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位做太上皇,真不是一拍腦袋的決定。
康熙從對胤礽失望到公布廢太子,經曆了至少十多年時間。無數次思考為何與曾經最寵愛的兒子走到這一步?是不是早些退位就不至於如此?
很多年前與胤礽父子情正濃時,也是大清朝局動蕩不安時。
當年,年富力強卻不覺得能一直坐穩皇位。先打三藩,後來收台灣,又是要打噶爾丹,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心裡早就做好準備,參考祖父皇太極與父親順治帝的壽命,或是哪天就會殞命。既然立胤礽為太子,而且給他無數偏愛,那也能心甘情願地傳位。
第一次心態有變,是在親征噶爾丹半途中得了瘧疾病重。
康熙在生死邊緣徘徊,但沒有等來胤礽的充分關心。
捫心自問,對於這個兒子難道還不夠好嗎?為什麼感覺不到同等的感情回報?
後來才明白,教導胤礽很多事,但沒有教導他感恩的重要性,沒讓他意識到不能一味索取。
成為太子,不代表能夠理所當然獲得所有東西。
如果自己不是皇帝,胤礽不是太子,尋常父子之間處理這樣的矛盾會方便很多。最直接暫停胤礽擁有的一切父親給予身份地位,讓他清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世上沒有如果,太子立了就不能隨便廢,而要考慮後果。
不存在暫停胤礽有的一切待遇,隻能把胤礽身邊的人一批又一批撤換,但是治標不治本而越行越遠。
最終,胤礽遠賢良而親小人,通過非法網絡編織出一個腐化勢力網,走上了謀反絕路。
康熙在廢太子身上栽了大跟頭,但讓他非常欣慰自己並非孤家寡人,老四叫他感受到了兒子給的滿滿安心感。
老四對父母純孝、對手足友善,但也有原則不趨炎附勢。敢於創新探索、敢於迎難而上,不隻腳踏實地,也肯吃苦耐勞。
這樣一個孩子的出現,讓人覺得做皇家父子自有真情在。
當然了,老四肯定有缺點。
比如對皇位沒啥想法,而對離京很有想法。
康熙理智分析,自己能活到七十歲算是奇跡了,那隻剩十多年而已。
這些時間不足以培養另一個兒子比老四更適合繼位。其他兒子各有缺點,品性、能力、子嗣等等,總有不足之處。
世上不存在萬萬歲,讓他求助於神力更是荒謬。
既然自己早晚都要傳位,不如傳得穩妥一些。這些年瞧著老四的心性,不至於登基做了皇帝就忤逆汗阿瑪的意願。
與其擔憂老四徹底架空老父親,不如憂心另一方麵。
康熙隱隱覺著,不用皇位把老四給套牢了,這人跑起路來逮也逮不住。
證據?
給戴梓翻案就是前期準備。
敢去證明皇帝判錯案的人太少。
戴梓不是名門望族出生,他背後沒有其他助力,而且告發他的主力也已經亡故。
為他翻案,理由很簡單。追求真相不願冤案發生,認可其才學不甘他被埋沒。
二十多年了,沒人想這樣做。
為了戴梓個人的清白去證明皇帝判錯了案,風險是押上自己的前程,值得嗎?
康熙翻閱了對戴梓舊案的重新調查記錄,其中還有一些他的字畫詩詞。這些是從鐵嶺收購來的,戴梓以賣字畫為生,所創內容一如當年憂國憂民。
這下承認案子是朕辦錯了,卻是不知那位奇才在火器製造上的天賦是否被殘酷歲月給湮滅了?
估計老四也有同樣疑問,有有想法給戴梓翻案後把人帶到西洋去轉一轉。
當年,戴梓僅僅用八天就造出南懷仁說一年也搞不成的衝天炮,如今讓他見識更多西洋學術又會發生什麼?
話說回來,老四想要去西洋,去年年初從廣東府回京就有此意向。
哪怕今年發生了廢太子,好些人蠢蠢欲動要立新的儲君,老四也沒有改變捎上專業人才出海考察的想法。
如果明年將呼聲最高的胤禩也給按下去呢?
