原以為十拿九穩的事,沒想到吹了,我這心裡難受的啊。”
井秀才就對著馮增生說起了兒子井利仁在考場上因為慌張,弄臟了卷麵而落了案的事。
馮增生就安慰他:“利仁學習好,這麼小就能在縣試裡得了前撥,明年再考也定是前撥。他年齡小,考場上謊一點正常,這次受了教訓,下次一定會小心謹慎,說不得到時候就是個小三元,不見得是壞事。”
說到最後,馮父還開起了玩笑來,原以為井秀才會失笑,沒想到他並沒有被安慰到的樣子。
井秀才一口悶了酒:“唉!年齡小,還能小過彆人家八.九歲的孩子?你不知道啊,那個壽童顧宿有一個曾孫,縣試得了第三,府試得了第十!第十啊!人家怎麼不見在考場上慌張!這要是沒有對比,我還不會這樣失落,這一對比,我這心裡啊,就太不是滋味……”
馮增生聽了後很吃驚:“九歲就過縣試了!真的?他幾歲開的蒙?”
這事秀才倒是不知道,懶懶回道:“沒問過不清楚,左不過兩三歲就開蒙,難不成還能一半歲開蒙不成?”
馮增生心裡快速的計較起來,就算兩歲就開蒙,那讀書讀了七年就過了府試,這般聰慧,十有八.九院試也能過,到時候可就是穩穩的秀才了!
年紀輕輕要是成了秀才,以後可能當廩生,不愁生計。要是運道好學的好,說不得能考個舉人出來呢。
馮增生又問了一些關於顧思的事,井秀才知道的也不多,沒說多少。
等井秀才一走,馮增生就去找自己娘子,向她說起這
件事:“九歲就中了童生,以後定然前程無量,要不找人去問問,人品沒問題,把咱家老小定給他?”
林氏聽了,想起了一件往事,問:“顧家?西鄉縣的顧家?哪個鎮的?”
“茶園鎮。”馮增生回答,看妻子一副思考的樣子,忍不住問她,“怎麼了,你知道他們家?”
林氏回了神,這才道:“我早年好像聽奶奶說過,咱們家以前好像和西鄉縣顧家有親,就不知道是不是這家了。”
馮增生意外極了:“我怎麼沒有聽說過?!”
林氏失笑:“這時間長了,你肯定沒聽過。我剛進門時,有一次跟奶奶聊天時說起了姑奶奶,她說姑奶奶原本是說給了西鄉縣顧家的,後來曾祖考中了舉人,曾祖母就不太想結這門親事了。”
馮增生沒想到還有這一出,要這樣的話,這親怕是結不成了,他有一點掃興,問:“最後是退親了?”反正他姑奶奶最後沒有嫁到西鄉縣去。
“哪有啊!”林氏笑了,解釋著,“原本隻是口頭說定,換了個信物而已,請媒人要庚帖問八字一個都沒有,更彆說過禮了,算不得定親。這顧家也是個和善的,曾祖中了舉人後,他們就主動把那玉配還了回來。”
馮增生有些疑惑:“就算是沒有定親,這說好的事也不可能隨便的就改了去,咱曾祖中了舉人,顧家能和咱們定親,家裡應該也有秀才,怎麼就……按理說不是應該快點把親事定下來,結一門好親才對他家有利。”
“所以說顧家是個實在和善的嘛。”林氏笑了,想了一下,又不太確定的道,“不過我聽奶奶說,顧家那時好像沒有秀才,隻是家境好,有錢,又幫助過曾祖,才口頭說了這門親事。或許是因為這個,覺得門不當戶不對,才送了玉配回來。”
這樣一說,馮增生倒是能理解了,對於顧家也有了好感,立刻去書房,找自己的兩個友人送來的院試同案秀才名冊。
果然,在上上一科裡,見到了顧墨耕的名字,上邊寫著西鄉縣。
他拿著名冊去見妻子,很高興;“你看,顧家又有人中了秀才,家裡現在鐵定不差,女兒嫁給顧思將來一定好。”
林氏少見的識字,看過後便道:“這顧家現在應該家裡人多,也不知道這顧秀才和顧思關係遠近。”
夫妻兩個就聊起了這事,馮增生出去找人打聽顧思去了。
林氏坐在家裡,擔憂這件事。
一會兒想,馮家家境現在府城裡也算好的,要是顧家不太富裕,顧思又一直考不中秀才,耗費錢財,女兒受了委屈怎麼辦?
一會兒又想,馮家就算好,顧家看不上怎麼辦?
顧思自然不知道,已經有人想找他做女婿了,而且還不止馮家一個。
他這個時候,正到了府衙的禮房,去交浮票,驗明自己的身份。
他第一次來報名的時候,府衙禮房的人都不知道顧思是錢穀師爺的侄外孫,對他就是一般人的態度。
這次府試結果一出來,說起他的人多了,大家就知道了這件事。
顧思一到,大家都滿麵笑容的看他,熱情的很,驗浮票的吏員還硬送了顧思一包堅果:“彆人送的,我不愛吃,你們小孩子最喜歡這種了。”
是鬆子,顧思就接過了,道了謝。
有一個年輕的看他禮貌,就打趣道:“這麼年輕就中了童生,長的這麼好看,以後不知道便宜了哪家姑娘。”
滿屋的人都笑了起來,連同另個四五個也來驗明身份的人都跟著笑。
有一個就問:“顧童生,可定親了?把我家姑娘說給你好不好?”
“哈哈哈哈哈……”大家都笑了起來。
這當然是玩笑話,他們知道以顧思這麼小的年齡就中了童生,他們
錢穀師爺一定會給他找一個讀書人家做姻親,不會讓他同他們這些胥吏結親。
沒想到,顧思卻沒有不好意思,很認真的告訴他們:“我還小,先不急著定親,等大了再說。”
禮房的人沒有覺得無趣,反倒是感興趣的問他:“幾歲就大了?”
這勢頭,大有長聊下去的意思,顧思連忙告辭,去往了二門處。
守門的門子這次熱情極了,直接就請他們進:“公祖在二堂呢。”
顧家曾祖父連把手伸到衣服裡做個掏錢的樣子的機會都沒有。
兩人進去,裡邊已經有了兩個童生了,他們就告辭退下去。
顧思雙手送上禮物,道了謝。
這本來也就是一個流程,最多說幾句話,知府忙的很,哪裡有功夫挨個聊天。
顧思原以為他放了禮物說兩句話就能走,沒想到知府卻拉他聊起了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