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新政(2 / 2)

</>

“你說的確實是也有道理。”皇帝琢磨著也覺得不錯,他何必為了後宮女人煩惱呢,太後不也說了,後宮妃嬪的存在是讓自己高興和開枝散葉的,既然如此,她們讓自己不高興了,那不去就是了,反正妃嬪那麼多,他也不差那一兩個啊。

若是趙九福知道了皇帝此時此刻的想法,估計會吐出一口鮮血來,他原本的意思是讓皇帝少把心思放到後宮上,多花點心思在朝堂上。

誰能知道皇帝的思維不同凡人,一下子就朝著仲馬的方向一起絕塵,若是知道自己臨時出的一個主意,讓皇帝的後宮妃嬪大大增加,趙九福估計會給自己一個大嘴巴子。

隻可惜此時的趙九福並不知曉,君臣兩個對視一笑,都覺得自己解決了這事兒。

撇開皇帝的抱怨,趙九福又提出朝堂上的事情來,皇帝能處理掉的就處理,若是不能處理的,趙九福也不會貿貿然的幫他處理,而是采取將三公和負責的大臣傳喚進來,一同商量的方式,雖說這般一來效率大大的降低,卻十分適合。

一次次的“商量”下來,皇帝也能慢慢的梳理清楚大大小小的政事了,相比起在後宮問題上的糊塗,這位在朝廷上倒是還算清明,先帝花費的時間沒有白費。

隻是前段時間堆積的奏折不少,一點一點的批注也需要不少時間,這幾日趙九福不得不推遲回去的時間,誰讓呂靖年紀大了不能熬夜,蕭甯又在這個關頭病了,他不得不多看著。

且不提後宮嬪妃發現皇帝變了性子,誰要是抱怨就直接走人,誰要是訴苦就直接走人,誰要是哭哭啼啼就直接走人,轉身就去了那些低位的嬪妃那兒,明擺著就是冷落她們,一個個急得不得了,隻得將一腔委屈暫且藏了起來。

這邊皇帝處理完大部分的奏折,倒是拿起一封厚厚的奏折看起來,這一看卻發現筆跡十分熟悉,可不就是他的太傅親筆寫的。

皇帝來了興致,仔仔細細的從頭看到尾,看完之後先是心中叫好,隨後卻又擰起了眉頭,抬頭問趙九福:“太傅,此事朕心中有所不明。”

“-重修完善律法一事,是從父皇那時候就在做的,對此朕無可厚非,隻要一直持續下去就行,但是這各地建立小學,又是什麼意思?”皇帝開口問道。

趙九福拱手說道:“陛下,各地雖然有縣學府學,但都是中了秀才或者中舉之後才能入學,實際上並不針對老百姓。”

“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趙九福道,“老百姓們大多目不識丁,他們的心中沒有禮義廉恥,隻有吃飽肚子一事。”

“這些年來,大周風調雨順,大部分百姓已經能吃飽了,這吃飽之後呢,難道就讓百姓們日複一日懵懂無知的過下去,與其讓鄉民因為無學無禮而傷風化,不如在各地建立小學,讓百姓們入讀,不求能夠通讀詩書,但求能夠識字一二。”

“小學不同於縣學,它針對的學生不一定要走科舉之路,若是才學過人的,自然也可以考取功名,若是算數出眾的,學了之後能當一個賬房,若是動手能力強的,學了之後也不定能成能工巧匠,若是其他都不成但善拳腳,也能學習一二,好歹能當一個看家護院的,小學一所,是給大周百姓除種地之外的一個出路。”

皇帝卻皺了皺眉頭,低聲問道:“種地難道不好嗎,雖說種地辛苦,但若是人人都去做輕鬆的事情,那大周豈不是無糧可用?”

趙九福卻說道:“土地隻有限的,陛下看過戶部工部這些年的總結,便知道這些年大周人口飛速的在增加,這是因為各地增加了醫所,糧食也算充足。”

“工部那邊的器具能減少老百姓種地的時間,原本需要十個人種的土地,現在三個人就可以,那剩下的七個人除了開荒出更多的土地,還能做什麼,難道隻能閒在家中嗎?”

“前些年大周的人口還不算多,但這幾年孩子們慢慢長大了,那麼空下來無事可做的人也會越來越多,大周境內沒有那麼多的土地可供他們來種。”

“人不能太閒,一閒著便容易出事,既然如此,何必推進小學,讓他們學更多的東西,謀求更多的出路呢?”

“到時候這些人能鼓起勇氣離開家鄉,或者去瓊南開疆,或者去北邊走商,甚至跟隨海船去眾國也不無不可,再不濟,他們識字了,至少也能謀一個差不離的差事做做。”

皇帝聽了這些話陷入了沉思,半晌才歎了口氣,說道:“太傅言之有理,怪不得父皇曾經誇太傅是大周棟梁,太傅所看的,所想的,確實是比朕深遠許多。”

“隻是這一所所的小學建立起來,豈不是要花費大量的銀錢,戶部那邊可有問題?”

趙九福提出這事兒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很快回答:“隻要陛下支持,戶部那邊不成問題。”

皇帝點了點頭,落筆在奏折上寫了一個大大的可字,趙九福心中也有些高興,國家的發展是有瓶頸的,在工部戶部,他能做的已經做了,而在民生之上,他能想到的就是提高百姓們的綜合素質,百姓強大周才會強。

走出大殿,一直沉寂的萬亨終於忍不住大喊起來:“阿福,你終於開始要積攢積分了嗎,這法子不錯,你來給錢,你來主導,小學遍布大周之後,咱們的積分豈不是日進萬金。”

趙九福微微一笑,他想要的可不隻是積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