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爺爺隻覺春風滿麵:“等娃回來,我爹挑了一個好日子,我一定通知你。”
“顧六的命好哦!”
“六叔你家娃怎麼學的,怎麼學的這麼快?”
各種道喜的、詢問的、看熱鬨的聲音夾雜在一起,顧爺爺一邊笑著回應,一邊隻覺得自己身子都沒多少重量,輕的像是飄在了地上。
熱鬨過後,請人喝過水,這要的錢兒可不少,往常他們這種要個五百八文都不少了,這次直接要了一千五百文。
顧三爺高興,都想直接給了,最後還是笑著遞了五百文過去,對方不同意,自己好聽的話
說夠,也比府裡的人更直白:“才八歲就中了童生,這麼聰慧明年過了院試就是個秀才了!再學幾年,可不是個舉人老爺了?以後你們家都有老爺,可不缺這幾百文錢哦。”
顧三爺就笑著又加了三百。
“我們去蹲榜的可是從府裡趕過來,路上都沒吃。……”
顧三爺最後加了一百又一百,給足了一千文錢,他們才歡喜的走了。
顧家裡人圍坐在一起商量著顧思過了府試的事,請客給誰家發帖子啊,弄些什麼菜啊,盼著顧思早早回來,從他那裡再把好消息確認一遍。
這天晚上,顧家人都有些激動的睡不著。
連安了心的顧三爺最後都睡著了,顧爺爺還是睡不著,突然才想起,太過激動了,都忘了讓人去給舒家報喜!
第二天,顧爺爺親自去了顧家,卻發現門鎖著,問了鄰居才知道,他們一家前幾天去了府城裡了。
顧爺爺有些意外,猜著他們是不是去看顧思府試結果去了,心裡想著舒家簡直比他們顧家對女兒還看重,心裡對大兒媳婦的又看重了一些。
等他回了自己家,左等右等都等不到顧思回去,很是著急。
顧思此時正在縣衙的禮房裡辦相關的手續,先用浮票再驗一次自己的身份,然後由禮房的人拿著報名時整理的相貌冊再次核對相貌。
核對完以後,禮房的書吏半開玩笑半認真的對著顧思說:“回去可以想一個花押,刻出來,需要時到禮房來備上。”
“好。”顧思應著。
他剛開始接觸的時候,還覺得花押是個很新奇的東西,了解了以後,就覺得很平常了。
花押興起自宋朝,興盛於元朝,是以又叫做“元押”。*
它是一個能防奸辨偽、很有可信度的……在顧思看來,就是一個筆名。
筆名的組成是姓加八思巴文,或者姓加花押。
也可以不用姓,不用八思巴文,隻用字和花押或者號和花押或者彆的,沒有硬性的規定,隻要被人認可,但這樣的少。
八思巴文是元朝忽必烈時期國師八思巴創製的蒙古文字*;花押就是隨便想的任意的圖形、筆畫之類的,是以又叫畫押,反正要起到不易模仿能防偽的作用。
是很重要的一個東西。
做了秀才,一定要有花押,因為辦事時要用它保證效力。他現在還小,不急著弄,可以慢慢想。
縣衙的事辦完了以後,他信才駕車回家。
一到了村子口,就有等著的孩子跑回家去告訴大人了。
顧家曾祖父坐在車上,笑上帶笑,有人問起:“聽說你家顧思過了府試了?”
顧家曾祖父意氣風發:“運氣好,勉強中了第十!”“十”字的音,特意加重。
“哇!真第十啊!厲害啊~”詢問的人驚歎,顧家曾祖父整個人就飄了起來似的,覺得顧思給顧家祖宗長臉了。
有那年齡輕在村裡輩份高的人,聽了顧家曾祖父這樣說了之後,就感歎:“叔你這考試不行,沒想到曾孫這麼厲害啊!”
顧家曾祖父聽了也不生氣,高興的笑:“可不是,誰能想到他這麼厲害,一次就中啊!”
走到了半路,顧三爺和顧爺爺顧九爺他們都追了過來,一臉期待的望著他們。
“老三,老六,老九,咱們娃府試第十,中童生了!”顧家曾祖父坐在車上,宣布了這個好消息!
大家都激動了,人多,顧爺爺也不忌諱兒媳婦還在車上坐著了,上前就將顧思從車上抱了下來。
大家順勢都下了車,聊著府試的事,一路走回家,一路被村子裡的人圍觀、問好。
顧思明顯的感覺到了,村子裡的人不再將他當成一個小孩子看,而是
當成了一個大人,對於他有了尊敬。
這雖然在他的意料之中,卻還是讓他有些驚奇,再學習好,他還隻是個孩子啊。古代人對於讀書人是真的尊重。
回了家以後,家裡在的人都圍在了顧思身邊,好奇的詢問他相關的事。
顧五哥有些疑惑:“發案了,沒有文書嗎?”
大家這才注意到,顧思沒有帶憑證回來,都望著他。
顧家曾祖父很生氣:“書讀得不行,連常識都不記得了!你們長腦子都是乾什麼的!”
顧思跟在後邊幫他們解答:“剛開始也不知道,以為發案以後憑證會很快發下來,但縣試的卷子要和府試的卷子對比呢,確保筆跡無誤、是一個人考試沒有替考後,才會有憑證下來。”
顧家就顧家曾祖父這一個童生,他中得早,其他人連一個過了府試第一場的都沒有,不是早都忘記了就是還不知道,聽了後都明白了。
中了童生是人生裡的一件大喜事,自然要辦宴席慶祝一下,顧思看全家人都認真,連請的客人都要去下帖子,像是跟成親一樣隆重,忍不住道:“一定要慶祝嗎?”又不是中秀才了。
他還以為他曾祖父是心血來潮呢,沒想到……好像是默認的習俗?
顧三爺哈哈笑了起來:“這麼大的喜事,怎麼能不慶祝呢?一個男人這輩子不窮的話都會娶媳婦,可有幾個娶媳婦的能做了童生?這可是比成親還要大的喜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