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46:紅結單(1 / 2)

“印結費?什麼東西?”一旁的柳氏奇怪的問。

舒家三外婆有些意外柳氏不知道,一想,輕輕拍了一下腿麵:“看我,跟著你爹說習慣了,就是‘讚儀’的口頭叫法,咱們這邊叫‘學金’。”

知府是南方人,遇到什麼事,嘴裡說的詞肯定是南方的傳統叫法,舒家三外公肯定跟著這樣說,時間長了,連舒家三外婆就習慣了說這個。

柳氏一聽就懂了,笑道:“原來是‘贄敬’啊。”

“對,就是這個。”舒家三外婆應著。

顧思跟著孫守聽,也習慣印結費這個說法。這錢有多個說法,有的地方叫“修金”的,有的地方叫“修贄”的,反正就是一個意思。

考中秀才給教官印結費已經是約定成俗的規矩。

舒穎正不知道給多少合適:“我也愁著呢,不知道這銀子準備多少合適,三娘知道嗎?”多了太貴了,少了又不行。

“這都是看碟下菜,教官他們心裡都有數。反正你多備些總沒錯,要是不夠的話,可以從我這裡拿。”舒家三外婆笑著說,想了一下,接著道,“應該十兩就夠了,不會超過十五兩,你至少得備個十五兩,以防萬一。”

舒穎也不懂這個,舒家三外公中秀才時,她年齡還小,且那個時候的印結費便宜,聽後就笑了:“那就好,我夠的,謝謝三娘。”

“咱們這邊印結費多了是多少,少了是多少?”顧思詢問。

給教官的印結費不是固定死的,要去跟教官談,有本事砍價了就可以少交點,沒本事砍價或者教官態度強硬,就要多交。

聽孫守說,他們那邊的印結費,一般少了六七兩,多了一二十兩,有錢人家就得交三四十兩了。

霍昌平說他哥當時交十幾兩,不過學堂裡的人都是非富既貴,家裡都有錢,交的多,顧思也不知道像自家這種情況,要交多少錢。

前側麵時間忘記問大堂伯當時交了多少了,也沒想到自己會一下考中。

“少了也要五六兩,多了十幾兩,家裡有錢的,教官問你要二三十兩你不是也得給?”舒家三外婆這麼些年來,零零碎碎的從舒家三外公那裡聽到一些消息,時間長了知道的事就多了。

顧思聽了這話,放了些心。並不是文教不興的地方就越便宜,有時候偏遠的地方,秀才少更顯得金貴,印結費並不比江蘇浙江那邊的便宜,還要看教官。

“那要是家裡太窮,連五兩銀子都掏不起呢?”柳氏有些好奇的問。

有錢的人家每一科都考,沒錢的人想更進一步,考試費錢還是得考,越考不上家裡越窮。

柳氏家境好,家裡平輩中還沒有考中秀才的,對這種事平時也不是很關注,現在顧思中了,就順口問起。

舒家三外婆嗬嗬笑了起來:“窮了借錢也得給啊,還能借口窮不給錢不成?不然教官不給你用印,你秀才就泡湯了。”

柳氏想問要是人品不太好,借不到錢怎麼辦?一想都是秀才了,家族裡村裡鄉裡肯定都會為他張羅湊錢,賣他人情。

真要有孤家寡人的,願意借秀才錢的肯定比平時多,連銀莊也願意借錢給他,再不成還有同案的秀才,開了口總會有人湊給他,不會被五六兩的銀子給難住了。

“咱們府裡有印結費沒談好,就失了秀才的嗎?”顧思詢問。

三外婆說的不給印結費教官不用印,對也不對,中了的人真要死犟著不給,教官也不可能真不給人用印。

印結費本來就不是官方規定的,是個潛規則,那秀才要說自己家裡窮沒錢,要去知縣那裡狀告教官,知縣也不能判教官贏啊,還不是得給人用印。

不過官官相護這句話可不是說的。

真有這樣沒眼色的人,教官心胸廣闊了,氣一下也就過去了,最多以後給你穿點小鞋;要是遇到不大度的,給上下一說,就會像孫守說的那樣,直接找個由頭,廢了你的名額,提後邊的人上來做補,反正總有人願意搶著掏這個錢。

由頭也不難找,一般都是說你作弊,也有說家世不清白的,鎖了你去枷號。

反正報單沒下來之前,就算考上了也不算真正的秀才,就跟高考過了分數線,沒有通知書不算大學生一樣。

被擼下去了,也有苦難言,同案的秀才自己能交這個錢,也是識時務的,自不會跟教官對著乾去護著不是秀才的你。

硬來的最後一般沒好果子吃。

舒家三外婆想了一下,搖頭:“還真沒有聽說過。誰會這樣莽啊!考上秀才都樂得不行了,還會在惜這點錢?”

“你可彆給我想歪心思,正正經經把這錢給我交了。彆人能交,咱們也能交。就是彆人不交,你也得給我交了。”舒穎聽顧思問起不交的事,怕他不懂利害關係,一個耍小聰明,得罪了教官。

“你放心吧,我哪裡不知道輕重?當了秀才,以後幾十年不知道要賺來多少。”秀才有些像現代以前的鐵飯碗,除非你懶,否則怎麼都有不錯的收入。

舒穎知道兒子穩妥,聽了這話就放了心。

幾人又談起給廩保和學政的錢,廩保好說,主要是學政。

舒穎在這一點上很是拿不定主意:“按說給大宗師應該比教官多一點,不過多多少是個合適的?少子怕他生氣,多了又……”太貴舍不得。不過後邊這話舒穎也不好意思說出來。

這是舒家的婆子進來說:“師爺說和要客人出去吃飯,中午不在家裡吃,不讓準備。”

顧思立刻起身:“三外婆我先出去,一會兒送客。”不認識的話還好,都知道人家是閱卷官了,怎麼也得有禮貌一點。

舒穎心思也走了,想去前院,畢竟這事主要還是要跟顧家曾祖父商量。

舒家三外婆看出來,便道:“這個要看大宗師下人是什麼性子了,打聽一下彆人給多少,比著給不會差了。”

顧思出了二門,就見大門開著,他快速跑出大門,看到車已經過來了,吳舉人正在上車,曾祖父正站在一邊送人。

“叔爺你要走啊,下次再見。”顧思上前行禮。

吳舉人笑著點頭,舒家三外公揮手:“回去吧,外邊曬得跟什麼一樣。”現在天氣熱了起來,不到中午太陽也毒辣。

顧思也沒走,堅持看車子走了,才跟著曾祖父進去。

舒穎在門後叫顧思,顧思過去開了二門:“吳舉人已經走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