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思太喜歡這個回答了,沒有反駁否定,隻有正向的引導和鼓勵,他笑道:“那你知道明礬是個什麼樣的東西嗎?”
明礬不止是大夫了解的多一點,一些常識廣博的讀書人也知道,因為考舉人進士,要知識麵極廣,醫、律、兵、數、天文、地理……
很多讀書人可能沒考上舉人進士,但這方麵的書卻是讀過很多的。
“明礬可以藥用,有毒性,你想了解清楚一點,要去找大夫。”舒家三外公應著,好奇,“你問這個有什麼用?”
“好像聽誰說過這個能防病,不知道真假。”顧思回應。
兩人聊著,一會兒就到了府衙裡。
孫知府還在後院裡,沒過來二堂,顧思等了一會兒,才聽說他到了。
顧思過去求見,把信交給孫知府:“您送家信的時候,麻煩一起送過去。”
路程太遠,很難找到合適的送信人,這信給誰也沒有給孫知府來得安全來得快。
孫知府接過來以後,看了眼封口,問:“裡邊寫的什麼?”
“就是一些日常和院試成績,還有防疫病的一些猜測。”顧思回應。
“防疫猜測?”孫知府很感興趣的問,“我能看嗎?”
顧思:“……”你是我沒有想到的家長。
這孩子的信,隨便看禮貌嗎?不禮貌啊!
隻是古代的家長開明起來開明,□□起來□□的很,顧思回答:“已經封了,我再寫一份詳細的給您。”
孫知府道:“太麻煩了,直接拆開看就行了。”
話雖如此,孫知府卻沒有動手,隻是望著顧思。他並不是真的想拆這信,隻是想看顧思怎麼應對事情。
“那我幫您拆吧。”顧思自然的從孫知府的手裡接過信封拆開,拿出了最後一封來,遞過去。
孫知府接過來,看顧思低頭裝其他的信,臉上有了點笑意,看起來。
這封信並不長,孫知府看過以後,神色卻認真了起來,抬頭問顧思:“你看過很多醫書?”
顧思在府裡時基本都在舒家住著,日常讀過什麼書容易查出來,在這一點上不好撒謊,也不好訓導彆人,搖頭道:“簡單翻過幾次,這是看了史書後,考慮過這個問題,才這樣猜測。”
孫知府感歎顧思心思的縝密,手一揚:“那你再寫一份詳細的給我。”
顧思立刻伸手接過,應道:“好。”這個時候,他也不好說他下午天涼了就要回老家,隻能快速把這件事辦了。
孫知府突然問:“需要什麼幫助嗎?”
顧思要去醫館裡請教大夫,不過那些有名氣的大夫都忙的很,哪裡願意見他?又哪裡願意好好跟他講?
他需要府衙派了一個衙役跟著他一起去,這樣很快就能辦完事了。
不過直提出來就是沒有眼色了,他搖頭:“我一會去齊大夫那裡,向他請教一些疑惑就可以了。”
齊大夫就是一直給顧家曾祖父看病的那個大夫,和舒家三外公比較熟一點,去他那裡方便一點。
孫知府聽了後,寫了張紙,蓋了個印,遞給顧思:“你拿這個去吧。”
顧思一看,上邊豎著寫了八個字:
府衙辦事
全員配合。
有了這個東西,去哪個醫館找哪個大夫都是直達通行證了。
顧思道了謝,出了二堂,和舒家三外公說聲,先去了齊大夫的醫館。
醫館的人認得顧思,已經知道他中了秀才,見他來了熱情的很,直接讓顧思先進去了。
顧思詢問明礬的效用,齊大夫聽了後先講了效用,而後搖頭:“明礬並沒有防疫病的功效。其他的病外用的話,也沒聽說有什麼好的功效,它並不常用。”
顧思也沒有失望,用明礬消菌殺毒就不是個常用法子,他隻是想著這裡是古代,或者有什麼方法而已。
“那有什麼消病氣的法子嗎?”顧思最後問。
“消病氣?”齊大夫想了一下,回答,“一般就要離有病氣的人遠一點,這是最好的法子了,有些病家裡灑點石灰也好,再沒有什麼比離病人遠一點有用的法子了。”
顧思出了齊大夫的醫館,站在樹蔭下想:到底是要把寫給孫守的防治方法擴充一下,寫的更詳儘交上去就回老家,還是多在府城裡待上兩天,做調查了寫一份再交上去?
按感情來說,交了就回老家最好,不要讓家裡人多等。
理智上覺得,孫知府應該不是隨便的讓他寫這個東西,或許真有疫情能用上,能救幾條命。
顧思糾結的時候,遠在江蘇的孫守午睡剛醒。
他是聽到敲門聲醒的,等了兩下沒聽到動靜,想著這會兒下人沒醒,就起身去開門。
一開門,看到陸千盛滿頭被曬出來的汗,手裡提著柳枝和紅布條,有些意外:“你拿這些乾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