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後續(2 / 2)

王老漢羨慕的道: “那可就是京官了,好出息啊。”

一邊

聊著,王老漢一邊慢慢的駕駛著牛車走上了官道。

徽娘立刻提醒他: “王伯,您走錯了。這邊是官道。”他們按理來說應該走一邊的私道才對。

私道也挺寬的,可以走牛車,但就是路更繞而且略陡一些,有一段人需要下車才行。

王老漢笑嗬嗬的: “你們這可就不知道了,之前縣裡麵下了朝廷的公文,說是現在咱們小老百姓也可以走官道了!"

徽娘和婆母對望一眼,有些驚異,細問之下這才知道,原來就是前幾天裡正過來通知的。她們正好忙著收拾行李,還真沒注意。

“像咱們這樣的,三四個人一輛車,就可以隨意走,不收費。”王老漢解釋給兩人聽, "但如果是商隊,或者是貨運,超過多少多少就要交一點錢。具體我也不記得咯。"

徽娘點頭: "這樣倒是挺好,方便了很多人。"

崔母倒是有些其他的小心思——她本來覺得自己兒子崔好問當了個小官,以後可以正兒八經的走官道,還可以再在村民四鄰麵前好好的炫耀一下。

沒想到,現在走官道這個事情倒變得不怎麼稀奇了。

崔母有些遺憾,但一想到待會兒馬上就要看到兒子,立刻又高興起來。兩人到了縣城後,停留了兩日就接到了許久未見的崔好問。

崔好問在司農寺的農學院裡學習,或者說鍛煉了幾年,和之前白麵書生的模樣完全不同了,整個人黑了好幾度,而且看上去也更加精乾了,倒是把徽娘和崔母惹得淚水漣漣,疼惜不已。

家人團聚,各種欣喜,略過這些不提。

崔好問當然也要向她們詳細的講一講長安城,和城中的一些新事物。

比如如今聲勢已經越來越隆的醫院,忙不過來了已經,據說太醫院的醫學院都打算擴大規模了,而且在各州首府設立醫院的計劃也提上了日程。

還有他們司農寺正在進行的各種育種的實驗。

以及將作監仿照著仙畫做出來的各種新奇的風靡長安的東西。

"如今將作監可是整個長安城最紅的地方。”崔好問笑道, "很多長安的小孩都願意拜裡麵的師傅為徒。而且聽說陛下打算讓匠戶也能正常參加科舉,就更受歡迎了。"

徽娘聽得認真極了,她對這些倒是很明白: “仙畫中的工匠看上去都挺受尊敬。”崔好問道: “對了,我走的時候,他們搞出來了水泥,不知道現在情況怎麼樣了?”長安。

將作監泥部的工匠們正在長安城中的朱雀大道上施工作業。

他們將一整條大道分為不同的部分,然後依次進行施工。

"水泥這東西需要三到五天的時間才能凝固,"將作監侍郎對前來視察的工部尚書閻立本道,"所以隻能采取這種方式。"

閻立本點點頭: “挺好,這樣不影響出行。”

若是整條朱雀大道都被圍起來,那整個長安城恐怕會交通大亂。他們看著工匠將被磨得細細的粉末倒出來,然後和上水開始攪拌,整個一大型玩泥巴現場。

閻立本剛想說話,就看到旁邊有個人蹲了下去,頗感興趣的用手摩挲了一下這些粉末: “這就是你們搞出來的水泥粉?"

幾人定睛一看,卻發現是帶著侍衛便裝出行的李世民,慌忙行禮。“陛下,這就是水泥粉。”

將作監侍郎將工匠們成功搞定水泥粉的過程道出。

仙畫結束後,將作監就開始了對水泥粉的研製——這東西,仙畫直接給到了配方,這要是都搗騰不出來,他們將作監的工匠們可以集體回家種地去了。

不過,還是遇到了難度。

各種材料之間的配比並沒有說,需要一遍又一遍的試。即使是黏土,不同的黏土的特性燒出來之後都不一樣。最後確定真正的配方就花了兩個多月。

接下來還有研磨。

他們用了將作監自己建的水車磨坊,專門研磨水泥粉,結果發現一座水磨坊還不夠,還得用上驢。

又花了一個月,終於得到了真正的能用的水泥。"造價幾何?"戶部尚書房玄齡立刻問。

工部侍郎估算了一下大概的成本,給了一個數字: “如果大量製作的話,還可以更便宜一點。”真正的官員能臣,其實算數都很不錯。

房玄齡一聽這個數字,瞳孔驟縮: "這可比之前修路要便宜多了!"

br />

倒滿之後再用了鐵製的工具將它抹平。

“這就做好了?”李世民很想伸出腳來去踩一下到底是什麼感覺,但是看到身邊貼身太監以及閻立本等官員眼中的不讚同之後,悻悻的收回了腳。

他輕咳一聲: “那接下來做什麼?”

