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39:中了!(1 / 2)

39:

舒秩回道:“那你要是考的很好的話,肯定能過啊!”

顧思不在這個問題上與他糾纏,找了扇子過來給曾祖父打扇。

舒秩搶過去自己做,好奇的問:“是出的截搭題嗎?什麼樣的截搭題?”

顧思又拿了一把扇子自己扇,扇了兩下覺得傍晚天涼下來了又停下來,回道:“第一道題西鄉縣是:死於安樂也庖有肥肉。”

舒秩想了一下,好像在哪裡聽過,又問:“第二道呢?”

“猛於虎也生有。”顧思回應,笑問,“知道出處嗎?”

舒秩想了一下,把第一道題的出處說對了,第二道題卻有些記不住,顧思提醒了一下,他才記了起來。

顧家曾祖父拿過舒秩手裡的扇子,自己搖著,聽著兄弟兩對話,想著自己曾孫縣試府試都已經過了,八比文寫的比自己還好,比顧思就小幾個月的表弟現在還四書都沒背完,整個人就有一種得意感。

舒秩把兩道截搭題想了一遍,聽顧思問他會答嗎,苦著一張臉搖頭:“好難啊,不會答。”

顧思笑著感歎:“就是很難啊!”比高考作文還難得多。至少高考作文的命題是清楚的,沒有七百字的字數限製,也沒有八比八股的要求。

舒秩驚奇了,臉上帶著喜意:“哥你也覺得難?”那他娘罵他,就不是他笨了?

“覺得難啊,剛開始就覺得我自己根本學不會,但難不重要。再難的事,我們一點點慢慢地學,總會學會,怕的是心裡生了懶惰的心思,覺得難就不去學了,那樣就真不會了。”顧思趁機教育表弟。

顧家曾祖父聽得點頭。

舒秩也跟著點頭,顧思繼續道:“你能問我試題,表明你有上進的學習之心,是想努力的,這很好,哪怕你學的比我慢一點,隻要努力學□□會比一般人更早的過了縣試府試院試。”

顧思知道自己是個大人,不是真的“彆人家的孩子”。小孩子心理脆弱,他就擔心自己太優秀打擊到了舒秩,讓他有了壓力而厭了學,時常有機會就開導他。

舒秩聽得心裡高興,覺得自己也很厲害。

顧家曾祖父聽得更加的高興,在心裡感慨:顧思這個樣子,以後顧家後代的教育他就不愁了!

他問顧思:“你文章還記得多少?一會兒寫下來。”

“我去磨墨!”舒秩也想看顧思的文章,積極的應一聲,就跑向書房去了。

舒穎這個時候過來叫吃飯,顧思看曾祖父著急,勸他:“先吃了飯再默寫,左右已經考完了,寫出來試卷也改不了。”

顧家曾祖父隻好忍著,一起去吃了飯。

飯舒穎做的很小心,是好消化的小米飯,兩個素菜,帶點饅頭。現在快晚上了,也沒弄雞蛋肉這些,怕消化不了積食。

吃完飯,顧思去問候外婆,舅母柳氏也在,兩人關心的問了他一點院試的事。

不免說起了發案時間,柳氏這時問舒家外婆:“娘,你知道大宗師這次帶了幾個幕客嗎?”

顧思也望過去,很好奇。

一省隻派一個學政,可一省的考試學政一個人怎麼可能忙得過來,是以學政都要自己招募幕僚師爺。小的省份最少也要招五六名。像兩浙安徽江西等文教大省,最少也得十人以上才夠用。

他們陝西不大不小,上一個學政招了八個幕僚。

招幕僚的錢,得學政自己出。

學政哪裡來得錢?賣教材、收棚規,還有每年有四千五百兩的養廉銀,養廉銀付幾個人工資的錢肯定夠了。

舒家外婆果然知道這個,給大家解惑:“招了六個。”

柳氏也知道這些事,有些驚訝:“才六個?我還以為至少七八個呢。”

舒家外婆道:“大宗師年輕有才華,招的肯定也是一個頂兩、有能力的人,六個肯定夠用。”

柳氏望著顧思:“完了,你得多煎熬兩天了。”

學政的幕僚都是要在院試時跟著學政閱卷的,人少肯定卷子就閱得慢一點。

顧思故意皺了臉,逗得舒穎他們都如著笑了起來。

舒穎安慰兒子:“沒事,最多五天,也不會等得更長了。”

舒秩發問:“一定會在第五天發案吧?真的不會更長了?”

