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來,老唐家的日子還愁紅紅火火嗎?
多好的日子啊,就這麼被許老太太和唐德良生生給作沒了,連帶唐德中一家三口的好日子也跟著飛了。
就為了這事兒,村裡的老人連連教導家裡的孩子,尤其是兒子、孫子:
結了婚的,就對老婆好一點,拋棄糟糠之妻,要天打雷劈的。
夫妻總是原配的好,外麵搞的花頭都是敗家,會散福的。
誰要敢跟唐德良似的,在外麵做了對不起媳婦的事兒,彆怪他們這個家不認他。
老唐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想要有好日子過,老老實實守好自己的原配才是最要緊的。
村裡人說的這些話,老唐家的人當然都聽說了。
唐德良生活在城裡,影響還算小一點。
不像唐德中一家子生活在村裡,天天聽著這樣的話,紮心紮得心都成了篩子。
許老太太更彆提了,哪怕許老太太生活質量不能活得跟皇太後似的。
但在家庭地位上,許老太太覺得自己就是老時候妥妥的皇太後。
整個家裡,誰敢不聽她的話?
在整個村兒裡,哪個老頭子、老太太不羨慕她在家裡的地位?
陳婕和唐德良一離開,許老太太就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有了。
錢沒有了,就連許老太太最引以為傲的家庭地位,也跟著一起沒有了。
陳婕還在的時候,許老太太可以說是作威作福。
陳婕不在了,吳佩琴又不是包子,許老太太還能向誰作威作福?
陳婕還在的時候,為了許老太太從陳婕口袋裡摳出來的錢,
小兒媳婦至少麵上對許老太太是千依百順,一口一個“媽”,叫得又親又甜。
陳婕不在了,錢也沒了,小兒媳婦對許老太太的態度隻能一般般。
畢竟隻靠許老太太在田裡乾的那點農活的產出,實在是值不了幾個錢。
要說許老太太還給帶孩子,小兒媳婦馬上表示,
隻要許老太太舍得,她可以把兒子送回娘家,讓她親媽帶。
但是許老太太舍得自己一手帶大的小孫子嗎?
不舍得。
所以許老太太已經沒有什麼可讓小兒媳婦圖的了,小兒媳婦對許老太太的態度當然是特彆有限。
沒了陳婕在老唐家,許老太太在老唐家哪兒還有什麼地位。
曾經因為唐元飛這個大孫子的關係,許老太太明知道吳佩琴就是個三兒,
她除了偶爾會給吳佩琴一個白眼之外,從來沒有像苛責陳婕一樣苛責過吳佩琴。
後來因為吳佩琴的關係,導致陳婕跟唐德良離婚,
致使許老太太在老唐家的地位不保,老唐家的生活質量嚴重下降之後,
許老太太再見到吳佩琴這個女人,哪兒還有以前的態度。
不過小兒媳婦表示了,不管許老太太如今對吳佩琴是什麼樣的態度,
作為大兒媳婦,吳佩琴該孝順許老太太的,那是一個都逃不掉。
像這次許老太太受傷了,一旦確定了要住醫院的話,
小兒媳婦都打算好了,唐德良跟吳佩琴不但要掏一半的錢出來,
許老太太住在醫院裡需要人照顧的這段時間,唐德良跟他們家也是兩家一人一半的時間來照顧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