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2 / 2)

因為宋朝的藥方奇巧,有幾個工序並不容易,張煥親自監督下人們熬藥,趕在一個時辰的期限內把藥熬好,涼了才敢喂給國公爺服下。

張煥一直在觀察國公爺的病情,也是神奇,國公爺自打喝了藥,呼吸順暢許多,脈象也明顯平和了,像是普通人睡著一樣,完全不像昏迷許久的病患,因為臥床而帶來的身體虛弱,皮膚蒼白的情況也有了明顯改善,張煥驚喜交加,驚的是這麼多神醫沒有治好的重症,卻被一個年輕小哥兒找到了突破口,喜的是他在皇上那邊有了交代,項上人頭算是保住了,卻又難免後怕,生怕國公爺這是回光返照,他隻能一刻不離地守在國公爺床邊。

老夫人晚間來看容璟,見他情況明顯好轉,膚色紅潤,呼吸也比從前順暢許多,不由連連落淚,楊嬤嬤在一旁安慰道:“老天爺一定會保佑璟哥兒醒來的。”

楊嬤嬤是老夫人的陪嫁丫鬟,幼時便在顧氏身邊伺候了,在老夫人這有幾分體麵。早些年老侯爺的母親還在世,老侯爺行軍打仗常年不在京城,顧氏受了婆婆不少罪,是楊嬤嬤始終陪在她身邊,給她出主意,熬到那位去了,老夫人既陪老侯爺練槍耍劍,又能陪老侯爺讀書寫字,倆人感情愈發好了,老夫人得了老侯爺的心,老侯爺為她遣散家中侍妾通房,自此再沒碰過彆的女人,一直到老侯爺去世前,老夫人都是這府中獨一份。熬了那麼多年,楊嬤嬤知道她委實不易,老夫人雖然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最疼的卻是這位年幼便離家打仗的二兒子,這些年國公爺甚少回來,老夫人一直遺憾,楊嬤嬤知道,要是容璟就這樣去了,老夫人過不去心裡這坎。

老太太用手帕擦著淚,手裡依舊轉動著那串佛珠,“我原先想老天爺不長眼,才讓我這白發人送黑發人,璟哥兒要是去了,我活著也沒什麼意思,不曾想,璟哥兒的病竟然迎來了轉機,你說,璟哥兒這一次能不能熬過去?”

楊嬤嬤扶著她,溫聲寬慰道:“國公爺自幼隨老國公爺出征,這些年,一直在外征戰,甚少回來,眼下好不容易邊境沒了戰事,聖上也推行休養生息,國泰民安,是國之幸,也是我們國公府之幸,您是最疼國公爺的,國公爺要是醒過來就能留在京城陪您了,我相信哥兒他吉人自有天相,一定能熬過去的。”

老夫人止了淚,這孩子再大都是母親的心頭肉,她這三個孩子,老大軟弱,老三荒唐,獨獨老二得了她和老國公爺的長處,打小就是她的驕傲,眼下他就躺在這床上一動不動,她怎麼能不心疼?

“人生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璟哥兒就這樣躺著,總讓我想起他在繈褓時的樣子。”

“哥兒自小就像您,老國公在世時總誇他,說哥兒文能治國,武能安/邦。”

“我倒寧願他庸碌無能,不堪造就,他若平庸些,至少還能在我身邊多待幾天。”

“老夫人……”

老夫人擦乾眼角的淚,“我前幾日去廟裡為璟哥兒燒香,遇到慈濟大師,他替我算了一卦,說是國公府將有喜事,大師是得道高人,縱然我一直追問卻不肯多透露,隻說天機不可泄露。璟哥兒現在這種情況,國公府也好久沒辦喜事了,不如讓恒哥兒娶妻,一來恒哥兒也到了娶親的年紀,二來,也能為他父親衝喜。”

楊嬤嬤心知她早有這個打算,便道:“恒哥兒一向孝順,他一定能體諒老夫人的苦心。”

老夫人點點頭,鑲金的佛珠轉的愈發快了,“隻是我一時半會找不到合適的人兒,恒哥兒是個孝順的,雖不及我璟哥兒,卻也一表人才,璟哥兒就這一個血脈,這親事雖然急了點,卻半點馬虎不得,我這當祖母的總要為他尋一門像樣的婚事,省得他以後埋怨我。”

“勇毅侯府的董老夫人是個愛張羅的。”

董老夫人跟她是多年的交情了,老夫人點頭道:“我倒是把她給忘了,也罷,我明日找她聚聚。”

-

朝夕回去時,青竹和冬兒都要哭了,直言叫朝夕以後彆再換男裝出門了,讓人怪擔心的。讓宋朝夕不出門那是不可能的,彆的不說,國公爺那邊還需要定期更換藥方呢。

晚上,庭芳送來一些小食,謝氏送來一盒糕點,臨近飯點,藍氏又派人送了一盤餃子來。

“我們大夫人娘家人送來的新鮮薺菜,雖然侯府的廚房不愛吃這些鄉野的小菜,但這菜做餃子味道卻是極好的,大夫人命我來送給大小姐嘗嘗鮮。”

宋朝夕謝過她:“我很喜歡薺菜餃子,替我謝謝你家大夫人。”

她給青竹使了眼色,青竹立刻拿了些碎銀子塞給丫頭,丫頭受寵若驚,又笑:“大小姐人美心善,誰不說大小姐有侯府嫡女的款兒,那我就不耽誤大小姐用膳了。”

宋朝夕讓青竹送她出去,嘗了嘗藍氏做的薺菜餃子,吃慣了侯府大廚房的菜,這餃子果然有些滋味。晚上,她洗漱好由冬兒通了發,剛睡下便感到手鐲發燙,她進入蓬萊仙境發現有幾滴仙露落下,在仙露的滋潤下,灰白的仙草變得綠油油,讓人看了心頭大好。

想來是國公爺情況有了好轉,老夫人和幾位太醫感激她。

她放下心來,有效果就好,有效果她就可以用仙草救活國公爺,隻要國公爺不死,狗男女就沒法作妖。

又隔了幾日,蔣氏約了幾位老夫人來家裡聚聚,從前侯府舉行類似的聚會,聽戲賞花是免不了的,如今國公府出了這樣的事,聖上心情不愉,雖不是國喪時期,可誰也不想在這時觸黴頭,更不想因此跟國公府結怨,蔣氏便取消了聽戲這一茬,隻說請眾位夫人進府賞花。

侯府的園林雖然比不上江南園林,卻也彆具特色,府內有幾株西域進來的奇花,花期甚短,十分稀罕,幾位老夫人連連感歎,走到紫藤前又不免惋惜,侯府這株紫藤已有五百年曆史,每年開花時都十分壯觀,可惜今年的花期已經過了,紫藤也不如從前繁茂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