侍郎恭敬的回答: “陛下,接下來隻需要等待五天就好了。”

最近太陽不錯,五天後應該能全乾。

結果,沒等到五天,到了第四天,心裡的好奇始終放不下的李世民,繼續便裝深夜帶著侍衛們來了。

伸腳踩了一踩,是硬的。

李世民站了上去,走了一段體會到這種感覺後,忍不住感歎道: "的確是好路……"走著覺得很舒坦,因為路很平,而且很堅固,就讓人覺得很穩。走路尚好,馬車行走在上麵應該會舒適很多,不會再那麼顛簸。陪同一道的還有魏征、閻立本、蘇定方等人。

魏征激動的道: “陛下,如果這水泥不難獲得,那長安通往各州縣的要道也可以儘快的修起來。"

各種車輛跑起來更快,可以縮短兩地來往的時間,這不僅能造福於民,而且還可以加強朝廷對於各州縣的控製,簡直有百利而無一害。

李靖和蘇定方也都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默默的看向閻立本。

閻立本訕笑: "工部已有計劃,不過要慢慢來……"他現在壓力巨大的好麼!

不過,當閻立本轉過頭去看著在月光下呈現灰白色的水泥路,心中也興奮的飄過: “決定了,大明宮剩下的那些宮殿底基就用水泥來做。"

朱雀大道的水泥路麵工程一直有條不紊的進行,也一躍成為了城中最火熱的話題。大家都跑過來看看這仙畫中提到過的水泥路麵,在上麵走來走去。

"真的是硬的!"

"一點泥沙都沒有,再也不用擔心以後下雨天出門一腳泥巴了。"

就連長安周邊的一些縣城,都有人問詢趕來湊這個熱鬨,然後又將消息帶回了家裡,一重一重的傳播開來。

民間的一些後知後覺的商戶,忽然發現,這水泥好像其實自家也可以折騰一下。

而在宋朝,商業靈敏度更高的商戶們,早就把水泥給搞出來了,甚至,已經把這東西投入了市場。

汴梁城郊的一個鄉鎮內。

鄉鎮上最有名的舉人老爺劉老爺準備回村裡麵建宅子了。

鎮上和鄉村建宅子,一般很少請外人,都是找本地的青壯們來乾活兒,包吃然後按天結工錢就可以了。不過劉老爺不愧是家有厚財的舉人老爺,他居然從汴梁城中請了工匠來。

"這可是現在汴梁城中最難請的工匠。”劉舉人對自己的好友道, “我這還是托了熟人才能順利的邀請到他們。而且,我這園子也是找了畫師畫了圖樣。"

好友心中也生出了好奇。

這些工匠到底是有什麼不同之處?

他在建園子的時候跑了好幾趟,這才發現這些工匠居然用了一種用水攪合的粉末,來修建房屋的底基以及各種路麵,甚至連屋內的地麵都用了這些粉末。

“這就是仙畫提到的水泥。”劉舉人得意的道, "你摸摸,是不是很堅固?下雨的時候再也不用擔心園子裡的路起青苔了。而且,我打算屋內再鋪一層木板,這樣也更平整。"

旁邊正在乾活的工匠笑道: “還有,這牆麵的青磚都是用水泥粘合的,可比以前的那些黃泥加麻要牢固多了。"

友人恍然大悟,心裡羨慕不已: "原來這就是水泥!"

看上去的確是很棒啊。

“不過,這顏色似乎不太美觀。”他看著牆麵青磚與青磚之間露出來的灰白色痕跡,微微的皺了眉頭。

工匠忙道: "這建完之後還要抹一層石灰,相公們還可以在石灰裡加一點香料,現在汴梁城中很多貴人都是這樣建的。"

劉舉人也道: “你有所不知,現在汴梁城的路麵都開始用水泥加固了。聽說,咱們洛陽新都的路麵也都用上了水泥,鋪起來還快,路又好走。"

友人好奇的問工匠: "那是隻有你們家才有這水泥?"

工匠驕傲的挺了挺胸膛, “現在除了朝廷有水泥,整個汴梁也有好幾家都能做出水泥來,但我家的質量最好,最細。"

所以他們家才是最受歡迎的。

/>友人慚愧: “我這是許久沒外出,竟然不知道外麵的世界已經變了模樣。”看來還是要多出去才是。

尤其現在,仙畫每一期出來,似乎都要引起一些變化。自己若還是一直窩居在這兒鄉下小鎮上,恐怕真的要跟不上大家的腳步了。

用完晚膳之後,他下定決心,對妻子道: “我想要到汴梁城和洛陽新都去看一看。”妻子有些訝異,去汴梁也就算了,去洛陽?他道:“那邊百廢待興,說不定能有很多機會……”兩人正在聊天時,天幕忽然亮了起來。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UP主路小柒,歡迎收看這一期的視頻。今天將會帶大家領略古代煉金術和現代化學的不同,看看石頭到底會不會變成金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