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唐元飛這個當弟弟的同樣也能跟著有一個好前程。
可以說,重男輕女的唐德良之所以這麼喜歡唐臻臻這個女兒,
就是受了吳佩琴的這種熏陶,有了培養一個女兒搏晚年的想法。
假如把唐臻臻這個女兒養“好”了,自己就可以有一個好的晚年可過。
這對唐德良來說,自然是有利可圖的一筆生意。
靠著唐臻臻這個女兒起來了,不但自己有好日子過,
就連唐元飛這個兒子以後的日子都有了依靠,買房子、買車子、娶老婆、生孩子,都不用愁了。
這麼好的事情,唐德良怎麼可能會拒絕。
一直以來,吳佩琴都是這麼說服唐德良的。
事實上,這些不單隻是吳佩琴說服唐德良的言辭,
實際上,她自己也是這麼想的。
可想而知,在女兒和兒子之間,吳佩琴一點都不想做一個選擇。
她福氣好啊,一胎生了兩個,有兒有女,湊成了一個“好”字。
依照他們花國人的老思想,兒子肯定是不能放棄,必須培養下去的。
尤其是兒子跟女兒之間,兒子的成績原本就比女兒的優秀。
不管是重兒還是重女的角度,又或者是從成績上來做選擇,
唐元飛都當仁不讓,是唐德良和吳佩琴的首先。
但是一想到未來的好日子,吳佩琴也不敢放棄唐臻臻這個女兒啊。
吳佩琴跟她的兄弟之間,她的日子過得最好。
自然而然的,由己推彼,吳佩琴實在是不敢斷定,
以後唐元飛的日子就一定過得比唐臻臻的好,唐臻臻會不如唐元飛。
哪怕現在,唐元飛的成績比唐臻臻好了不止一點點。
在學校裡當學生的時候,成績當然是最重要的。
問題是出了社會之後,學校裡的成績就未必一定能作數了。
隻不過是當學生的時候,成績好的人出了社會更有可能找到好的工作而已。
什麼事情都是可能,不是一定的。
衝著這個未知數,好不容易自己的手裡抓著兩張牌,
有雙倍的機會去贏自己下半輩子的好日子,吳佩琴哪兒肯輕易地扔掉其中一張牌。
可以的話,吳佩琴隻想牢牢地抓住自己手裡的牌,抓得越牢越好。
有了這個決定之後,吳佩琴當然得努力,想辦法把這個決定變成現實。
如果唐德良還跟之前似的,得過且過,沒有上進心,
待在廠子裡守在那個位置上,過一天混一天,那麼吳佩琴的決定也是白決定。
但是自從廠子把唐德良給開了之後,陰差陽錯的,唐德良反而找到了一份工資不算低的工作,
這也算是錯有錯著,他們一家人的日子竟然有了盼頭。
這是多好的一件事情啊。
在唐德良的工資沒有五千塊錢之前,吳佩琴從來沒有動過要上班的念頭。
既然唐德良的工資已經那麼低了,哪怕自己願意出去找工作,
她每個月的工資也不可能比唐德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