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江山如此多嬌(八)(2 / 2)

從賈讓到王景,再到後麵提出來的這些曆史治黃專家們的畫像依次出現在天幕上。然後鏡頭一轉,來到了明朝。

黃河洪水滔天,已經接連下了好多天的雨,上遊的洪水—浪接—浪的往下遊湧來。連熟悉水性的本地人都不敢接近岸邊。

但潘季馴卻執意要乘船前往河心觀測。

仆從和下麵的官員們苦苦勸他: "潘大人,現在浪高風急,您何必急於一時,等洪水過去了再下河也可以啊。"

潘季馴道: “恰恰就是因為現在是洪水,難得遇到的好時候可以近距離

的觀測黃河洪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這可是一手的數據!

最後,頭發花白的他愣是下了河,在洪水中鎮定的讀取著自己要的各項數據。

【“束水攻沙”就是潘季馴提出來的。】

【所謂的“束水攻沙”,就是以河治河,加大水流的湍急程度,讓黃河水自己將河中的泥沙衝下去。】

【他認為因為黃河在下遊容易發生堵塞,就是因為下遊地勢平緩,水流緩慢所以泥沙沉積。為此,潘季馴設計了一種河道模型。】

潘季馴對著自己的助手們展示他所設計的堤壩。"首先,我們在河道內裡建設一種縷堤,這種堤更低矮,而且形如絲縷。"

這種縷堤像是橫過來的非字,它延伸至河道內,收窄了河道,就讓水的流速變急,這就是“束水”。

水流變急了,沙子自然就衝下去了,這就是“攻沙”。

"縷堤低矮,容易潰泄,所以我們在它之外,一公裡左右的地方再修建一道遙堤。假使發生洪水,可約束洪水使之歸槽。"

另外配套的還有在縷堤與遙堤之內的格堤和月堤。

這些堤壩各有著不同的作用,他們配合在一起的時候,可以發揮出最大的功用。【縷堤這個就很科學了,再講深一點,這其實不就是物理中的流體力學嗎?】………

聽到這裡,朱元璋的怒氣一下子就消散了。

哎呀,居然是他大明的英才!

可惜不是自己這一代的。

沒事,不管怎樣,都是他大明的,朱元璋喜笑顏開。這種麵子上獲得的虛榮心,甚至還超過了得到了先進治河之法而生出的喜悅。

最忙的可能是各朝代的治黃專家們和水利官員們了。

都在緊鑼密鼓的趕緊描摹下潘季馴的堤壩圖和方案。

北宋。

王安石倏地轉身,問身邊的兒子,聲音都難得急促了幾分: “記下了沒有?”

小王連連點頭,手都沒停,頭也沒抬: “記下了,父親。”

>

他雖然犟,但是連仙畫都認證過的方法,他肯定得聽啊!嘉靖朝,黃河邊。

潘季馴的助手興奮不已: “大人,這說的真的是您!”

潘季馴也興奮不已,和助手兩眼相對,淚水漣漣: “這說明咱們研究出來的束水攻沙之術的確是有用的!"

這給他們節省了很多驗證的過程。

隻要取得一些河道資料,基本就可以開工了。助手一愣,心生佩服也生出幾分慚愧。

他想的是大人可以青史留名,但大人心心念念想的卻是這法子的確有用。或許,這就是大人能夠做到青史留名的原因吧。

【而且潘季馴還很重視堤壩的質量,主張合流但是又不反對有計劃的進行分洪,治理的節奏掌握

得非常好。】

黃河的堤壩如火如荼的舉行,潘季馴一向親力親為。他時常在各個工事之間巡視。

"這個沙不行,一定要實堤!"他會親自查看築堤所用的沙石是否合格。鐵麵無私。

四次治河之後,他將黃河下遊三個省的堤壩全部連了起來,總算是結束了黃河忽東忽西,河道不定的局麵。

【潘季馴的“束水攻沙”理論,也被後世奉為治河的金科玉律。】

【不過,限於條件,他當時隻治理了下遊一帶,對於泥沙來源的黃土高坡的中遊卻沒顧得上,因此並沒有徹底解決黃河的問題。】

【1981年的時候,開封市龍亭東湖打算在湖中間修建一座亭子,就開始抽水清淤,結果發現了湖底明朝周王府的遺址,然後考古隊員們肯定得來挖掘呀,結果挖啊挖,發現深處還疊著一座北宋皇宮的遺址。】

【又挖呀挖,發現地下三到十二米的地方,還城摞城一樣的埋著六座城,分彆是魏大梁城、唐汴州城、北宋東京城、金汴京城、明開封城和清開封城。】

【可想而知,黃河潰堤的威力都多大,治黃專家們的壓力有多大!】

不同朝代的開封城的居民幾乎都驚得跳了起來。實際的跳了起來。

有膽子小的甚至爬到了椅子上,驚懼不已的看著地麵: "媽呀,所以咱們腳下還有一座城?""不,"家人幽幽的道, "是兩座城。""不……

不會鬨鬼吧?"有人牙齒都開始打冷戰了。

“瞎,仙畫都說了,這世界上沒有鬼。”

更有膽子大的,獨辟蹊徑: “那咱們是不是可以挖到地底下那座城去?說不定還能挖出一些珍寶。"

一整座城呢!

