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未曾想到謝相公願意幫我們這一個忙。”簡娣忙跟著行了一禮, “還要多謝謝相公。”
“舉手之勞, 何足掛齒。”
那你還特地強調分紅和人情。簡娣暗自腹誹,當然麵上沒敢表現出來。
同她客套地打完招呼後, 謝朗便將注意力轉移到書上來。
“昨日, 盧兄與俞兄曾同我講過此書, 但聽得不甚明了。”謝朗道, “不知辛相公可否詳細地說一說, 由此一來, 我也好儘一份力。”
辛文浩點頭答應了, 揚手先喚了杯茶,請謝朗坐下。
他又看向了簡娣,請她也坐下。
“謝相公,那我們坐下一敘。”
簡娣不明所以地跟著一塊兒坐了,辛文浩這才開了口。
“實不相瞞,此書乃是簡姑娘的主意, 謝相公倘若有不明之處, 儘可問一問簡姑娘。”
謝朗眉梢輕揚,麵露詫異,也僅僅隻是詫異, 並無任何輕視的含義,“原來竟是簡姑娘的意思?”
麵對謝朗,簡娣心中還是能感覺到一絲的壓力。
壓力來源於對方學霸的身份, 後世的“狀元”哪能跟古代的狀元比, 其難度完全就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因而麵對謝朗,要給他解釋清楚了,就跟關公門前耍大刀一個性質。
偏偏謝朗好像對她的壓力一無所知,還特友好地衝她笑了一笑,抬起衣袖,行了一揖,“那便請簡姑娘多多指教了。”
“狀元郎言重了。”
說問就問,謝朗壓根沒和她客氣,開門見山地就問她,“不知姑娘是如何想到要做這樣一份書的?”
簡娣腦子裡下意識地冒出一句:當然是王後雄薛金星一乾前輩給我的啟發。
可惜這話不能說,想了一會兒,簡娣道,“其實都是因為我表哥。”
“實不相瞞,我表哥正在京中求學,一日,我同他相談時,聽他偶然提起學業繁重,他說倘若世上有這麼一份書,能幫普天下的學子解惑答疑,那便好了,因而我便留了個心眼。”
“原是如此,姑娘有心了。”
簡娣本來以為謝朗還會繼續問她,但謝朗隻問了這麼一個問題後,就沒有再問,倒是轉頭問起了辛文浩一些書鋪和生意上的事。
謝朗不再問她,雖然出乎她的意料,但她也樂得輕鬆。
有了謝朗作形象代言人,一切都好辦了,辛文浩對他尤其重視,謝朗問什麼就答什麼,百依百順地簡直像個老媽子。
不止謝朗,受到辛文浩的叮囑,書鋪夥計們盧仲夏和俞瑉等人時也是如此,要紙筆就馬上奉上紙筆,要茶就立馬去端來上好的茶,謝朗是習慣了旁人對他的奉承和小心,盧仲夏則顯得有些窘迫,而俞瑉在麵對書鋪夥計的小心侍奉時,完全是頭大。
看得簡娣沒忍住,在謝朗不在的時候,槽了他一句。
辛文浩無奈地笑道,“謝相公是今科的狀元,其父又是當朝的次輔,我若不小心翼翼地捧著還能做什麼?商還能與官爭嗎?”
他靜靜地看向正聚在一塊兒的人,目光悠遠而平靜,“簡姑娘,你有所不知,在京城中,哪怕我家中生意做得再大,高樓傾頹,也不過是片刻的事。”
“說起來。”他突然轉頭看向她,笑道,“當日舍弟魯莽衝撞了姑娘,姑娘不計前嫌提點一事,我還未曾好好地謝過姑娘。”
簡娣看著他,突然有種錯覺,好像第一次認識這個儒雅的青年商人,心情一時間也有些複雜。
簡娣搖了搖頭,“當日你已經謝過了。再說謝就不必了,畢竟我什麼也沒做。我還要多謝你願意收我的書稿。”
辛文浩也跟著搖了搖頭,“姑娘過謙了,我們書鋪本就在征求好的書稿,我願意收姑娘的書稿,是因為姑娘寫的確實好。”
“對了,不知姑娘下一回可寫好了。”
冷不防被對方催稿,簡娣她剛剛那一陣同情的思緒頓時跑得乾乾淨淨。
看到簡娣一臉蛋疼地表情,辛文浩“噗”地一聲笑出來,忍俊不禁地道,“姑娘可要好好寫,如今許多人都在等著姑娘的書稿呢。”
簡娣舉手投降,“我儘力。”
“單單隻是儘力可不行,姑娘莫要忘了,”辛文浩樂不可支地說,“如今俞相公也在盼著姑娘的書稿。”
辛文浩不提還好,一提這事,簡娣就覺得頭痛。
她和俞瑉眼下勉強也算同事,她寫話本的事本沒打算瞞著,都是在書坊,自然而然地這裡的進士們也都知道了,甚至還有人誇她寫得不錯,俞瑉也算其中一個。
不過和彆人善意禮貌地誇讚不同,他是真情實意地,一邊誇一邊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