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重男輕女,也不對,說誰重男輕女,也不能說舒家重男輕,看他外公外婆把五舅過繼出去,卻沒有把娘親賣了就知道,舒家不是個重男輕女的。
以現在人思維想,把兒子過繼給有錢人家去過好日子,比把女兒賣了好。可在古代,彆說一個女兒了,就是三五八個女兒也抵不了半個兒子,哪怕舒家已經有了個兒子,也抵不了。
嗯,這中間當然也有借李家錢的原因,說起來是人家要買兒子不要女兒,也不能說舒家不重男輕女,不過舒家要比一般人家好很多。
“那我六伯娘怎麼沒有裹腳?”顧思問。
“你六伯娘娘家,以前窮的很,要下地乾活嘛,就沒裹腳,後來家裡一下子富得很時,都來不及了。”顧奶奶對這個了解的很。
“那我十一娘呢?”顧思問。
顧奶奶應:“你十一娘家裡疼她的很啊,她一哭,就沒裹成。”
顧十一嬸這個時候,爬在窗子邊上,遠遠的笑道:“我家裡是我爹說了算,我娘說一句話都不管用,我爹疼我,我隻對著他哭,他看我可憐,就做主不讓我裹腳了,我娘也沒法子。”
“那十三娘呢?”顧思越問,越覺得,好像不裹腳的,都集中在他家裡了。
“你十三娘是家裡老來女嘛,她大哥都成親了,才有得她,家裡五個男娃,一個女娃娃,哪裡舍得啊?你十三嬸對著哥哥爹娘哭,就沒成。”顧奶奶對家裡這些事清楚的很。
“那三爺家我姑呢?”
顧六伯娘這個時候過來了,接口道:“我娘腳沒裹好,走不了路,當時不是村裡有兩個女娃娃裹腳都死了嘛,咱們家裡那時就你姑一個女娃娃,都怕出事,就沒裹啊。”
顧思訝異極了:“我三奶的腳不是生病才不方便嗎?”他一直聽說是生病不方便啊。
而且三奶是曾爺長媳,長發媳都受重視,誰家娶長媳會娶一個有些不方便的?他也沒聽說三奶娘家地位比顧家高很多,那麼娶的時候肯定是好的,那肯定不是裹腳的原因了。
“是生病了不方便,但那也是當年裹腳沒裹好,年輕時看不出來,老了一有病,就越加明顯了。”顧奶奶解釋。
顧思聽六伯娘沒有反駁,覺得這話應該是對的。
他繼續問:“那我九奶和我大小姑婆呢?”
她有兩個姑婆,小姑婆嫁的不遠,可表叔是做生意的,她就跟著兒子在長安,從來沒有見過。
“你九奶家裡都是女兒,那時沒男兒下地乾活,就讓女兒下地了,等家裡生了兒子時,也過了裹腳的好時候了。”
“你姑婆吧。”顧奶奶偷偷湊近顧思,小聲道,“你爺他爺那個時候,認識一個八大貴族裡的人,想把女兒嫁過去呢,人家八大貴族裡不興裹腳,你兩個姑婆就沒裹,結果還是沒嫁成。”
顧奶奶這悄悄話說的,對麵屋子的顧十一嬸都能到,和沒說也沒區彆。
家裡問了個遍,顧思也了解了,感慨道:“這不裹腳的,都湊到咱們家了。”
“可不是嘛!”顧奶奶一拍掌,“你以為你十一嬸為什麼要嫁這麼遠?還不是因為打聽到咱們家裡女人不裹腳的多,來了少受欺負,才嫁進來?”
顧十一嬸是家中長女,也就一個弟弟,娘家比顧家有錢,就是沒有讀書人,沒顧家有地位。
顧思對於這個“遠”字不發表意外,反正在這裡的人看來,隻有嫁到挨著的村子是近,隔上兩三個村子,走路半小時以上不好回娘家,都是“嫁得遠”。
他現在也明白過來,家裡女人不裹腳的多,也不是巧合,是“媳婦娘家們”特意下的選擇。
他向舒穎求證:“你當時嫁給我爹,也有這個原因?”