北宋,東京城。

“我們還是跟著遷都去洛陽吧。”原本還在搖擺不定的人瞬間下定了主意。這也太嚇人了,開封這千年來就是被淹的命運啊!就算是現在曆史可能改變,但也挺可怕的。

一時間,願意隨著趙匡胤遷都的東京城居民人數大增!

【要真正的徹底解決,或者說基本上徹底解決黃河災患,那已經是咱們現在的事兒了!】

【咱們采取的是綜合治理。】

【首先,災患的根本其實就在於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那麼,就先整治黃土高原。開展了許多退耕還林,還草,建設梯田,以及"固溝保塬"等工程。】

【經過幾十年的奮鬥後,如今的黃土高原已經舊貌換新顏。很多地方都變得鬱鬱蔥蔥,植被覆蓋率甚至達到了70%!】

【有了植被的固定作用,黃土高坡表層的水土變得不再那麼容易流失。僅慶陽市一個地區,黃河的年入流沙量就減少了7200萬噸!】

如溝壑一般總是帶著某種讓人覺得心酸的沉重氣息的黃土高原,如今變了顏色。

從空中看過去,它竟然是綠的。

綠色的草、綠色的樹,還有綠色的梯田。

前後的衛星遙感圖片對比更加明顯,前一張是灰撲撲的黃,後一張就是充滿了活力的綠。農民們接受采訪的時候,臉上如黃土高坡一般的溝壑似乎也變得舒展了起來:

"這幾年好啊,玉米都豐收了,我們家的梯田今年收成也不錯。"“氣候都變得舒服了,而且風沙也沒那麼大了。”

一場暴雨不期而至。

但這次,它再也帶不走已經被植物的根係緊緊糾纏固定住的泥沙。

【另外,我們在黃河的中上遊修建了許多座的水庫,不僅可以發電,還可以主動控製洪水和泥沙的節奏,調節黃河的徑流。】

【龍羊峽、小浪底、三門峽……這些都是黃河重要的水庫。】

【汛期的時候,這些大容量的水庫將洪水積蓄起來,減少下遊的洪峰水量,等到了乾枯季節的時候,再放水,緩解下遊旱情。】

【而且,黃河上的水庫基本上都備有排沙孔道。】

【黃河水在水庫蓄積的時候,泥沙沉澱到底層,上層變清。因此水壩的上層是排水孔,下層是排沙孔。當下遊泥沙過多的時候,那就中上遊的水庫排清水,用以稀釋下遊的泥沙含量。】

【需要排沙的時候,水利部會調度中上遊的幾個水庫一起,接力泄水,讓水流變大變急,從而對下遊的泥沙進行衝刷。】

路小柒用了動畫演示來生動的詮釋了這一過程。

單純排水的時候,從水庫中奔湧而出的浪是清澈的,正常的水。

但排沙的時候,卻是渾濁的黃色的浪。

尤其是當幾個水庫一起聯動排沙的時候,一股股的巨浪比萬馬奔騰的氣勢還要更加的磅礴,更加的壯觀,

而這一切,都是由一個個小小的人,坐在操作室中來調控的。隻是輕輕的幾個按鍵,幾段程序,就可以調動如此的偉力。

【這就是黃河獨有的調水調沙。】

【這個原理其實也和潘季馴提出來的“束水攻沙”是一樣的。所以,潘季馴被冠以“千古治黃第一人”,實至名歸!】

"這竟然是黃土高原?"嬴政驚訝的看著仙畫中那一片綠。

秦國久居關中,雖然現在這片不叫黃土高原,但是那特有的地貌一出來,嬴政就認出來,這是現在的哪些地方。

他曾經出巡到過那裡。

印象中就是滿目的土色,以及漫天的風沙。沒想到,那裡居然還能變得如此綠意蠱然。

西周開始其實也很注重種樹,不種樹的人死後連棺材都不給。但是顯然,效果並不是很好。退耕還林,甚至是還草……贏政琢磨了一下,然後在心中無奈的搖頭。

在秦朝,最起碼在他這一代是做不到的。

大家巴不得開荒占有更多的土地來耕種,而且朝廷也必須鼓勵這種行為。

漢朝。

漢武帝不解: “這可不是一日兩日就可以做到的?如果前期沒有產出,農人怎麼會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人又不是傻子,沒有收獲還不趕緊撤?後世的朝廷是用了什麼魔法嗎?

明朝。

潘季馴沉醉在了水庫的知識講解裡。

他之前就注意到了,這可是個好東西啊。而且居然隻是在房間裡按了幾個按鈕,就可以讓這麼雄偉的大壩開始自動泄洪。

真是神奇!

助手忍不住問: "大人,這水庫和大壩,我們可以建嗎?"

潘季馴的激動之情迅速的冷卻了下來,搖頭道: “你看那大壩的石材,如此高大,得用多少巨石?"

恐怕秦始皇修長城也不過如此了。

再說那退耕還林什麼的,也不是現在可以想的。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甚至富裕無比的朝廷統一來調度才行..

現在嘛,潘季馴心中湧起苦澀。他打起精神: “不過小型的我們可以先嘗試一下。”

【黃河貫穿於華夏幾千年曆史,與天下興衰息息相關。】

【隻希望之後,它作為母親河的曆史繼續延續,而作為災禍之河的曆史卻能夠在咱們這裡終結。】

【最後一個話題,青藏高原和煙雨江南的聯係、小冰河時期與改朝換代的關係。或者統一可以歸納為,因地理產生的氣候對曆史的影響。】

【或許,我們要從全球季風、洋流和降雨開始講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