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後續(2 / 2)

她隻覺得遺憾,這科目居然沒有天文學。不過她也知道,天文學在這時候還太過飄渺,專門研究這個的

人也少。

隻希望後續科學發展,能夠把天文學單列出來。到時候,若是可以的話,她想去當個老師為天文學培養一點種子。

她就稱讚老夫人眼光長遠。

老夫人拍了拍身邊孫女的肩膀: "說出來不怕你笑話。我這孫子吧,讀書不太在行,但是從小願意跟著他舅舅去外麵折騰,看這個花那個草什麼的。老身想著,那不如讓他去考個博物學或者醫學,看看他有沒有這個命。"

“反倒是我這個孫女,從小聰明。這世間女子,若是能有其他出路,又有誰願意一直被困於後院呢?所以索性一咬牙,也讓她去考考看。反正仙畫也說了,不要成親太早。還有時間讓她自己先撲騰撲騰。"

馬瀛蓬很佩服這位老太君。

雖然仙畫這麼說了,但民間十三四歲嫁女的卻還是很多。能這樣想的,都是真心為孩子打算的。那少年靦腆道: “我就想學生物學。”

他覺得那些細胞啊進化啊什麼的特彆有意思。

少女卻活潑很多:“我想學算學,以後我要和王貞儀一樣,當女天文學家。”

當他們知道馬瀛蓬是因精於曆數應旨去金陵的時候就更熱情了。兩個少年人圍著她討教了不少知識,尤其是女孩子恨不得直接就拜她為師學習天文。

“到時候你若是還有興趣,可以來找我。”馬瀛蓬覺得少女的確聰慧,也起了愛才之心。就這樣,船隻順順利利的到達了鬆江府。

鬆江府的碼頭可比昌黎縣的要大多了,也熱鬨多了。南來北往的商船和客船都在這裡集聚,然後再經由長江一路進入到內陸各個城池。

"我上次來這裡的時候,這兒還隻是一片灘塗。"劉公直感慨道。

那時候禁海,碼頭最多也就跑跑江運,但鬆江不如蘇杭,來這裡的船算不上多。但如今,海運一開,鬆江府頓時就變得重要起來。

“其實不單單是因為開海,還因為現在鬆江這邊的棉花已經采摘了。”有和他們同船的客商笑道, "所以你們看這來往的商人們,有一半都是為了棉花來的。"

馬瀛蓬有些驚喜:“我們也曾聽說鬆江在試種棉花,這麼快就豐收了嗎?”

客商道:“和西域那邊以及海南崖州那邊暫時還比不了,但那兩個

地方都遠,所以大家反倒是來鬆江的多。陛下還專門派了農官到這兒,收成算不錯。"

馬瀛蓬和劉公直正好要在鬆江這邊換船,便索性在這邊住了兩三日。

鬆江府原本不大,但整個城市卻呈現出一股朝氣蓬勃的氣象,而且很多地方都在建房,據說是城內的地盤根本不夠用了,因此都在向外麵擴。

她也見到了鬆江布,比麻布要更加的柔軟很多,品相好的鬆江布完全可以和普通絲綢相媲美,但是價格卻要便宜很多。

還有各種用棉花填充的被褥以及夾襖等等。

馬瀛蓬買得不亦樂乎,要不是丈夫阻止,恐怕行李又要增加好幾個箱籠。

布莊的女掌櫃笑道: "這可要多虧了黃道婆老人家發明出來的織布機,織起來又快,而且織出來的布質量還好。現在我們這兒,幾乎是家家都有織機,那做織機的工坊都忙不過來了。"

她說道鬆江府還為黃道婆建了祠堂。

馬瀛蓬和劉公直都點頭: "應該的,飲水不忘挖井人。"

馬瀛蓬見鬆江府的街道上很多女人出入,比她在其他地方見過的都要多,而且看上去都很匆忙,布莊中也不乏女夥計,不由得有些好奇。

女掌櫃臉上泛起笑意:“那沒辦法的呀,現在咱們鬆江家家戶戶都忙,不管是男人女人,老人孩子,都是要乾活的。男人麼,就下地侍弄棉花,女人就在家織布。實在找不到人了,女人自己去鄉下收棉花也是要去的,誰不想多賺點錢呀,您說是吧?"

