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思正擔心舒穎會像彆人家長那樣,舒穎開口了,臉上笑著,語氣認真:“你嚇唬她乾什麼?”
舒穎覺得,不管孩子聽沒聽到,還是要說清楚,免得真聽到了誤會。
顧寧聽到舒穎的話後,這才轉過頭去看母親,臉上帶了點委屈。
舒穎連忙把顧寧抱到了懷裡,安慰她:“不怕不怕,娘不會不要你的,你十三娘嚇唬你呢!”
“哇~”顧寧一被安慰,心裡的恐懼放大,一下子大哭了起來,傷心極了。
舒穎心疼了,一邊摸她頭一邊輕聲哄:“你十三嬸騙你呢,你不要信,娘隻是去照顧哥哥,明年過年的時候就帶你一起去府裡,不害怕啊。”
她越安慰,顧寧哭的越傷心,舒穎隻好又帶了點埋怨的對顧十三娘道:“你騙她做什麼,她還小,會害怕的。”
顧十三娘見顧寧哭了,連忙笑著道歉:“唉呀,嬸娘逗你玩呢,你娘不會不要你。”
顧思也在旁邊安慰:“網網不哭啊,明年一定帶你去府裡,以後我們在哪裡你就在哪裡了。”
看顧寧哭的傷心,顧十三娘慢慢的也察覺自己說錯話了,很不好意思自己把孩子惹哭了,哄了幾句,就帶著女兒離開了。
顧思覺得,舒穎真和彆人的娘不一樣,在感情上,她從不會故意說/做打擊孩子的話和事。
在現代都有很多家長這樣開孩子玩笑,並不覺得有什麼。
哪怕是覺得不妥當了,為了大家之間的關係和麵子,也不會當孩子的麵說大人的不是。
他對著曾祖父點頭:“我娘的確會教孩子。”哪怕沒有他,娘親生了彆的兒子,最終也會教的比一般孩子好。
顧家曾祖父忍不住感慨:“你要是有個弟弟就好了。”
顧思不出聲了。現在沒有人丁稅,百姓能養得起的,都是放開了生,孩子至少生三五個,兒子至少生兩三個。
奶奶見了麵就催生,娘親怕分心影響他學習,不想再生了,心裡還是覺得兩個兒子好。
顧思以前覺得,生不生是父母事情,加之前世處在獨兒子女多的環境裡,沒想過這個問題,從來沒就這件事發表過意見。
現在他覺得,的確是兩個兒子好一點,古代醫療太落後,隨便一個病都能要人命,隻有一個兒子,要是生個病掛了,女兒一嫁,就隻能孤獨終老了。
“有妹妹也不錯,你彆想了,我娘都三十四歲了,再生孩子太危險。”三十四在這裡絕對是高齡產婦,成親早的,兒子都快娶媳婦了。
顧家曾祖父咂了一下嘴:“得隴望蜀啊!”
顧思打開箱子,取自己被收起來準備帶走的毛巾牙刷等物,顧家曾祖父見了,想起重要的事:“快,彆收拾了,咱們出門去打你大伯和趙廩生。”
“做什麼?”顧思疑惑,曾祖父給他們說過宴席的日子,大伯是自家人不用發帖子,趙廩生的關係不到發帖的程度。
“去請教一下他們歲考的經驗啊,我剛才太急了沒想到。你趙家的外曾祖,次次歲試一等,我去求他,他一定願意教你。”顧家曾祖父在顧思進二院的時候,已經想到了好方法。
“啊,等我三外爺回來,問他就行了啊。”現在天已經涼下來,顧思跑了半天卻不願意再跑了。
“哎呀,我都不記得你三外爺進學多少年了。他要是進學三十年不考了,怕是都忘了,反正多聽聽彆人的意見最好了!”
顧家曾祖父說著出了門,見顧思還沒跟上來,催促他:“你快點!”
“你等我拿兩把扇子嘛!車夫要是走了路上好扇風啊,我剛都給他說不再出去讓他回衙門去了。”顧思找到扇子,快速的跑出去。
兩人出去,見車夫沒走,正在陰涼處坐著抽旱煙,剛好讓他帶他們過去趙廩生住的地方去。
兩人找到了趙廩生,看到趙廩生心浮氣躁的在屋子裡揮扇子,顧大伯正在安慰他:“你次次一等,彆擔心了。”
“那這位大宗師是新的,我沒在他手下考過,要是沒考好,失了廩生資格呢?歲貢就要輪到我了,要是這次不是廩生,失了歲貢怎麼辦?”趙廩生反問。
顧大伯這兩天已經勸的嘴乾了,求助的望著兩人。
顧家曾祖父見了,想起自己剛才,笑著走進去:“真是各人有各人的煩惱。”
趙廩生停下手,長歎一口氣:“人心有所求,便不得自在。”
顧大伯聽得耳朵要起繭了,順口接過:“這可不是一次平常的歲試啊!”
“這是榮耀,是事關祠堂前兩根柱子的事啊!”顧思跟著接口打趣。
趙廩生聽了,忍不住失笑:“我才沒有那麼不要臉!”
秀才考上舉人就可以在祠堂門口豎舉人旗杆了,秀才豎不得。
不過就跟副貢會掛“副進士”的牌匾一樣,現在有些貢生也會在祠堂前豎“貢生旗杆”。
“不要臉的人多了,不要臉就成臉麵了。”顧思調侃了一下這類人。
趙廩生被逗得笑起來,對顧家曾祖父道:“沒想到你這曾孫還挺有趣。”
說完,他又輕歎口氣,對著已經走到桌邊的顧思道:“這可不是‘兩根柱子’的事,是候補訓導的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