“一般五天,也不是絕對的,偶爾有可能會多一天。”顧思搶著答,不然他舅母要是回了這話,定是帶著斥責的。

古代的家長太愛罵小孩子了,這個舅母還是輕的,村裡其他家長罵兩句動不動就上手。

為此,顧思很感謝舒穎,她有這個時代極難得的溫柔開明。

“咱們西鄉縣學額是多少來著?”柳氏這個時候好奇的問。她一直長在府城,籍貫又不是西鄉縣的,對於這點不清楚。

“我知道錄幾個秀才,十七個!”舒秩舉手搶答。

舒穎看侄子一眼,有些不確定的應著:“我怎麼記得,好像是十個?”

她轉頭去看顧思,舒秩也望著他。

顧思肯定兩人,點頭道:“都沒錯。小縣一般錄七八個,中縣錄十六七個,咱們西鄉縣錄十個。不過這是最終的覆試名額,初場要多成。”

“多成是幾個?怎麼算?”舒家外婆問自己孫子。

舒秩本想拿“十七個”來答,反正顧思都說沒錯了,一定問怎麼算,一下子不會了。

“沒算盤和紙筆的時候,心算可以先算十的成,再算的成。”顧思引導。

舒秩一下子算出來了,高興的很:“加零點九再加十,十六點九個人。”

舒家外婆失笑:“人哪裡有半個?”她望了一眼優秀的侄外孫,再望一眼自己孫子,歎口氣。

顧思都考院試了,舒秩連完篇都還沒有,差距怎麼就這麼的大呢?!

顧思誇舒秩:“算得很準,你現在連乘法都會口算了,可比學堂裡一般的學生厲害了!”

“那當然!”舒秩挺了挺胸,說起自己學堂裡的同窗怎麼怎麼樣笨。

顧思耐心聽完:“不能驕傲,還要好好學,將來考蘇貢生的散館。”

舒秩點頭:“嗯!”還想表現,就問,“那大縣是錄多少人?”

“大縣錄二十一或二十二人。”顧思回應。

舒秩先心算,沒算出來,低頭扳著指頭算:“那初場就是二十八到十人對不對?”

顧思點頭。

柳氏又問:“府學是錄多少?”

府學與每個縣的考生都相關,大家都會弄清楚,顧思回應:“府學沒定額,一般比縣學多十來個。”

舒穎感歎:“聽著多,分下來,每個縣裡也隻有兩個人而已。”

舒家外婆也跟著說起來,大家一時都感歎“要是錄的人多一點就好了”。

大家聊一陣,顧思離開,去書房回想了一下,寫了考試時做自己的文章,給曾祖父看:“第一篇在考場時反複琢磨,記得熟,應該一樣;第二篇有些不記得了。”

背一千四百個字當然難,不過背自己寫的文章,有思路、八股文又有嚴格格式,就好背很多。

要是出了考場就寫就不會錯,他在路上和吃飯都花了些時間,有幾個地方就不那麼清楚了。

試帖詩短,用個心,倒是能記下,現在也能全想起來。

顧家曾祖父拿著看了一陣,高興道:“好,寫的好!這次必中。”

顧思想起歲多他曾祖父院試前的事,忍不住笑了:“我歲多時,你也說你‘這次必中’,可見我這次也未必會中。”

顧家曾祖父聽不得這話,冷了臉,喝斥顧思:“少說不吉利的話!這次必中!”

“好好好,這次必中!”顧思哄他。

顧家曾祖父這才高興了,不好開口讓顧思看他文章,眼睛就往桌子上瞄。

顧思順著他的視線看過去,拿到手裡一看,發現是他曾祖父默出來的院試文章,竟然連一個空隙的地方都沒有。

他感歎道:“曾爺你好厲害啊,竟然全背過了!”他第二篇還空了幾個字,他還是小孩子記性好呢!

顧家曾祖父老神在在的坐著,心裡卻想著:怕被你比下去,考完試一直在背,路上吃飯時也在背,當然忘不掉了。

顧思看過了以後,發現這次他曾祖父思路很好,破題很精彩,真心實意的道:“你這次文章寫的很棒啊?”

“那你覺得我這次中得了嗎?”顧家曾祖父有些急切的問。

顧思考慮了一下,肯定的道:“這次必中!我見過很多院試中了的文章,您寫的這篇與中了的也不差了,水平很好。”

其實中不中,還是看閱卷官怎麼選了,文無第一,好文章又太多,根本就不好評價。

水平到了也中不了啊!

他夫子年紀輕輕就是小元,第一次鄉試就上了副榜,水平是有了,結果呢?夫子書越讀越多,學識越積越高,卻是連考十次鄉試連一次都沒上副榜,一氣之下發誓言不教個舉人出來他就再不下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