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第七十八章(2 / 2)

還有找胤禑、胤祿、胤禮三位阿哥打聽的。

十五、十六、十七阿哥,最大的十歲,最小的六歲,目前都在上書房學習。

他們應該還沒把所學知識全都還給老師,試探著問問考點。

平時康熙抽查過哪些作業,那可能就是皇上著重看中的話題,指不定這次就要考的。

時值新年,各家各戶本就要串門拜年。

這也不會被說是有心結黨走得近,而是正常的人情往來。

不過,今年的拜年聊天內容,幾乎清一色變成了你家的孩子學了點什麼。

即便是四爺府也不能置身事外,不可能把所有訪客拒之門外。

武拂衣趁機了解一波京城內的教育情況,給做了一次摸底調查。然後確定如今京城權貴圈對孩子教育,總體上還算抓得比較緊。

上有所行,下必效之。

康熙前年給人發書讓寫讀後感,去年組織摸底考開設理學院,是給出了重視教育的風向。想在京城混得好,得緊跟皇上的步伐。

胤禟明白這個道理,以往他不願意做,因為康熙所喜不是他所喜。

儘管如此,他在送年禮時也能表達對彆人的美好祝願,祝福彆人獲得康熙喜愛。

是將這一條落實在給雍郡王府送禮中。

今年過節,給四哥家孩子們的禮物很有創意。親自設計造型,打造了四套純金的有著筆墨紙硯外形的擺件,意味著學業順利。

金器套裝特意找潭柘寺大師給開了光。

不同於一般的文房四寶是消耗品,他送的金閃閃擺件能一直保存,瞧起來怪賞心悅目的。

不過,這類禮物不能給八爺府送。

胤禟對經營的產業進行人手大換血,與胤禩進行了脫鉤,但表麵上不至於互不往來。

逢年過節,哪怕矛盾甚重的太子與直郡王也要相互送禮,遑論其他兄弟之間必須儘到基本禮數。

往年無處去發揮創意。

不能給胤禩送,雖然不會被嘲笑,卻得不到真心欣賞。更不提郭絡羅氏其實瞧不起那些離經叛道的器物。

今年,胤禟送禮卻更多幾分自在開心。

四哥不同,四哥懂他的奇思妙想,相信會拆船的四哥非常懂得定製禮物的閃光點。

果不其然,胤禟被四哥誇獎了,然後帶著令他興奮的回禮離開雍郡王府。

不是彆的,是皮光炫亮的珍珠。

作為皇子不可能沒見過珍珠,但尚未親眼見識到人工養殖的極品珍珠,更不提這批珍珠的母貝是他本人提供的。

三年前,按照四哥的要求,他送了一批河蚌到北郊莊子。

真沒想到經過四哥之手,這批河蚌居然在三年後被養殖出一批極品珍珠。

在江南聽說過珍珠養殖,在北方甚少聽聞。

哪怕江南有珍珠養殖術,但這種技術不會外傳。隻能從曆代文獻,比如宋朝龐元英所著《文昌雜錄》裡找到隻言片語,而具體操作各家保密。

四哥讓他漲見識了。

何止是漲見識,更重要的是即將開辟一條新財路。

胤禟獲得四哥指點,不如把珍珠賣到外國去。

品相好的作為飾品,品相普通地直接磨成粉,作為美容養顏之物銷售出去。

具體怎麼操作是要仔細琢磨一番。

選定哪塊地做養殖場也可以琢磨起來,不一定僅限於京城,也能往南邊找。

當然,這項買賣還需要經過康熙的批準。

按照製度,不同人佩戴珍珠有數量與品質上的限製。宮內推崇東北出產的東珠,都是天然采摘,並非人工培養。

雍郡王搞出了一批品相極好的淡水養殖珠。

這技術總不能平白浪費了,哪怕宮內不興養殖珠,但賣給洋人也是一條路子。

今年,雍郡王府送年禮,包括送四爺自己養的珍珠。

雖然第一批的產量較低,總共也就能做六七套禮物,但也不會隻給九阿哥。康熙、太後、德妃等,宮內是要送一波。

武拂衣給四福晉留了一串大珠項鏈。

然後將細小珠子湊一塊,以串珠精細工藝給弄出了動物擺件,不忘送給辛苦工作的胤禛。

*

*

正月初十。

胤禛起了一個大早。他無法陪同弘暉、弘昐去考場,但也無心睡眠,不知道近幾天的押題能命中多少。

由於康熙誓不透露考題範圍,自己隻能憑借以往在上書房的學習經曆給圈範圍。

哪怕對孩子們掌握知識的能力有信心,但還是要用心提供複習範圍,不願他們大意失荊州。

從初一到初九,沒能休閒娛樂。

每天搞出一些模擬卷,以及圈定考試重點,讓武拂衣給孩子們送去。

終於,短暫的備考期結束。

胤禛鬆了一口氣,但沒多少功夫去操心孩子們的考試結果。完成備考輔導,新任務又來了。

武拂衣將兩個孩子送到宮內,隨即折返郡王府休息一個半時辰,等午餐前再去接人。

趁著空檔,來找胤禛談一談讓他接手一件輕鬆差事。不是彆的事,正是讓他輔導李氏口語,做個陪練。

“啞巴英語總是不妥。李氏學了英吉利文,即便她用到洋文口頭交流的機會不多,但多多少少練一下。重點不是陪練,而是有接觸才能更直觀觀察。”

武拂衣表明用意,這是一個名正言順的借口,能長期觀察李氏的心態。

“弘昐與弘暉,一個是長子一個是嫡子。我想你是決不允許胤禔與胤礽的矛盾衝突在兩個孩子身身上發生。母親對於孩子總是有影響的,你說是不是該留意李氏的心態?”

