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第一百十四章(1 / 2)

“我沒事。”

胤禛按下武拂衣擺動的手,不能讓老鬼在他眼前瞎晃,晃得他頭更暈了。

“我能有什麼事,能有什麼嚇人的。”

武拂衣肯定不會信。胤禛以往被震驚能假裝若無其事,但這一回呆愣情緒過分外露。“沒事,你能目瞪狗呆?”

“誰是狗?又胡改詞了。”

胤禛拒不承認,他的自我懷疑來得快去得也快。

是康熙的兒子也好,兒媳也罷,那不是重點,重點在於皇上極有可能想搞退位。

這就把推測拋了出來。“你問我怎麼看今天汗阿瑪的舉動。如果隻是秘密立儲,他應該不會如此迅速地打壓老八。

再用老八釣一釣朝臣,坐山觀虎鬥,一如曾經他習慣性操作。今天徹底問罪老八,更像是已經選定繼承人。”

為什麼康熙選定繼承人,卻說不會公開冊立太子。

朝臣們勢必要思考,胤礽、胤禔、胤禩接連被皇上奪去繼位資格,那麼下一個又該選誰?

康熙要怎麼平穩完成政權交接?

就眼前的情況來看,他也沒糊塗到破罐子破摔,反而是頗有成竹在胸的把握。

“「有生之年都不會再公開冊立太子」,「到時候你們自是知曉」,這兩句話隱藏著兩處文字遊戲。”

胤禛以極為漫不經心的語氣給出了翻譯。

“不立太子了,直接退位做太上皇,朕要活著瞧你們的笑話。”

轟——

這次輪到武拂衣感覺五雷轟頂,這個消息成功地讓她目瞪狗呆。

計劃好的五年出遊岌岌可危,前方突發事故,有攔路大山從天而降攔路。上麵寫著「出海玩,做夢吧你,還不快些給朕玩命當皇帝」。

胤禛見狀,忍住笑意,仿佛非常體貼地取來手持鏡。特意在武拂衣麵前晃了晃,讓她充分意識到究竟是誰傻住了。

“瞧你,怎麼傻了?這消息很嚇人嗎?”

“絕對不行!”

武拂衣拒不接受這一噩耗成真,暫時不去計較胤禛的損人舉動。

“必須出海,做好的規劃不容打斷。事先聲明啊,我才不是懶到不想工作,有正當理由的。”

開始稱述為什麼必須離開京城。

“第一,胤礽、胤禔、胤禩相繼被踢出局,這種時候更要避風頭。哪怕皇上已經意屬誰繼位最合適,但現在他的心態可能還處在不完全甘心交權的狀態。時間是最好的良藥。”

這就是欲擒故縱策略。

康熙屬於典型的隻能他給不能彆人要。

廢太子一年,老大老八先後爭奪儲君之位。此刻,康熙想要誰繼位,但還沒有充分的時間沉澱,鬼知道他會不會又反悔。

“我可不想上位後被橫挑鼻子豎挑眼,而再過幾年情況就變了,那時是皇位硬塞到你手裡。”

武拂衣知道還有另外的可能性,萬一康熙在老四離開的時間段變心了。

“確實,我不否認你爹也許會轉而看好其他人,但他的本性一直都是遠香近臭。說得好聽點,距離產生美。”

胤禛承認這話說得非常對。

如今提出遠行可能惹得康熙懊惱,責怪老四怎麼對皇位愛答不理,但不走的隱患更大。

當老四遠行至海外,那麼遠的距離不僅隻產生美,康熙怕是做夢都是在殷切期盼兒子快點回來繼位。

“這條理由卻不能擺在台麵上說。”

胤禛給補全了出海的充足理由,“戴梓被誣告的舊案,主謀指向南懷仁。哪怕南懷仁去世二十一年,但傳教士引發問題不減反增。”

此處點名四年前發生的一件大事“中西禮儀之爭”。

簡單概括,大清與羅馬教皇鬨翻了。

因為羅馬教廷認為祭拜孔子與祖先違反基督教教義,但凡入教的清朝人都不能再做這些事。

明朝年間,利瑪竇等傳教士來到東方。此後百餘年,在中華土地上漸漸有了基督教信徒。

康熙十一年,頒布了“容教令”讓西洋傳教士的傳教合法化。

原本的和諧氣氛卻在教皇克萊孟十一世在1700年登位後驟變。他在1704年派人去大清公布了教廷禁約,指出教徒不得祭孔祭祖。

此事勢必引起軒然大波。

中華之地傳承幾千年的風俗習慣,憑什麼被外來者強硬乾涉禁止。

康熙肯定不會允許外人指手畫腳,後來就宣布了禁教令。

同時也派人去羅馬,是要好好說道一番,但因為路途遙遠而尚未有回應。

為什麼會發生這場衝突?

歸根到底還是利益。

教會內部有不同的派彆勢力,不同派彆背後的歐洲國家勢力亦不相同。

最初來華的派彆單一,進入東方後認為要適應包容當地風俗習慣。

隨著海貿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西洋人前往東方。

他們分屬不同教派,而有人的地方必有利益鬥爭,不同傳教理念讓教派之間無法避免地產生衝突。

除了教派之間爭奪利益,站在大清的角度也必須看到了教皇宣布禁約背後的歐洲中心主義傲慢。

對方傲慢,我方肯定不能慣著。

僅僅禁教卻不夠,更要了解對方究竟憑什麼傲慢,是狂妄自大或是真的有所依仗?

如果交惡與衝突是曆史必然,那麼更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因此,雍郡王有充足的理由西去歐洲。

如今,來大清經商者以英荷為多數,但它們不一定是歐陸最強,法蘭西等國的實力又如何,歐羅巴諸國孰強孰弱?

已知幾個國家成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洋各自設立據點。若說歐洲尚遠,南洋卻近,它的現狀又是什麼樣的?

這些問題不能指望傳教士講清楚。

南懷仁嫉妒戴梓的火器製作天賦,誣告其私通外敵。

有這樣的先例在前,大清接受外部消息豈可就聽西洋人的說辭,有點腦子就該派人出去看看世界的變化。

康熙做皇帝該理智些,彆阻止兒子去辦正事。

但人難免感性,而且又是上了年紀的老父親,與之相處必是注意方式方法。

如果今年沒有弘昐要成親,武拂衣倒是想搞一波「雍郡王離家出走計」,趁早跑出京城,可誰讓她行事有分寸。

而且康熙其實暗搓搓表示了,他更期望老四怎麼選擇。

今年的選秀比以往早了幾個月,就是在為老四出門考察提供便利。早點給弘昐定妻子,而讓老四在兒子成親後,能趕上十月從廣東府出發去歐洲的海船回程時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