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來算去,兩個人的工資加一塊兒,都沒辦法同時供兩個孩子上大學。
既然如此,她還不如乾脆放棄掙紮,原來怎麼樣,現在還怎麼樣,保持不變呢。
至於唐臻臻這個女兒一定要怪她的話,她也沒有辦法。
直到唐德良找到了這份工資五千的工作,吳佩琴算了一筆賬,
突然覺得,兒子、女兒上大學的問題,好像有了那麼一點轉機。
雖然女兒、兒子上高中的費用比義務九年製高出了不少,
但再怎麼樣,隻要兒子、女兒好好考,報學校的時候彆出什麼讚助費,
單隻交學費的話,那麼唐德良四個月的工資可以支付兩個孩子一年的學費。
那麼唐德良其餘八個月的工資,也就是四萬塊錢,就可以攢下來,給兩個孩子念大學留著。
三年高中,意思是,唐德良可以攢三個四萬,也就是十二萬。
十二萬供兩個孩子上大學,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問題。
畢竟孩子上大學之後,她跟唐德良還是依舊在賺錢的。
這些錢都是兩個孩子念大學的學費。
唐德良的工資呢,全用來攢成孩子以後的學費。
吳佩琴自己每個月兩、三千的工資呢,應該可以應付一家四口日常的開銷。
還有一點就是,唐臻臻跟唐元飛都是學生,學生可是有寒暑假的。
兩個假期加在一起,整整有三個月的時間呢。
換作以前的話,吳佩琴肯定是舍不得的。
誰都知道,暑假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寒假則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
不是受這種天氣的影響,學生哪兒來的兩個三月假期啊。
自己的孩子自己心疼,吳佩琴從來沒有讓兩個孩子趁著假期去打工的想法。
那個時候,他們家又不是沒有條件,不缺孩子打工的那點零花錢。
自然而然的,吳佩琴便沒有動過這個念頭。
現在不一樣了,以前不是沒有這個條件,現在就是沒有這個條件了。
以前有陳婕這個移動的提款機,彆說是讓唐臻臻和唐元飛去打工了,
一到了假期,兩個孩子有空的時候,
吳佩琴口袋裡放著大把從唐德良那兒“摳”來的錢,帶著兩個孩子要怎麼浪怎麼浪。
如今沒了陳婕這個移動提款機之後,大家就得自覺、老實一點。
彆說是浪了,吳佩琴都已經把兩個孩子的假期時間算上,
準備一家四口隻要條件允許,都積極開工賺錢,一個都彆想跑。
這麼一來,唐臻臻這個女兒,唐元飛這個兒子,這兩個孩子,
吳佩琴才不用做選擇,可以讓兩個孩子一起上大學。
這是吳佩琴糾結了好幾天,想出來的最好的辦法了。
哪怕再不喜歡上班,再不樂意乾活,
為了能夠安享晚年,吳佩琴隻有拚了,苦一苦兩個孩子高中外加大學這幾年時間。
隻要熬過這幾年,等兩個孩子畢業走上社會,參加工作,
哪怕她一時半會兒還完不成人生目標,至少她可以辭職重新回歸家庭,不用再上班了。
孩子們自己上班了,那麼自然就該自給自足,不再當伸手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