胤禛本來不耐做什麼口語陪練,但聽聞事關長子與嫡子的矛盾,確實需要注意李氏心態問題。

“行吧。但次數不必多,一個月一兩次就夠了。”

哪怕他忙,做這個陪練要城內府邸與北郊莊子兩頭跑,但也承認這種長期監測很有必要。

武拂衣並不意外胤禛會爽快同意,又給他一個友情提示。

“說來武側福晉入府三年多了,與後院其他女眷沒有多少往來。旁人不知道武氏的性格究竟如何。之後,你與李氏相處要注意些分寸尺度。”

胤禛聞言不由冷哼,老鬼把他當什麼了?

他對後院女眷沒什麼情絲不斷,不過就是儘到責任,給她們安定生活。

注意什麼分寸?難不成武氏與李氏能搞出私情來?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這種荒唐離譜的事,老鬼也好意思去想。

武拂衣瞧著胤禛的表情,便知他沒有領會自己的意思。

“我並不是指你,禛·武氏魅力無邊,勾得一眾有婦之夫拜倒在你的石榴裙下。”

這都什麼破形容!

胤禛怒目而視,“你就不能好好說話。”

武拂衣無辜地攤手,“你能曲解,我不能講出來嗎?好好好,不提這茬。

我說請你注意分寸,指的是你做老師彆太嚴厲了。彆不自覺就帶入四阿哥以往的高標準教學態度,讓李氏覺得心有懷疑。不要小看女人,她們的直覺有時很準。”

胤禛心裡不得勁,教學不嚴格還算什麼教學。但被這樣一提醒,也得承認老鬼言之有理。

武拂衣繼續道:“可能你要說了李氏是猜不出靈魂互換之類的離譜事件,我是杜絕她產生另一種聯想。”

胤禛迷惑,“還能有什麼聯想?”

“我在外儘職扮演四阿哥。雖然增添了孝順兒子、拆家、搞理工科研究等人設,但還是維持了除正事外寡言嚴肅的形象。”

武拂衣延續胤禛曾經的人設,不為彆的,這形象好用,能把那些亂七八糟的應酬拒之門外。

這樣一來,後院的女眷並不認為四爺冷淡的性子有多少改變。

“表麵上,四爺對武側福晉很是愛重。一旦李氏認為武氏神似四爺,指不定就產生一種感覺。”

武拂衣接著分析:“武氏是有樣學樣模仿四爺的脾性,令人意外四爺居然很吃這一套。

這是無意戳中一個秘密——原來四爺很自戀,才會偏愛與他自身脾性非常像的人。而且我也不想李氏有樣學樣,鬨出笑話來。你明白了嗎?”

胤禛:……

聽明白了,杜絕四爺自戀的流言,要從他做起。

他怎麼可能自戀,不可能的事。

承認是不承認的。如今為了杜絕這種錯誤假設,他要收斂自己本來的脾性。這世道,還能更不講道理一些嗎?

武拂衣並不認為這是胡思亂想,她是防微杜漸。

但也知道自己的實話實說讓胤禛堵心了,大過年的,這事辦得不地道。

緩和氣氛,為安撫胤禛,今天把禮物一起帶來了。

將方盒子推到胤禛麵前。

“我養的珍珠,第一批出爐了。數量不多,給你了做了一件珍珠製品,就當是新年禮物。”

胤禛早就看到了桌上的方盒子,原本以為是某些資料,沒想到老鬼給他留了珍珠。

北郊莊子養殖珍珠,這事他略有耳聞,可沒有太多關注。畢竟他不愛任何飾品,想來武拂衣應該不會送他女性飾品。

“謝謝……”

胤禛道謝的話剛剛出口,打開了盒蓋,與一隻白白胖胖的珍珠豬仔對上了。

豬仔造型滑稽,豬蹄晚上抱著一條魚,頗像是大吃一驚的模樣。

武拂衣頗為熱心地解說:“魚,就是鯨魚。取諧音,大吃一驚(鯨)。我知道你屬馬,但武氏生肖是豬。你案頭擺個擺件,放著馬似乎不太合適,好似你有多愛慕四爺似的。放隻豬,剛剛好。”

胤禛真的不知道此時能說點什麼?為什麼他又啞口無言了?

等一下,有些時候他聽了武拂衣講話,他的內心表情與胖豬仔是不是有點神似?

不,他一點也不胖,也從來不會呆若木雞。

老鬼怎麼能搞出這樣的禮物來的。要說清楚了,這究竟是參考的誰?

作者有話要說:引自《康熙起居注》,康熙與熊賜履的對話。

《康熙政要》也提到:“漢唐以來,士人信從佛教者,往往有之。皆其識見愚味,中無所主,故為所惑耳。若蕭自請出家,則又愚之至矣。”

康熙對於佛教與道教采取順其自然的方式,修建寺廟、道觀更多是為鞏固與穩定統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