“那當然。”舒穎回答,顧家家風少有的開明,遇到不容易。
顧思攤手,對顧奶奶道:“那奶啊,你看,你沒裹腳,大家都沒裹腳,這輩子不是活得好好的?”
顧奶奶還是不放心,想說服顧思:“可是會被罵的啊!我當時年齡小,不知道,就沒給你姨婆她們裹腳,後來她們怨我很長時間呢,彆人都笑話她們。”
顧思可是知道那兩個姨婆的,嘴碎的不行,說話不想後果,隨便承諾,大姨婆還又懶又奸,愛抱怨的很。
總之,小姨婆還行,大姨婆人品不行。
“那你又不是她們娘,還管她們裹腳!難道要她們裹了腳,你一個人侍候一大家子?偷懶也不是這樣愉的啊!”
顧思語速很快的反駁,顧奶奶高興的一拍手:“我怎麼沒想到這樣說她們啊,下次你大姨婆再提這事,我就這樣說。”
顧思趁此道:“那你看,彆人笑話你們,你們不也活的好好的?不用管彆人怎麼說嘛。家裡人都不裹腳,我妹不裹腳也行。”
顧奶奶沒被說服,不過礙於顧思的麵子,不得不順著他:“就怕你妹到時候怨你娘啊。”
“娘,你一定要給妹妹裹腳嗎?”顧思問舒穎。
舒穎遲疑著,她一麵怕不裹了顧寧以後怨她,一麵又怕傷了顧寧。
“我不想給妹妹裹腳。”顧思堅定而認真的說了這句話。
天已經黑了,隻有一點月光,隱約能看到人的表情,舒穎感受到顧思的態度,更傾向於不裹腳了。
但她還不能答應下來,怕自己到時候反悔,想再認真考慮一下這件事,先應著顧思:“好,娘記得你的想法了。這個不急,再說。”
顧思在這些年的生活裡沒有遇到過裹腳,也沒問過,正想問裹腳是怎麼裹,顧奶奶又催生了,對舒穎道:“你再生一個兒子吧。”
舒穎無奈:“娘誒,我這年齡,彆人都要給自己兒子說親了,我還生什麼啊。”
說起親事,顧奶奶就道:“這幾天很多人都問我呢,要不咱們先給咱娃看著?”
“急啥急,你還怕他找不到媳婦?!他想要讀過書的,這十歲的姑娘有字識全的?”舒穎這些年早摸到了對付顧奶奶的方法,不想讓她管什麼事,就把口氣放硬一點,這還是從顧姑婆身上學到的。
顧奶奶渾不在意的道:“女娃娃讀書有什麼用?又考不了秀才,有這時間多乾點活去了,孩子識字也有先生教呢。”
讀過書又不怎麼乾活還教顧思識字的舒穎,已經對顧奶奶一點心眼都沒有、說話不顧忌這事沒半點反應了,左耳進右耳出。
她隻叮囑:“有人問,你隻管說要讀過書的,讓他們介紹。隻識幾個字也不行,要會寫文章會算術的。”
“對!就這樣說!”顧思在一旁肯定道。
顧奶奶又絮叨了幾句,繼續催生:“彆人四十多都有生的,你才三十出頭嘛。”然後說了一堆誰家孫子都有了還生了小兒子等,誰家兒子少最後差點絕後了等。
舒穎隻強調最重要的事,顧奶奶雖然嘴上心裡都不認同,等彆人再問時,她還是說要找識字會算術的姑娘。
鄉間本來識字的女孩就少,適齡的更少,聞風而動急著搶先機的,基本上都比顧家條件差,兒子都不一定讀過書,更彆說女兒了。
這一下子,都把來問的人給擋了回去。
自然還有顧三奶顧九奶顧思的各位伯娘來問,舒穎都是這麼個說法。
她現在是秀才娘了,大家一麵覺得舒穎這條件太高,一麵又覺得理所當然,笑著說自然要挑好的。
隻顧十嬸不死心,笑著對舒穎道:“這沒讀過書的也有好姑娘嘛!”
