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三年,開年第一大案。
大清朝首例冒充親王詐騙案,正月十七在刑部開始會審。
且說半個月前,孟光祖在直隸府被雍親王堵了個正著,當場就嚇得立刻給跪了。
他自問臉皮厚、嘴皮子利索、心態極穩,但是一個照麵就被一個問題給問倒了。
——自稱誠親王門客,以何物為證?
以往也有官員問過相似問題,是用偽造的信物玉佩給糊弄過去了。
因為被他詐騙的官員九成以上與胤祉都沒講過幾句話,還有一成也是多年沒回京城的大員。
而他不是胡亂找人索賄,去一個地方先在市井了解動態。
一要避開朝堂香餑餑,二要避開腦子好使的,三見狀況不對趕緊撤。
一年半以來,途徑三省四川、陝西、山西,他是騙得越發得心應手。
見人說人話,見鬼講鬼話。隻要摸準那些被盯上的官員弱點,都是怕麻煩且想升官。
曾經騙人騙財要多舒坦有多舒坦,無本萬利。
但忘了一句老話,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這回更是被人把頭摁在水裡要被淹死了。
不是他騙術不到位,而是借用誠親王的這麵大虎旗沒用了。
孟光祖顫顫巍巍拿出所謂信物,當場被四爺一口咬定是假貨。
雖然這東西是偽造的,可看雍親王的架勢,即便它是真的也得變成假的。
雍親王義正辭嚴表示三哥文人清高,決計不會要門客去向臣子索要錢財,豈能讓小人敗壞其名聲。姓孟的是真詐騙也好,假詐騙也罷,都要把人押送刑部大牢。
完了!
孟光祖知道自己死定了,四爺連廢太子案件也敢查,何況他一個冒充小人。
千怕萬怕就是怕微服私訪的四爺,自己的好運終是到了儘頭。一回京,冒充皇子門客索賄,這一條足以將他拉到菜市口問斬。
如果從一開始就沒搞冒名詐騙,如果撈了幾筆見好就收而不是胃口越來越大,也就不會落得如此下場。
要問孟光祖是否後悔?他肯定後悔,但時光倒流真不好說會本本分分過日子。
完了!
京城內,同樣麵無喪考還有胤祉本人。
大過年的,胤祉在除夕宴上惡心了一把老大。
胤禔身為皇長子,在年齡排序上壓過自己,那就不能讓他在爵位上壓過自己。
告狀一時爽,報應來得快。
天降橫禍,居然有人吃了雄心豹子膽,敢冒充皇子門客去索賄。
二十位皇子,偏偏選擇扯起誠親王這張大旗,為什麼就不能換個人呢?
理由孟光祖也交代了,因為目前皇子中就兩個親王。要冒充就要冒充地位高的,官員們才服氣。
冒充雍親王門人索賄,那不符合大眾的樸素認知,所以就隻能選誠親王了。
胤祉聽了供詞,差點氣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他還是被挑挑揀揀,挑剩下沒法辦的選擇。屎盆子往他頭上扣了,好處一分沒拿到,結果還要被康熙處罰。
降爵的聖旨很快就來了。
斥責三阿哥被人蒙蔽而不察,就會把小聰明用在盯梢兄弟動態上,完全沒有兄友弟恭的品質。
親王位置暫時沒了,想重新上位必須要好好反省,修身養性,做個好人。
胤祉作為詐騙案的名譽受害者,沒能得到半個字的安慰,反而被嚴厲懲罰。儘管這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在真正接旨時,一顆心還是哇涼哇涼的。
這事怪誰?
孟光祖肯定是不得好死,也怪自己在年夜飯桌上拉踩胤禔,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飯局上,眾人都知道老三揭發胤禔去尋仙草,所以認定老三在外安插不少眼線。
既然老三在外有那些眼線,怎麼沒能及時發現孟光祖的不法行為?
這可不就是行事愚昧且狠毒,沒把精力用在正道上,就想著要背後捅哥哥弟弟們一刀。
如此一來,胤祉的親王位怎麼可能留得住。
除非康熙偏心眼,像是當年對廢太子般寵愛老三才會不懲罰他。結果證明假設不成立,胤礽曾經被皇上偏愛怕是獨一份,胤祉輪不上。
有人發愁,就有人歡喜。
康熙的心情非常明媚,終於把老四給盼回京城啦!
這會也弄清楚了老四沒趕上年節回家的原因,是抓特大詐騙犯去了。
一個不能更名正言順的理由,孟光祖這般禍害決不能放任在外禍害吏治。
老四行事果決卻又把握了分寸,是定性此案為詐騙事件。
如果這件事換一換破案者與受害者,比如是老三遇上有人冒充彆的皇子,案件風向肯定不會似現在。
老三逮著機會要踩兄弟幾腳,怕是會把冒名詐騙給定性成為皇子索賄。
康熙一邊感歎老四心性極佳,另一邊也意識到了必須儘快定下繼承人,免得老三之流再蹦躂。
如今,自己先把老三的親王位置給摘了,也是讓老四登基之後能夠施恩,給兄長加官進爵而將其收為己用。
天底下像朕這樣的好父親可真不多了。
此時,康熙默默自誇,但板著一張臉質問。
“古話說,父母在,不遠遊。你倒好,一走四五年,臨時更改回程路線,你眼裡還有朕這個父親嗎!”
“兒臣知錯。”
武拂衣的認錯態度一流,反正虛心接受之後可以是屢教不改。
不過,解釋還是要解釋的。
“出門在外,兒臣無時不惦念汗阿瑪,每天都希望能早日歸家。奈何,計劃難以趕不上變化。歐羅巴的發展之出人意料,有必要好好探查。幸而不負皇命,小有收獲。兒臣保證,至此一次,下不為例。”
康熙:嗬嗬!
老四為什麼晚回來的各種道理他都懂,晚回來一路上帶來的各種好處他也看到了,但是那股子憋屈無法消除。
還敢說下不為例?絕對沒有下一次了!這人就要把人給綁在大清境內!
“去去去,給你額娘請安之後,你就回府好好反省。”
康熙揮揮手,像是趕蒼蠅似地叫老四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