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啟發思想(2 / 2)

明末逐鹿天下 風嘯木 10598 字 8個月前

李文韜聲音洪亮的說道:“律法就是秩序。

從人類蒙昧之時與民約法,到有成文的法條出現。

這代表著秩序逐步被建立。

隻要朝廷維護法律的公平,朝廷就能有序的發展。

凡是破壞法律的人,那都是亂臣賊子。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我希望今後所有法家弟子,都能維護律法的公平公正。”

蘇河聽著李文濤的法家思想,這人學問不高,但有著一股正氣。

隨後又有墨家、縱橫家等學者上台。

這些學者講述他們的學問,所說的思想,有一定的推陳出新,但感覺與時代脫節。

蘇河推動諸子百家思想再次複蘇,他是想再現百家爭鳴的場景。

現在看來,取得的效果不算好。

這些人搞出來的諸子百家思想,蘇河總感覺其中有一股暮氣。

一名穿著布衣的年輕學者想要上台。

台下有人嗬斥道:“李文秀,你既不是諸子百家學派,又不是人文大學的學生。

你一個工程學院的學生,不去造你的自行車,為什麼要來參加屬於我們學者的聚會。”

他語氣毫不留情,可見與李文秀,有著極深的矛盾。

李文秀沒有理會這個人,憑他強壯的身體,硬擠上了台上。

他無視台上正在準備發言的學者,用手指著台下說道:“你們年紀不大,思想已經是老古董,隻知道照本宣科,不看社會的變化。

古代是什麼樣,那時是隻有貴族識字,官位代代相傳的時代。

百姓們根本不會了解這些思想,隻知道埋頭種地。

古代先賢思想的核心,就是為了維持官員群體的穩定,根本不在乎底層百姓的死活。

其中以儒家效果最好,成為所有王朝的選擇。

法家代表著秩序,約束底層的百姓,這才有了外儒內法,法家有機會代代傳承。

看著曆朝曆代,底層百姓的生存狀態,就知道我所言不虛。

現在是什麼時代,是所有人民智大開的時代,朝廷已經不再采納愚民政策。

已經擺脫愚昧的百姓,他們不會相信你們的思想。

前往各地做生意的商人,他們不會相信你們的思想。

工廠裡的工人,他們不會相信你們的思想。

隻有部分官員,喜歡你們這些思想。

你們這些老古董,全都過時了。”

台下的眾多學者,聽著李文秀的發言,有人氣的直哆嗦。

很多人在台下怒罵,準備把李文秀趕下台。

蘇河給侍衛們示意,讓他們過去維持秩序,他準備聽一聽李文秀的學說。

李文秀看到台下隻是怒罵,連一個把他趕下台的人都沒有。

他狂笑兩聲道:“你們這一群鼠輩,隻是寫幾篇不明所以的文章,就以為自己的本領極大。

眾人皆醉我獨醒,我才是時代的弄潮兒。

我發現先賢的思想,全都是恥於言利。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利之一字,道儘了世間百態。

利民,利國,利天下,以利治國,才能築就大華王朝萬世不朽的根基。”

李文秀語速極快,他分彆從利民,利國,利天下三個方向,闡述著他以利治國的思想。

李文秀剛說完他的思想,立刻就有學者忍不住。

他們高喊著:“君子厚德載物,怎能以銅臭治國,小人才言利。

真讓這小子得逞,朝堂上全是貪官汙吏,不會再出現為民請命的人。”

很多人極為憤怒,想要衝上台暴打李文秀。

李文秀看到自己惹了眾怒,他機靈的跳下台,憑借強悍的身體,從人群中擠了出來。

蘇河看這些學者的學生,他沒有發現賢才,但這些人的學說,為他提供了一些靈感。

特彆是李文秀的學說,對蘇河的觸動極大,讓他放下了對資本的成見。

諸子百家的思想,有些方麵確實跟不上時代。

最精華的思想已經成為文明的一部分,融入社會的各個角落,不需要朝廷刻意推動。

隻有法家最特殊,朝廷必須要維持法律的公平公正。

李文秀以利治國,這種說法太過露骨,內核就是以資本為主。

蘇河覺得這段時間,他完全是多慮了。

資本確實有著極大的缺點,但它真的能讓一個國家,快速強大起來,並能調動所有人的力量。

這條道路已經被證明,能一直走下去。

但太過露骨,不利於朝廷的統治。

蘇河決定以資本為核心,加漢人至上這種思想輔左,經過些許修飾之後,成為大華主流思想。

他想到這裡,就準備離開彩鳳閣,召集人才完善這個想法。

蘇河突然聽到台上,傳來口音及重的漢語。

“多謝大家,給我發言的機會。

我是倭國學者山上鳩夫,現在在人文大學留學。

見識到大華的繁華,我認為倭國人想要有所作為。

隻能脫倭入華,內附成為大華王朝的一部分。

這樣才能把國家從德川幕府殘暴的統治中救出來。”

山上鳩夫剛剛說到這裡,一名紮著丸子頭,穿著木屐,倭國武士打扮的人。

他立刻跳上台,一拳頭就把山上鳩夫擊倒在台上。

“你這個賣國賊,我們來大華學習,那是為了什麼?

我們是要學到本事,回國之後發展我們的國家。

你這個投降派,我要打死你。”

山上鳩夫大聲喊道:“河野小犬,你快住手,這裡可是大華王朝,不是在江戶。”

河野小犬無視山上鳩夫的話,依然對他拳腳相加。

倭國留學生立刻分成兩派,他們在彩鳳閣打了起來。

學者辯論會發生鬥毆,再也沒有辦法進行下去。

彩鳳閣的管事,立刻跑出去,找來巡捕維持秩序。

蘇河返回閣樓,拿出紙筆記下自己現在的想法。

他寫完之後,想到倭國留學生,已經分成兩派。

他立刻想起大華駐倭大使李知恒的奏疏,扶持倭國各地的大名,讓倭國陷入內鬥。

等到時機成熟,隻需要派少量的軍隊,就能控製倭國的局勢。

朝廷現在應該給李大使更多的支持,把倭國肢解成數個國家,徹底斷絕其崛起的希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