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新工作(1 / 2)

林薇的新工作是陳主任幫忙介紹的。

不過新工作的說法其實不太準確,嚴格來說,這應該算是個短期兼職。

而兼職起因,是軍區小學有一名女老師生孩子,暑假前就說好了連生產帶月子,請一個月左右的假期。

她總共帶了三個班,本來說好了請假期間,由另外三名老師幫忙代課,每人多帶一個班。工作任務雖然有點重,但前後也就一個月,而且代課有額外補助,三名老師都很樂意。

問題在於女老師剛休假住進醫院,其中一名代課老師就因為骨折,也跟著住進了醫院。而且傷筋動骨一百天,他少說得請三個月假。

雖然軍區小學師資力量算得上充足,但老師們工作真不算清閒,低年級因為課程相對輕鬆,普遍是一名老師帶三個班,高年級作業多點,一名老師帶兩個班。

一名老師請假,分攤分攤,人員還能調動得過來,兩名老師請假,軍區小學的校長馮英就發愁了,因為需要代課的班級,一下子從三個增加到了六個。

而且因為小學通常是兩節課連上,帶三個班的老師,每天最少要上六節課,時間已經被填滿。所以代課老師隻能往高年級找,再加上科目限製,選擇非常有限。

再加上高年級老師雖然隻帶兩個班,但他們要備課,要批改作業,有的老師家庭負擔還重,沒時間幫忙代課,人選又要少幾個。

之前女老師請假的時候,馮英就問過所有老師,最終她自己多帶了一個班,才勉強湊齊代課老師。

現在突然多出四個需要代課的班級,馮英真是愁得直撓頭,而在她再次問過所有老師後,也隻有兩名老師表示能多帶一個班。

跟陳文芳談起這件事前,馮英已經讓剩下兩個班,連續在語文課上自習三天了。

聽完馮英的話,陳文芳問:“您考沒考慮過再招一名老師?”

“考慮過了,隻是你也知道,軍區小學學費便宜,能開到現在,完全是因為有部隊補貼。雖然上頭願意補貼,但我們不能因為有人兜底,就隨便增加開支。如果沒有意外,學校現有教職工是足夠的,並且沒有冗餘。”

說到這裡馮英歎了口氣:“如果再招一個人,燃眉之急是解決了,可等小丁坐完月子,小方養好腿傷後回到崗位,新人怎麼安排?”

馮英是三林基地建製初期,第一批來隨軍的軍嫂。

那會三林基地可沒現在的規模,家屬區也沒這麼大,就幾棟土坯房,林薇他們現在住的老房子,都是隨軍家屬多了後,才陸續蓋起來的。

家屬區外麵也沒那麼多單位,小學更是連個影子都沒有。

事實上,那時候不止基地沒有小學,周邊公社大隊也沒有學校,孩子們想讀書,隻能起早趕路,去幾公裡之外的崖縣小學。

軍官子女還好點,部隊晉升也要看文化程度,家長們有意識,再苦再難也會送孩子去讀書。

但周邊公社大隊的社員,卻很少有必須讓孩子讀書的想法,再加上學校太遠,很少有孩子吃得了苦,當地讀完初中的人寥寥無幾。

因此,部隊成立軍區小學,不僅是為了方便軍人子女入學,更是想為當地的基礎教育出一份力。

而馮英,是軍區小學成立後的第一名老師,同時她也是小學成立初期,唯一的一名老師。

因為當時周邊社員願意將孩子送來讀書的人寥寥無幾,在他們看來,反正也讀不出什麼名堂,與其讓孩子去學校浪費時間,不如在家裡多乾點活,減輕家長負擔。

而家屬區裡總共就二十多個孩子,除去那些沒到讀書年齡的,還有已經上初中和高中的,適齡學生隻有十二三人。

兩邊孩子加起來,第一年軍區小學總共招了十九名學生,分布在小學各個年級,而老師,隻有馮英一個人。

為了方便教學,馮英采用了複式班的教學模式,將這十九名學生安排在同一間教室,分批輪流上課。

在上課之餘,馮英也常去周邊公社和大隊,走訪家裡有適齡孩子的家長,跟他們舉例子,講道理,遊說他們將孩子送到學校。

遊說過程雖然艱難,但在她的努力下,第二學期軍區小學人數增加到了三十人,第三學期是七十人。

二十多年過去,軍區小學學生人數從最初的十九人,增加到了現在的七八百人,老師也從一名,增加到了現在的十三人。

可以說,軍區小學是馮英在部隊扶持下,一手辦起來的。

她做決定前,最先考慮的絕不是自己行事方便,而是部隊和學校的利益。

多招一名老師,固然能解她的燃眉之急,但這也意味著學校從此要多一筆支出。彆覺得就一名老師,就算多一筆支出,費用也不會太高。

小學□□剛入職的工資標準是二十六,一年後視工作情況定級,高點的工資是三十二,低點的也有二十九。後麵就不太好漲了,軍區小學除馮英外,剩下的老師中,教齡最久的月工資也才四十出頭。

招一名新老師,工資按最低的每月二十六算,一年就是三百一十二,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年節福利,零零碎碎加起來,一年四百是要的。

如果這四百是必須的支出,馮英肯定眼也不眨打申請,但問題是它不是。

正常情況下,軍區小學是不缺老師的,隻是因為有兩名老師住院,才會造成兩個班級暫時沒人帶。

現在把人招進來,眼前的問題是能得到解決,可等住院的老師陸續回到崗位,人員就會出現冗餘,平添多的支出。

想到這裡,陳文芳跟著歎了口氣:“那倒也是。”

見馮英麵前的杯子空了,陳文芳拿起茶壺給她添滿茶,說:“但一直讓那兩個班的孩子自習也不是個事吧?”

馮英道了聲謝,無奈地說:“我就是愁這個。”

雖然不是畢業班,孩子們沒有升學壓力,但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這樣的自習至少得持續一個月。

一學期總共就四個月,讓孩子們持續自習一個月不是耽誤人嘛!

馮英捧著搪瓷杯說:“我在想,要不讓這兩個班的孩子,跟著其他班級一起上課。”

陳文芳問:“這兩個班的孩子是不同年級?”

馮英搖頭:“都是二年級的。”

“我記得小學二年級總共就三個班?每個班有多少人?”

“是三個班,每個班五十人左右,三個班加起來一百五十人。”

沉吟許久,陳文芳問:“一百五十人,一個教室坐不下吧?而且同一年級,課程安排應該是錯開的,如果讓他們同時上語文課,那其他科目肯定也得調整,但是同一年級,同一科目的老師應該是同一個人?”

“是啊,牽一發動全身,我現在為難的也是這個。”馮英靠著椅背,捂著額頭歎氣。

陳文芳端起搪瓷杯抿了口茶水,思索著開口:“不招新老師的話,你想沒想過招一名臨時代課老師?”

馮英怔住:“你的意思是?”

“招一名臨時工,跟人說好就代一到三個月的課,這樣暫時缺人的問題解決了,等住院的老師回到崗位,你也不用擔心人員冗餘問題。”

馮英思考起來:“這辦法可行是可行,隻是人從哪找?”

“聯係縣高校長問問有沒有合適的學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