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戎皺起冷峻的眉,努力思考了一會兒,了然:“我記得前幾天你給的稿子裡就有這個?那時候還沒這麼……邪。”
白岐玉鬆了口氣,原來是在之前草稿見過啊……
戚戎說的,是之前厲濤歌設計的,他夢見的和這個很像的怪物。
白岐玉解釋道:“是。我又加了點設定,讓濤哥改成了這樣。”
“感覺是到了,但是……”戚戎頓了頓,“還是不要放了,玩家們會吐槽的。”
本來也不是真設計的怪物,厲濤歌順水推舟的說“好”。
孰料,戚戎看向白岐玉:“浪費了你的設計,可惜了。”
“啊?”白岐玉沒料到他會突然來這麼一句,連忙搖頭,“沒事的,還有很多。”
“你寫的怪物圖鑒我看了,不錯,很有感覺。”他說,“厲濤歌你那UI就不太行,太製式,少了一股‘味兒’。”
“什麼味兒?”
“就像這個怪物,”戚戎形容,“第一眼就讓人感到邪氣的味兒。”
白岐玉心想您這要求就太高了,除非厲濤歌也真的撞見到過那東西……
不過,戚戎的理論不錯,人與人的五感往往是聯通的。
恐懼、悲傷、愉悅,都能輕而易舉的利用簡單的表情來感染他人。
藝術作品中,蘊含的是真實的恐懼、還是人為加工的恐懼,大概率一眼能被分辨。
前者能激發人基因中趨利避害的共情,後者隻是紙上談兵的“人為痕跡”。
大多天賦奇才的藝術家都有精神類疾病,梵高、尼采……不外乎於此。
古人稱之為“通靈”、“開竅”,不乏有人羨慕敬佩,但真的攤到自己身上,才會知道是種怎樣的痛苦。
如跗骨之蛆,無法擺脫,如影隨形,終日被恐懼與心悸籠罩,再也無法回歸正常的生活。
——
厲濤歌登上克蘇魯愛好者的論壇,發了個帖子,弄了個“有獎競猜”。
“好了,”他說,“差不多明後天就能有結果了,我也繼續給你找找看。”
“謝謝濤哥。”
白岐玉瀏覽了一圈,這論壇流量確實挺大的,討論設定的、寫同人文的……
像他這樣求助原型的也有,不過點進去一看,都是遊戲截圖或者截圖,沒有一個是真人真事兒。
當晚,在厲濤歌陪同下,白岐玉先回家裡,打包睡衣、換洗衣物,還有充電線之類的日常必需品。
離開樓棟時,正好碰到了一樓的孔大爺。
老人一手拎著一大袋紅皮兒饅頭,一手提著一袋子蝦皮,看方向,是剛從李美瑰超市采購回來。
“小白!中午,我們家小寒說看到你了,你還和他打招呼呢。”
被海腥味嚇怕了,那袋子蝦皮在白岐玉聞來腥臭刺鼻,惡心非常,他不著痕跡的後退一步:“……孔叔好。”
“哎……好幾天沒瞧見你了,怎麼這麼瘦了啊?”
白岐玉苦笑:“可能是換季的原因吧。”
孔大爺讓白岐玉等一會兒,回屋取了一袋子橙子:“拿去吃,我兒媳婦單位發的愛媛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