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弟,這裡。”
武拂衣循著胤禟出聲的位置而去,主動揮手示意自己所在的位置,避免他走錯方向撞上以武氏身體活著的胤禛。
胤禟聽到招呼聲,望向朝著西南。
這才發現自家四哥站在桂花樹下。秋光苒苒,晚霞遮天,其身後是一座在樹叢中半隱半現的涼亭。
“四哥好興致,在這裡賞景,是讓弟弟一同好找。”
胤禟快步走向涼亭,等到了跟前,他的神色又有些不自然了。
武拂衣心有猜測,“你來潭柘寺,應該不是巧合路過吧?是不是在宮裡遇上什麼事了?”
胤禟吞吞吐吐,因為他一不小心又把四哥給坑了。說「又」字,上次賽馬也是他起的頭,然後遇到了發狂的野狼群。
“前天回到京城,昨個兒稍作休整緩一緩,今天進宮去探望額娘。你說,這個順序沒錯吧?”
武拂衣已經知道胤禟的來意,“你去給宜妃娘娘請安,很不巧地遇上德妃娘娘,是嗎?”
兩人一起回京城,九阿哥去向生母問好,但四阿哥沒有去。假設當時宜妃與德妃剛好同處一室,那種場麵難免有對比就有了尷尬。
胤禟被說中了今天午後的處境,他真不是故意去搞對比的。
他認為四哥一向守著規矩,以往常的做派應該很快會入宮給德妃請安,誰能想到這次不一樣。
“是我考慮不周,一出宮,我就直奔四哥家。聽蘇培盛說四哥先來潭柘寺禮佛,為了去除病氣與晦氣,那樣再入宮就能避免驚擾宮中長輩。”
胤禟後知後覺,四哥日常禮佛更是行事周全,確實會先來寺廟裡走一遭。偏偏他沒能提前想到,可能讓德妃對四哥有所微詞。
“你無需自責,額娘不會在意的。明天入宮,我也自會說明。”
武拂衣沒有責怪胤禟,說到底兩人不曾提前約好一起入宮,也是自己做出決定必須先來潭柘寺。
胤禟瞧著四哥真的沒有半點怨言,他反倒是越發自責。自己想對四哥好些,但遲遲沒能表達兄弟情,反倒幫了倒忙。
之前,將百福打造成大清第一俊狗的計劃流產了。四哥謝絕了他的那些設計,理由讓人無法反駁。
百福是一隻狗,身上不適合搞得珠光寶氣。
與違背朝廷製度無關,而是顧忌到狗的天性,如果狗子一不小心把小披風上的寶石給咬下來吞肚子裡,那不就成了變相的吞金自殺。
前麵的救命之恩沒能感謝成功,這頭又給人製造了母子嫌隙。
胤禟都覺得自己不是在報恩而像是在報仇。
這會馬不停蹄地敢來潭柘寺說明情況,可不想等明天鬨出新一輪的矛盾。過命的交情,散了多可惜。
“四哥,你沒讓我成功給百福花錢,弟弟心裡這不得勁。”
胤禟真心實意想把錢送出去,隻有四哥收了他的賠禮與謝禮才能安心。“你給句實話,哪裡是能讓弟弟搭一把手的?”
武拂衣也瞧出來,都說商人重利,但胤禟還真有幾分講義氣。
“九弟,我明白你的兄弟情義。正因如此,你有情有義,我也不能逮著你薅羊毛。你也成家分府了,錢財上要為女兒多考慮一番,也要為汗阿瑪、宜妃娘娘多考慮。”
胤禟連連點頭,虛心接受,但是初心不改。
“四哥,這些道理我都懂。你放心,該孝敬的,我一個人都不少。眼下就說我們之間的事,你得給弟弟指一條明路。”
武拂衣問,“你非要送禮?送了,才能很開心?”
“對!”
胤禟斬釘截鐵地回答。
“行吧,那就送一批品相好的母貝。”
武拂衣提出了所需,“就是洞庭湖、江南水域的三角帆蚌,你有門路能運點到京城來嗎?要活的。”
胤禟一頭霧水,頭一回聽說想要河蚌做禮物的。雖然三角蚌產珍珠,但都是憑運氣。想要珍珠,買蚌沒用。
難道能用來做特殊的菜式?“四哥,你是想要吃河蚌肉嗎?應該不怎麼好吃吧?”
“佛門之地,不論葷腥。”
武拂衣沒說究竟想做什麼,隻問胤禟有沒有賣。“既然你悉知商賈之事,三角帆蚌好弄嗎?“
胤禟認識一二做水產生意的人,但販賣的多是餐桌上的各式魚蝦。
“目前沒特意做河蚌買賣的商戶,不過真想要的話,能儘快當地直接問漁民收購。最遲十月,弟弟就能弄來。”
儘管疑惑三角蚌的用處,但瞧著自家四哥不苟言笑的臉,到底不敢似對八哥那般有什麼話都問。
玩河蚌就玩河蚌吧,誰沒個古怪愛好,京城裡不還有一堆鬥蛐蛐、鬥鵪鶉的。隻是用河蚌作為謝禮,怎麼瞧都磕磣了些。
胤禟強調,“四哥,你彆給弟弟省錢。河蚌能值幾個錢?你還有什麼想要的?不如搞隻海東青?”
養鷹?
武拂衣沒有絲毫興趣,現在哪有這樣的閒情。懷裡揣著胤禛給一疊厚厚的資料要去讀以致用,再說搞三角蚌不是用來玩的。
認真地叮囑胤禟,“凡事來日方長。往後有需要九弟幫忙的地方,我自然會提,眼下你真不用再破費。要是有餘力,就弄些南邊的玉米來,不同種類的玉米越多越好。”
“好吧。”
胤禟心說那玉米棒子不多見,有聽說南邊種植,但味道似乎不怎麼樣。四哥這是和奇奇怪怪的吃食杠上了?
武拂衣不管胤禟的猜測,率先一步離開涼亭。
特意繞了遠路,美名其曰帶胤禟領略一番夕陽下的古刹山景。為了避免半途遇上武氏身體的胤禛,逛了半個多月時辰才返回潭柘寺的客居寮房。
之後沒有遵循日常進餐時間,請香積廚裡的僧人多做了幾道素齋,是要吃得飽些。
吃飽,才有力氣研讀資料。
天黑後,燃起一盞燭燈。
打開信封,隻見胤禛寫了一疊蠅頭小楷。
這些消息可以分為前朝與後宮兩部分。考慮到穿到自己身體裡的靈魂可能沒有四阿哥相關記憶,那麼第一步就是要分清誰是誰。
短時間內給出那麼多張畫像不切實際,儘可能用文字描述四阿哥必須認識的人。
一波前朝官員會在每天上朝時遇到。
除非極端天氣或有特彆事情發生,康熙在京城基本每天都會進行禦門聽政,就是在乾清門外開始露天的朝會。
大臣比皇帝到得早,一般穿常服戴朝珠來上朝,而每逢初一、十五以及逢五、十的日子要穿補褂。
在穿補褂的日子中,更容易從補子的圖案確定官員的品級身份。
常服多素色,那就要通過身高、胖瘦、鞋子大小、麵部特征、口音等等去判斷來者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