康熙很想知道競爭對手越來越少,老四是否不改初心還是對繼位還是沒興趣。但他也不清楚究竟是希望老四爭好,還是不爭好。
老四爭,自己搞退位計劃就難免有些不甘願;
老四不爭也叫人不爽,說通俗些就是憑什麼瞧不上皇位,豈不襯得削尖腦袋想做這個位子人都是傻子。
思考中,春節來了。
康熙四十八年的春節,在表麵祥和中渡過。
京城還比以往更熱鬨些。尤其是廉郡王府,前去拜會的朝臣可謂絡繹不絕。
對比來看,隔壁雍郡王府門庭冷落。
四爺府內,氣氛卻不似外人想得壓抑,反而井井有條各有事做。
武拂衣在正月初一收到了康熙的明確旨意,重啟對於戴梓私通東瀛案的調查。如能證明當年確實是誣告,戴梓官複原職,而對那些涉案者依律嚴辦。
無疑,這是個好消息。
不僅能證明一個人的清白,更說明康熙對於火器製作態度發生了轉變。而證明戴梓無罪,一係列調查取證工作都已經辦妥,三法司再核查一遍即可。
四爺府眾人的春節較為忙碌,因為要做足幾年計劃準備。
首先就是弘昐的婚事,不出意外今年年內成親。
年前,皇上公布了新一屆選秀的時間,擬定在開春後的四月進行。相較以往,初選時間提前幾個月,這讓有年內完婚需求的人家能順利成親。
四爺府就有這方麵的需求。
出海西洋,勢在必行,越早越好。
武拂衣在前幾年就做了計劃,因為廢太子事件耽擱了兩年,她真不想一拖再拖。考慮到孩子成婚,家長最好出席,遠航定在弘昐婚後進行,那麼婚期儘可能安排在上半年。
雖然皇室宗親成婚自有內務府等部門安排彩禮宴席等大婚事宜,但做父母的不可能撒手不管。
此前向德妃表露了不願年家人進門的態度,這件事也得到了明確的回應。
德妃表示已經與康熙商議了孫兒的婚事,就按照老四的想法給選一個娘家在朝中政績平平的姑娘。
康熙刪選了今年參選的秀女名冊,圈了幾個名字叫德妃到開選時暗中考察,也是讓老四家提前觀察。
選兒媳,這事就讓烏拉那拉氏與李氏有夠忙,春節裡繁瑣內務交給了宋氏暫管理。
宋氏表示她本人也很忙的,忙著搞出《曆代農具彙編大全》。
一定範圍內的攀比不一定是壞事,會成為人前進的動力,宋氏想編書就是被李氏刺激的。
「驚蟄客」的《初階滿漢英互譯詞典》在去年秋天出版了,被選做理學院教材輔導書之一。
這書竟然是李氏搞的?!
宋氏被四爺告之這一消息,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但麵對滿是李氏字跡的反複修改原稿,不得不承認這英吉利文叫李氏學出來了。
同樣是學習,同樣學了七年多,自己怎麼就混得比李氏差一大截?
位份上爭不過,自己是格格,李氏是側福晉,難道學習成果也得輸一頭?
宋氏對農學不感興趣,也不喜歡下地,但也想搞出點成績。
這幾年也算瞧明白了,四爺有意維持府內現狀,不打算再增添子嗣。剛好,她也不想鞍前馬後,風裡來雨裡去陪著四爺在外闖蕩。
外麵的世界沒什麼吸引人。
宋氏就不喜歡到處跑。九年前,她隨四爺去塞外避暑,正是那一年四爺被狼群圍攻。
五年前,她拒絕前往木蘭圍場,但女兒茉雅琪不聽非要隨父同行。那次就發生了隆科多通敵案,溫憲公主差點被謀殺。
經此兩次,宋氏越發確定外麵很危險。
她還有彆的證據。
四爺南下考察,撞破拐賣人口特大案件。
去年南巡,四爺隨聖駕去江南,廢太子差點搞出爆炸謀逆案。
一次接著一次,四爺數次三番從閻王門前經過,難道還不能說明外出不安全。
宋氏不能講真心話,她完全不想陪四爺作死。為女兒也做不到豁出命去,何況對沒什麼感情的四爺。
這種以命相陪的差事就交給武氏吧。不和她搶,更可憐這人沒個孩子傍身,苦活累活卻全做了。
可憐彆人之後,更要為自己打算。
宋氏知道身在四爺府必須做點什麼。
她的位份本就低,不能再被一**比下去,否則彆想有各種額外賞賜。
想做些能獲得賞賜的事,兜兜轉轉隻能繞回農學上。這條路本就是四爺指的,大方向不會出錯。
不願意下地,那就做書麵工作,還能找女兒做外援。
茉雅琪如今常駐北郊莊子搞各種農作物實驗。她在農學上的研究被康熙認可,給派了一支專業隊伍做幫手。
宋氏沒想要比女兒出色,就搞些農學曆代發展考據。她好似在農學書的海洋裡狗刨,不求多優秀,隻求小有收獲就行。
比如李氏學習英吉利文的七年後出了互譯字典,那麼她學農後十年也能搞本《農學考據初探》。
說是學農十年,已經摸魚偷懶過了七年多,所剩時間不長了。之所以做此安排,因為那可能是四爺的回程日期。
四爺即將進行第二次離京考察。
宋氏不知道四爺具體去哪裡,也說不清究竟走多久。她參考四爺上次帶著女兒一起南下考察用了兩三年,以定此目標日期。
事實上,武拂衣的西洋遠航規劃比宋氏預期更長。
計劃去程走海路,而回程橫跨歐亞大陸。一鼓作氣,把歐洲諸國的動態都給了解清楚,估計四五年左右。
卻不會向胤禛之外的人透露。就算對康熙也是糊弄隱瞞,就說是船去船回兩三年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