舒穎也笑著應:“好姑娘那麼多,我在好姑娘裡挑一個讀過書的,怎麼了?”
顧思現在成了秀才,舒穎現在說話都硬氣了,不想委婉的時候就軟刀子反擊過去,不會像以前不出聲了。
當然,先後也有兩個媒婆過來,一個給顧思說秀才家姑娘,一個說秀才家的孫女的。
舒穎對著兩人都是一樣的說法,笑道:“他還小呢,不懂事,說什麼要讀書明理不裹腳的姑娘,我這也不好打擊他說他癡心妄想,隻能等他大了自己懂道理了改了這想法,現在卻是不好強迫他。”
讀過書的再少也有,不裹腳再少也有,可既讀過書又不裹腳,漢人裡那是鳳毛麟角了。
除非找皇室的人,或者在皇室同源的八大貴族群裡找。
彆說一個小秀才身份根本夠不上人家,就是八大貴族群裡有那極落魄的,也大都住在京城,互不認識,根本沒一點戲。
舒穎先說了顧思小不懂事,又說了他癡心妄想,媒婆倒是不好說什麼了。
隻是媒婆看了一眼舒穎的大腳,心裡忍不住嘀咕:你自己大腳,連孩子都帶壞了。
顧家這樣的態度,一個媒婆見顧思現在沒找媳婦的意思就走了。
一個就勸道:“你是他娘嘛,你當然做得了他的主,咱們大人要為孩子著想……”
然後說了一通道理。
舒穎隻為難道:“以前我是做得了他的主,現在他成了秀才,主意又大,我自然要聽他意見了。”
這個媒婆難纏,舒穎都把顧思拉來了,顧思隻說了一句話就走了:“要會做文章的,你五六年後再來。”
媒婆無語了,五六年後那麼遠,鬼知道那個時候是個什麼樣子了。而且這話怕也是個托辭,不是真心。
她見舌燦蓮花也說不動顧家人,隻好無功而返,嫌顧顧思條件太高,心裡發了狠:你叫我五六年後再我就真的五年後再來,到時候找個讀過書你家配不上的看你怎麼說。
反正顧家門子裡的婦女在一起聊天的時候,都是嫌棄舒穎找兒媳婦的條件太高的,自己想說媒的心思沒達成。
然後又道:“她養了個秀才兒子,這樣選兒媳婦應該是有道理的。”要不以後給家裡孩子說親,也挑會識幾個字的?
“那肯定有道理啊!男人都說藝多不壓身,女人也是一樣。”
談完了這個,她們又談起了顧思教大家洗手的事,後來又說到裹腳:“他都是秀才了,還想娶個不裹腳的媳婦,都不怕人到時候笑話他。”
“他都是秀才了,誰敢笑話他啊!”
“怎麼不會啊,有人都笑話馬皇後呢,哪裡會不去笑話一個秀才娘子?”
關於顧寧裹腳這件事,顧思認真的考慮過,也怕顧寧被社會同化,到時候怨上他。可他一個現代人,真的做不出明知道這種事是陋習的情況下,還讓自己妹妹去受罪。
況且他一定會教妹妹讀書,還會適當的教她學一些現代的想法,心防將來不要被夫家欺壓或者pua。要是真裹了腳,以是妹妹明理了知道這不好,或許會更怨他。
既然裹不裹腳都會有被怨的可能,那還是不裹的好。
要是大環境裹腳的少,不歧視沒裹腳的人,那該好多?
顧思想到這裡,忍不住想:環境都是要人創造的,除非他考上舉人進士,將來位高權重,才有可能改了這一點。
這也太遙遠了。
他找了一個機會,問舒穎:“娘,裹腳到底是怎麼裹的?”
上次聊到半截,顧思去上廁所,回來家裡人都散了,他第二天忙著教家裡人寫字,傳授經驗,沒來得及再問。
來了古代一回,這事也了解一下,寫一遍文章記錄下來,過個一二百年,也能成為文獻資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