"而且,現在世道不一樣了,誰要說女人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都要被彆人笑話的。"馬瀛蓬深以為然,點頭道: "那肯定。而且誰說女子不如男呢?看看仙畫……"兩人越聊越覺得投機,最後女掌櫃給了她一個很不錯的折扣,皆大歡喜。

回到客棧,馬瀛蓬就感歎: “還好咱們來了這邊,待在昌黎縣,真的跟不上最新的形勢。在金陵安頓下來之後,得趕緊把孩子們接過來。"

劉公直也點頭: "和後世相比,大明的交通還是不夠便利,消息傳遞得慢。"昌黎雖然也有所變化,但是完全趕不上這邊。

如果走陸路的話,昌黎和金陵一來一往需要一個月的時間,而換成邊

陲之地,一個月已經算是很快了。劉公直和馬瀛蓬想起仙畫中展示的那些筆直的道路和在上麵行駛的汽車,就很眼熱。

“已經很好了。”馬瀛蓬道。

身為女性,她所感受到的改變比丈夫還要更多。

就像是一個漩渦,將周圍的人都給扯了下來。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恐慌,會覺得不安,但是度過那一段湍急的水流後,卻會發現自己到達的地方舒適又美麗。

馬瀛蓬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婺城。

陶成道正在城郊進行實驗。

城中來了很多人,觀看他的實驗。陶成道本來就是婺城的名人,誰都知道城裡麵有這麼位怪人,天天正事不乾,就琢磨著怎麼讓人飛天。

仙畫一放後,不止是婺城,就連附近城池的人也都知道了。

"萬戶,您還打算做實驗呢?"有人遠遠喊道。那炸藥的威力他們是知道的,可不敢離太近。

陶成道笑嗬嗬的:"那當然還要繼續做,不做怎麼知道我失敗在哪兒?"不過,他這次也沒這麼莽了,不打算自己親自坐上去,隻打算先讓空椅子來。人群竊竊私語。

"以後可不能再叫萬戶了,聽說陛下給萬戶封了爵位,萬戶現在是婺城伯。""那月亮上的萬戶山怎麼辦?"

"你傻呀,現在都還沒有萬戶山呢,以後要是再命名,說不定就要婺城伯山或者是陶成道山唄。"

“也是,也是。”

搞好了一切,陶成道疏散了人群,親自點燃了引線,然後急忙的跑到了十幾米外,躲在了大樹後麵。

隻聽到轟的一聲響,綁在椅子下方的火箭被點燃,椅子被爆炸產生的推力直接衝上了天,但很快,就從半空中跌了下來,然後摔了個稀巴爛。

陶成道不顧危險跑過去看,歎了口氣:"還是飛不了,這招不行,看來還是得有翅膀才可以。"

他想到了萊特兄弟發明出的滑翔機。

心裡打定主意,等回去後立刻就轉變思路,先搞個類似的東西看看。

這時候,人群中一位中年人走了出來: “萬戶可需要合作匠人?”

他自薦家門,告訴

陶成道他原本是木匠,後來開了一家作坊,現在頗有些閒暇和餘財,對這個也很感興趣,願意跟著陶成道一起研究。

陶成道眼睛一亮: “當然需要!”他和這人相談甚歡,恨不能立刻就開啟自己的實驗。

雖說這輩子肯定上不了太空,說不定也根本沒法達成自己飛上天的願望,但是陶成道覺得隻要自己曾經為之付出過,努力過,也就值得了。

剩下的,交給曆史吧。

唐朝。

閻立本走入將作監的工坊內。

他現在已經是工部尚書,但閒來無事之時還是會經常來工坊看看。尤其是現在,工坊裡時不時就會做出一些新鮮玩意兒,好玩又有趣。

來這兒轉一圈,可以極大的緩解工作帶來的疲勞,摸魚首選。但他今天來是有事情。

走進將作監,就見中間的場地上擺放了一個火箭模型,不過因為現在沒有白色漆,隻是做了天然的木色。

閻立本佇立在它前麵,看了好長一會兒。哎,可惜隻是個模型,要是真能上天就好了。

再看看周圍擺放著的,還有衛星的模型,汽車的模型,等等等等。外表看上去還挺像那麼回事兒,但他知道,這些都隻是空架子而已。

工匠們見他到了,連忙行禮: "尚書大人。"閻立本頷首: "叫我來有何事?"

片刻之後,一個像是單筒顯微鏡一樣的東西被匠人呈給了他。閻立本皺眉: "這不是顯微鏡嗎?難道你們研究出了更高倍數的顯微鏡?不對,不是這種造

型……"

這個更像是最開始做出來的顯微鏡,但是後來都改為了列文虎克和胡克的那種樣式。

工匠笑道: "尚書大人您看看就知道了。"

閻立本拿起來,對準眼睛往外一看,頓時又放了下來,臉上露出驚異之色,看了一眼工匠,見他笑吟吟的,立刻又拿起來看了一眼。

"你……是如何做到的?"他驚訝的問。

這東西和顯微鏡完全不一樣。

/>

他剛剛對準屋簷下的銅鈴,竟然清清楚楚的可以看到銅鈴上的花紋。

這……莫非就是仙畫中提到的望遠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