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盛世一統10(1 / 2)

第二百二十三章

九月中,天氣涼爽,鎮上車隊到了西坪村接人去京城。

這次車不多,多是騎馬的,蓋因七月時,黎周周讓鎮上待得無聊的親兵先把昭州帶來的十幾輛車廂家夥什給運到京裡,裡頭有書箱、衣籠,還有顧兆用趁手的東西,這些先送了過去。

因此這次出發的車隊,沒什麼重物,還多是騎馬,走的很輕快。

應當十月初就能到了。

分彆時,黎大去送父子倆,說:“路上也彆太趕了,怕福福水土不服,爺爺可舍不得福福。”

“福福到京裡等爺爺,爺爺可彆舍不得回來。”黎照曦是跟爺爺依依不舍。

祖孫三代能看出來,黎大是對西坪村感情最深厚的,儘管十多年沒在村中,可回來後不需要怎麼適應,是骨子根就是這裡的人。而黎周周與福寶對著京裡的人,才是最戀念的。

京裡有顧兆,那京裡就是倆人的家。

黎大是想多留一些日子,這回京裡,哪裡有在村裡自在痛快?

黎周周留了一個男仆在村中照顧爹,想著等京裡安頓好了,再派人回來接爹,先讓爹在村中多痛快舒坦些日子,過去這麼多年,爹跟著他們去府縣、去京裡、去昭州,如今不急不趕,由著爹喜好了。

“知道了爹,您在村裡也彆老下地。”

“知道知道,放心吧,村裡有你二叔有老鄉,哪能累著餓著我,再說你還留了人。”

“早早去吧,彆耽擱了。”

黎大擺擺手,他年紀大,過去十幾年享福不乾重活,如今下地的把式可比不得村裡人了,不過他就是喜歡下地,喜歡莊稼一天一個樣。

回頭同朱老四還能好好喝一杯。

兩村人皆來送黎周周和福寶,黎周周上了車,揮手讓鄉親們彆送了,進了車廂,前頭帶隊的趕著馬,車隊噠噠上路,影子越來越遠。

終於回京了。

等車馬走遠了,黎周周掀開簾子,看著老遠處小小的丁點人影,大家還沒散,還在原地送他們。福寶就說:“阿爹舍不得村裡嗎?”

“也沒舍不得。”

福寶便懂了似得點頭,說:“我懂,爹說了,離彆總是要有愁緒的,但未來更期待。”

“你爹說的對。”黎周周笑說。愁緒也沒了。

也不知道相公在做什麼。

京裡。

顧兆自打進了皇城做了首輔後,先前一個月是每天住辦公室——此時的顧大人也沒覺得如何,因為府邸沒收拾好不說,最重要的是家裡人沒來,回去也沒意思,住辦公室也好,挺方便的。

自然長久住皇宮也不合適——言官參了他。折子是送到首輔桌上的,因為光武帝不愛批第一批折子,嫌第一批折子廢話太多沒個重點,要內閣進行第一論決策後,小事內閣批改下決策,大事讓聖上看。

這是內閣職權。

內閣這部門從前好幾朝傳下來的,但實際上,在大曆太-祖時就有意收攏,到了康景帝時期,內閣快成了秘書部,決策權少了,隻是寫文章、聖旨這些東西的。

更彆提京裡言官禦史監察百官,那奏章是直達聖上桌案——還曾參過內閣大臣儀容不整,聖上當時罰了。

於是內閣一度成為了花架子擺設,還是康景帝老年時期,精力不濟,才重新用了起來,分配了一些不算太大的事,交有內閣決斷。

可現在內閣有了實權——其實也不算內閣,主要是首輔實權在握。

顧兆看著參他的奏章,寫的是鏗鏘有力引經據典,把他罵的狗血淋頭,說他一個外男在皇宮久住其野心之大,如今又把持朝政,以後定會架空聖上權利,是第二個佞臣輔政王之流。

“……”這位咋還提前貸款以後的事呢。

整個內閣官員知道顧大人手裡奏章誰遞的,也知道裡頭內容,卻什麼話也不說,眼觀鼻靜悄悄的,就看新首輔如何處理。

是遞給聖上呢,還是以後主動收斂。

“文章寫的還成,挺憤慨的。”顧兆看了下人,跟吏部尚書說:“擬個調任函,這位趙大人彆當言官了,屈才,來咱們內閣,就到嚴大人手下寫文章。”

把人言官給調到內閣做秘書了。

內閣所有官員:……

戶部尚書梁子致先心裡發笑,這個師弟。

這些老東西都等著看師弟怎麼處理,各有各的後手,隻是沒想到,他家師弟還真做了奏章上的‘剛愎自用’、‘首輔獨斷’了。

顧兆一上任,除了前半個月一直看文書,理頭緒,而後一係列的舉措:像是把嚴謹信調自己手下有了實權,把他師兄梁子致提成了戶部尚書,他自己人兩位進了內閣。

連著在禮部窩了多年的鄭輝,也高升了。

時下是‘舉賢避親’觀念,尤其顧兆大權在握,剛一上任就哢哢直接給自己人升、提拔,看的滿朝百官都傻了眼,此人就不怕聖上忌諱結黨營私嗎?

老油條們自然是按兵不動,等著,等聖上側目,到時候略微一挑撥,這年輕的首輔就做不了了。

還是年輕。

隻是沒想到三個月過去了,聖上也沒多問、責怪一句新首輔,而新首輔舉措更多,今年開了恩科,還有什麼開荒獎勵,還要修路。

這修路是大頭,當時提這個,百官先坐不住了。

如今蕃國茴國還虎視眈眈,又是降糧稅,又是修路,這錢從哪裡來?

小朝會吵翻了天,底下百官口沫飛濺,大部分人還顧著顧首輔的權勢沒當麵罵,就是列了一百條此時修路諸多壞處,還有陰陽怪氣說此時提議這個的,其心可誅,壞我大曆基業。

顧兆:……

當時隻有一個念頭,幸好他站前排第一個,唾沫賤不到他臉上。

罵了這麼多,最後光武帝來了句:“顧子清你繼續說。”

戛然而止的罵聲。

諸位看明白了,聖上的心不在他們這兒,聖上是看重偏重顧首輔的。

可能‘積怨’深了——顧大人雖然隻當了幾個月的首輔,可攢的怨恨值,那是前一位閣老做了幾十年都趕不上的。

於是言官參他了。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顧大人把人調到眼皮子底下,給嚴二哥做了秘書寫文章,依舊留宿在辦公室,他其實也想回家住的。

此時府邸收拾的差不多了。

隻是夜裡加班批完奏折吃宵夜時——約宵夜的有曆無病和容燁。過去那一個月,隔三差五的三人夜裡聚一聚吃個宵夜,顧兆時常在想,看來他們三人都是沒有夜生活的。

曆無病後宮就一位老娘,光禿禿的沒個妃子。容四嘛,也是留在宮裡,宮裡太監宮女叫容公子,可官階位置身份,一概是含糊的。

最初顧兆說的就是每天看的奏章,趁著吃宵夜功夫給曆無病做個簡短彙報,但是曆無病真的不愛治國,反倒是容燁有時候能同顧兆說一些。後來幾次容燁不來了,曆無病找顧兆喝酒吃宵夜。

顧兆:……

“聖上其實也不必防備我,我有家有子。”

“於你珍寶——”

顧兆沒說完,畢竟當著曆無病的麵,岔開了話說:“聖上占有欲太過強烈,有時會適得其反。容公子是男人,是個人,就會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他同家中決裂孤身一人,但不代表他不想要家人要親人要朋友。”

“他想要容家人?朕不信。”

“生身父母那是沒法選擇的,都斷乾淨了。我說的親人是後來的,可以自己選的,我同周周組建了家庭,孩子就是我們的親人。”

曆無病眼底閃著亮光,看向顧兆,“你的意思是——”

“聖上誤會了。”顧兆看出曆無病想歪了,他又不是奸臣給人出壞招拉皮條的,正色說:“容燁何人聖上比我更清楚知道。其實容公子處處包容聖上,或許並不是因為聖上那幾分苦肉計博得他同情。”

曆無病賣慘這手段,擱顧兆跟前不夠看的。

顧兆都能看出來,容燁豈會不知。

曆無病也琢磨出來,剛才那陰陰沉沉眼底戾氣狠勁兒沒了,取而代之的是幾分愉悅,“你是說,他也心裡有我,不然不會由得我裝慘?”

“這聖上自己明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